《大白鲨》50周年, 小说与电影背后的故事
2024/09/25 | 作者 谈炯程 | 编辑 陈祥
夏天,原本宁静的长岛海滨小城笼罩在血色中。一条大白鲨出没于浅滩,捕食那些戏水的游客。第二天,人们发现少许残肢,其上艳红的指甲油在阳光曝晒下褪色。为避免造成恐慌,影响旅游收入,市长坚称这位死者很不幸地被卷入渔船的螺旋桨。但大白鲨的袭击愈演愈烈……
以上,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作品《大白鲨》开头的情节。这部1975年出品的电影,已然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当年,《大白鲨》不仅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以900万美元的预算揽下4.765亿美元票房,也展示了斯皮尔伯格作为新人导演在运用镜头语言制造悬疑氛围时的娴熟技巧,让他一举成名。
电影《大白鲨》,乃是基于美国作家彼得·本利奇(Peter Benchley)同名恐怖小说改编的。50年前,即1974年,在双日出版社与班塔姆图书的营销攻势下,小说《大白鲨》的精装版与平装版同时出版,随即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第二年,电影《大白鲨》开拍时,原著小说的平装版便已售出上百万册,精装本更是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44周。
《大白鲨》成功制造出了作为文化符号的“大白鲨”意象,浓缩着人们对未知的海洋的恐惧。在中世纪的地图上,世界的边缘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汪洋,无数海怪盘踞其中。科学时代的人们早已对海怪袪魅,于是巨型海洋生物取代了海怪的位置。
从19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白鲸》,到本利奇的《大白鲨》,美国的海洋文学总是在讲述同一个故事,既有关漂泊,也有关救赎。在同海洋的对话中,人类最终将学会与自身的贪婪、焦虑和解。
无论是作为小说还是作为电影,《大白鲨》都反响非凡。但晚年的本利奇对这部早期作品的态度却游移不定。有时,他认为《大白鲨》的出版造成了人们对鲨鱼习性的广泛误解;有时,他也会为自己辩解,说正是《大白鲨》让人们重新关注起鲨鱼和海洋面临的危机。
在《大白鲨》之后的人生岁月里,本利奇投身于鲨鱼保护领域,撰写了不少鲨鱼相关的非虚构作品。他表示,如果要再写一本新版的《大白鲨》,那么,在这部书中,“鲨鱼不能是反派,而应该被写成受害者,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鲨鱼更多的是被压迫者,而不是压迫者”。
如今,《大白鲨》已然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个符号,而发明它的人,要用毕生努力来稀释它的回声。
来自文学世家、自幼痴迷鲨鱼的畅销书作家
从彼得·本利奇的祖父、《名利场》与《纽约客》的知名撰稿人、幽默作家罗伯特·本利奇(Robert Benchley)起,本利奇家族的三代人都以写作闻名全美。可以说,1940年5月8日,彼得降生时,这个家族已然是纽约的一个文学世家。
彼时,他的父亲纳撒尼尔(Nathaniel Benchley)即将踏上职业写作之路。作为美国海军的一员,从二战战场归来后,纳撒尼尔任《新闻周刊》杂志戏剧版的助理编辑,并于1950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街》。这是一部轻松诙谐的幽默作品,讲述的是1950年代纽约东区的市民生活。
彼得的弟弟纳特·本利奇(Nat Benchley),步父亲后尘,同样在海军服役。他参加过越南战争,之后活跃于电影电视领域,时常在屏幕上扮演自己那大名鼎鼎的祖父。
彼得曾邀请漫画家阿尔·赫希菲尔德(Al Hirschfeld),为本利奇家族的这四位成员绘制肖像。画面中,祖父身穿燕尾服,平举着细樽高脚杯,站在最左侧。他的右边依次是穿着夹克三件套的父亲;彼得在父亲身边,身着有领衬衫;弟弟纳特则在最右侧,只穿了一件T恤。阿尔有意透过服饰的变化,呈现这个文学家族的世代更替。
这个家族很早就与海洋结缘。父亲辗转于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战斗岁月,让这两大洋的水汽氤氲在彼得的童年,也让彼得产生了对鲨鱼的兴趣。2005年,彼得逝世前一年,他曾如此回忆:“鲨鱼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年轻时,夏天都是在马萨诸塞州海岸外的楠塔基特岛度过的。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会去航海或钓鱼,有时甚至只是在海浪中游泳,可以看到鲨鱼黑色的背鳍划破海面。”
彼得对鲨鱼那如顽童般的痴迷,并没有随着童年的结束而消失。1960年代前期,进入哈佛大学读书时,他依然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任何与鲨鱼相关的文字。小说《大白鲨》的最初灵感,即来自于彼得1964年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则报道。报上说,在蒙托克岛附近海域,有一位名叫弗兰克·蒙杜斯(Frank Mundus)的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4550磅,即2063.845公斤的大白鲨。
彼得回忆道:“我很好奇如果这么大的鲨鱼出现在海滨度假胜地会发生什么。当时我没有付诸行动,但7年后,我开始将其编织成后来的小说《大白鲨》中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彼得花了一年工夫环游世界,并将在此期间的遭遇写成了《时间和一张票》这本书。这之后,和父亲、弟弟一样,彼得参军入伍,在海军陆战队服役。于漫漫海洋之上漂泊,目光所及之处,惟有鲨鱼的黑色背鳍与他相伴。
离开海军陆战队以后,彼得也曾试着在陆地上扎下根来。在其个人网站上,他写道:“1964年,我到了《新闻周刊》,担任广播电视编辑。1967年,我被聘为林登·约翰逊总统的初级演讲撰稿人。1969年1月,约翰逊总统卸任后,我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职业生涯。”
《大白鲨》是彼得成为自由撰稿人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在这部作品中,彼得将童年以来有关鲨鱼的幻想,诉诸笔端。为让小说中捕猎鲨鱼的描写更加真实,彼得拜访了当年那个以一根鱼叉与大白鲨搏斗的渔民蒙杜斯。时至今日,蒙杜斯的那条大白鲨,仍是这片海域被捕获过的最大的鱼类。
写作小说期间,彼得时常与蒙杜斯一道出海捕鲨。在摇晃的甲板上,他注视着蒙杜斯工作时的每一个细节。这为他后来以蒙杜斯做原型,创造出《大白鲨》中捕鲨人昆特这一角色打下了基础。
《大白鲨》剧照
不过,彼得毕竟并非专业渔民。故事在从小说转变为电影时,为了戏剧性的考虑,抑或为了营造出画面的张力,捕鲨的技术细节必然会被重新打散,加入虚构的成分。
因此,出于丰富的捕鲨经验,蒙杜斯对那部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电影《大白鲨》中的捕猎情节评价不高。在其个人网站上,蒙杜斯写道:“这是我看过的最搞笑、最愚蠢的电影,里面有太多愚蠢的事情。没有鲨鱼能用一条细线和两个螺栓固定的船尾系缆柱拉动船只向后移动。我也从来没有煮过鲨鱼下巴。如果你这样做,只会在桶底留下一堆牙齿,因为下巴软骨会融化。”
尽管蒙杜斯始终对捕鲨的个中细节津津乐道,但他在晚年经历了与彼得一样的蜕变。鉴于蒙杜斯原本以其精湛的捕鲨技术闻名遐迩,他的蜕变似乎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生命的最后几年,蒙杜斯开始为保护鲨鱼奔走。这位曾经的鲨鱼猎手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大白鲨山姆遇见怪物人》的书,呼吁读者关注大白鲨在渔民滥捕滥杀之下的种群危机。
而《大白鲨》之后,彼得的其他小说没有再能复刻《大白鲨》的商业成功。这部处女作的畅销完全是意外之喜,甚至超乎彼得预料。《大白鲨》所产生的收益,包括版税、电影版权费用等,足够支撑他在接下来的10年里独立从事电影编剧工作。
同时,《大白鲨》也让他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往后余生中,彼得继续聆听着海洋的声音,最终成为一名全职的海洋保护主义者,并为之耗尽心血,直至生命尽头。
一部载入好莱坞影史的经典,创造了夏季档期
小说《大白鲨》尚未付梓时,环球影业的制片人理查德·D·扎努克(Richard D. Zanuck)和大卫·布朗(David Brown),就已看中了这个故事的潜力。
1973年的一天,大卫正在阅读《时尚》杂志的文学版。当时,他妻子海伦·格利·布朗(Helen Gurley Brown),正在《时尚》担任主编。在文学版一角,大卫发现了小说《大白鲨》的情节介绍。《时尚》的图书编辑宣称,这本书也许“可以拍成一部好电影”。这句话引起了大卫的兴趣。
大卫和理查德一起用了一个晚上,浏览过《大白鲨》的底稿,马上决定买下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为此,他们花费了大约17.5万美元,相当于2023年的120万美元。大卫后来表示,他们的决定稍显仓促,潦草的阅读并没有让他们关注到小说在改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在CG技术尚不成熟的1970年代,要想还原《大白鲨》中人与鲨搏斗的场景,难度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在换过两次导演之后,他们把《大白鲨》交给了一个新人导演。彼时,斯皮尔伯格年仅26岁,履历也并不丰富,1971年执导过一部电视电影《决斗》。接下《大白鲨》的1974年,其首部院线长片《横冲直撞大逃亡》也才刚刚结束后期制作,即将登上银幕,能否取得商业成功亦尚未可知。
1974年5月,电影《大白鲨》开机时,不论是电影公司还是导演,都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由于各大电影公司与美国演员工会的合同即将到期,电影公司要求斯皮尔伯格在55天内完成拍摄,避免因可能出现的演员罢工事件而影响进展。
由于担心自己的导演生涯从此被鲨鱼绑定,斯皮尔伯格一度想要放弃执导《大白鲨》。环球影业否决了导演的离职请求。制片人大卫·布朗劝说道:“拍完《大白鲨》后,你可以拍任何你想拍的电影。”
即便如此,电影《大白鲨》仍需要面对在将文学语言具象化为镜头语言时的各种挑战。彼得·本利奇参与了电影剧本的撰写工作。依照斯皮尔伯格的意见,他删除了小说枝枝蔓蔓的次要情节,让剧情高潮集中在最后的捕猎场景。
这毕竟是彼得第一次写作电影剧本,在三次更易其稿件后,导演与制作人仍然认为这个剧本不够成熟。彼得之后表示,他尽力为电影添加了自己所钟爱的海洋元素,可对于“如何将人物特质融入剧本”,他还缺乏相应的训练。
写作小说时,作家大可以在台灯前久久枯思,如同茧吐丝般将个人的情感与思想细细地编织起来。电影剧本创作却是文化工业体制里的流水线作业,需要各个剧作家密切配合,并时时注意市场的需求。
为了能让《大白鲨》的剧本定稿,斯皮尔伯格邀请了许多剧作家,包括电视剧《神探可伦坡》的作者威廉·林克(William Link)和理查德·莱文森(Richard Levinson),但都被拒绝。最终,还是他的好友卡尔·戈特利布(Carl Gottlieb)伸出了援手。在电影拍摄期间,戈特利布几乎重写了整部剧本。
开始拍摄前的那个晚上,戈特利布和导演及演员共进晚餐,以确定第二天的剧本。许多台词与场景设计,都取自演员们在席间的即兴表演。有时,戈特利布甚至会留在片场,赶在镜头盖掀起前的一刻润色完剧本,在演出过程中时时根据演员的具体表现改编。
可以说,《大白鲨》的剧本,是剧组集体工作的结晶。斯皮尔伯格事后估计,至少有27个场景是剧组原创的,包括大白鲨的死因。原著中,大白鲨受伤后,因失血过多而死。电影要追求画面上的戏剧性,故影片结尾,大白鲨衔着氧气瓶正欲做最后一击时,主人公开枪射中氧气瓶,一阵爆炸后,鲨鱼碎裂的血肉如冰雹般从空中落下。
彼得不喜欢这个结局,觉得它太荒唐,太不可信。这让他与导演斯皮尔伯格产生了争执。斯皮尔伯格告诉他:“我不在乎真实性,如果我能让观众在前两个小时着迷,那么我在最后三分钟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观众会一直跟着我。”
这一争论,以彼得的妥协告终。但敲定剧本之后,斯皮尔伯格还需要处理一些更加棘手的情况。道具组制作的机械鲨鱼时常出现故障,他必须减少鲨鱼的正面镜头,以避免胶卷浪费。于是,电影前半段,他决定采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手法,仅仅依靠镜头语言暗示鲨鱼的存在。
即使如此,《大白鲨》原定的350万美元预算也严重超支。到影片完成时,其制作费用已达900万美元。拍摄周期亦从预计的55天,拖到5个月之久。1974年5月到10月间,《大白鲨》剧组乘渔船,在马萨诸塞州的玛莎葡萄园岛海域漂荡。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电影剧组在海上实景拍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白鲨》1975年上映后,取得了现象级的成功,这部电影的商业成就足以改写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格局。事实上,正是《大白鲨》使得一众电影公司发现了夏季档期这一片新大陆。
《大白鲨》之前,鲜少有电影选择在漫长的炎夏上映。1975年夏天,环球影业斥资180万为《大白鲨》进行宣发。其结果就是,上映59天时,全美已有954家影院放映《大白鲨》,票房收入冲破1亿美元。78天时,它超越《教父》,登顶北美地区票房榜。
最终,《大白鲨》以4.76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成为有史以来美国最卖座的电影。这一纪录保持了两年,直到1977年被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打破。
自从《大白鲨》《星球大战》相继在5、6月份的夏季档期大卖,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开始选择在夏天上映,大多是《大白鲨》一样的“高概念”电影。在制作及宣发时,它们往往不那么关注复杂幽微的情节与人物塑造,而是致力于营造简单、有效且易于记忆的冲突点。譬如《大白鲨》中,这个冲突点便是,若鲨鱼袭击旅游胜地,人们应该如何应对。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假设没有《大白鲨》,今日好莱坞娱乐电影的生产模式就可能是另一幅景象。也正因为《大白鲨》对美国电影产业的贡献,200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其选入美国国家电影登记处,以作永久的保存。
名声与财富背后:潜水员、资深海洋保护主义者
《大白鲨》的成功让彼得拥有了财富与名声,也让他成为众矢之的。饱含敌意的邮件、电话如雪崩般涌来。它们大多来自生意因《大白鲨》而受损的潜水教练,以及海洋保护主义者。
彼时,潜水行业刚刚兴起,海洋保护的意识也正在萌芽。电影《大白鲨》的出现,对他们而言不啻于一次冲击。人们出于恐惧大白鲨的缘故,而无法自如地享受潜水的乐趣,也丧失了去了解那未知海洋的勇气。
然而之于彼得,创作《大白鲨》的经验给了他一个近距离接触海洋的机会。1961年,他就在法国南部昂蒂布附近海域有过一次不怎么成功的潜水体验,但正式潜水生涯还要从写作《大白鲨》的1974年算起。那一年,他为ABC电视台的《美国运动员》节目做了人生中第一场鲨鱼秀。
他第一次于水下亲眼见到大白鲨,也是在为ABC工作期间的1974年12月,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海域。那天,他没有录节目,便与潜水顾问兼好友斯坦·沃特曼(Stan Waterman)一同去水下,测试制作组用来给相机防水的16毫米水下外壳是否漏水。甫一下潜,甚至未及整理好潜水装备,斯坦便看见一条大白鲨正逼近他们。彼得后来回忆,那条大白鲨不是很大,只有约3米长,它“像慢速鱼雷一样向我们游来”。
我们能很轻松地辨认出大白鲨与普通鲨鱼。作为食人鲨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大白鲨可说是如今现存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在全球几乎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海域出没。在它身上,乌黑的脊背与惨白的下腹形成强烈对比。
在与大白鲨相遇的一瞬间,彼得怔住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只知道我不应该转身爬回船上。”彼得回忆道。好在斯坦知道怎样应对大白鲨。这种时候,若是慌忙逃离,将后背留给鲨口,反而是危险的。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正面迎向大白鲨,与之对峙。
于是,斯坦径直把相机当作武器架在身前,等待大白鲨从他们下方游过。彼得躲在斯坦身后,听着自己愈发沉重的呼吸声,努力保持镇静。果然,不出斯坦所料,大白鲨没有攻击他们,而是在距离他们3米处下潜,游走了。斯坦依然不动声色地检查着他的水下外壳,彼得则只想游回船上。
多年后回想起在大堡礁与大白鲨初次相遇以来的潜水经历,彼得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说道:“我有幸获得了亲身了解海洋的绝佳机会。回顾我有幸与之一起潜水的各种动物——从各种鲨鱼到虎鲸、巨型章鱼、螳螂虾、海蛇和抹香鲸——我发现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运气。我非常幸运(并且永远心存感激)。”
2000年7月5日,伦敦海洋生物水族馆的鲨鱼池外,彼得·本奇利发起保护鲨鱼的活动。
正是这种运气,使他避开了水下的种种危险。即使更资深的潜水者,有时也无法完全规避这些风险。
得益于日益增长的潜水经验,《大白鲨》之后,1976年,彼得出版了小说《深渊》。这一次,他仍以大海为舞台,不过,人物不再活跃于海面之上,而是来到深海之中。
《深渊》出版翌年,卡萨布兰卡电影公司便将其改编成为同名电影。这是一次比《大白鲨》更大胆的技术冒险,因为这部电影有近一半的镜头都在水下拍摄。而彼得的好友斯坦·沃特曼亦在《深渊》中担任水下摄影组的联合导演。
彼得再次参与了《深渊》剧本的创作,同样写了三稿,同样在三稿之后又经过好几位剧作家的改编。但与写作《大白鲨》剧本时相比,《深渊》的剧本最终还是回到彼得手上。整个拍摄过程中,彼得都待在位于百慕大的片场。他学着当年戈特利布的工作方法,每天都依照拍摄的具体进度改写剧本。
显而易见,《深渊》没有能重演《大白鲨》的成功。不过,这些与大海密切相关的作品,却将彼得引向了文学之外的另外一条道路。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他成为了一名资深的海洋保护主义者。
相比写作,这份工作相当枯燥。为了向目标推进,无休止的政治游说是必要的,向下一代灌输海洋保护的观念也很关键。一些有利政策,如个人捕捞配额和海洋保护区的设立,从讨论到落地耗时良久。社会共识的确立,亦非一时之功。作为《大白鲨》的作者,彼得唯有利用好自身的影响力,奔走在演讲台与会议厅。
海洋保护工作以后,彼得依然热衷到世界各地潜水。在接受记者布雷特·吉利姆(Brett Gilliam)采访时,他曾动情地分享起自己游览过的诸多海域的特点:“若要看白鲨,就去南非。想看沉船,就去百慕大。想看纯粹的美景,就去大堡礁。想看多样的美景和二战遗迹,就去新几内亚。想看这个半球的原始野生动物和相对未受破坏的珊瑚礁,就去古巴。”
或许正是这份恒久不变的热爱与眷念,才让彼得·本利奇不仅作为《大白鲨》之父为我们所铭记,更以一位资深海洋保护主义者的身份被后世所知。他的作品,将永远提醒我们,那一湾蔚蓝海洋的存在。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