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暴跌背后,是2亿中国家庭的"难言之隐"
2019/08/27 | 作者 闫如意 大雨
30岁没结婚,有错吗?在不少人眼里,还真有。萧山一姑娘,因为30岁没结婚,被人指着鼻子嘲讽,气到住院。
当天,这位王姑娘正准备看电影,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她父亲跟人吵架了。
她连忙赶到父母单位,看到父亲坐在通道,脸色发青。旁边站着一位赤膊的男性,脸色也不愉。
问起缘由,原来王女士今年30岁,还没有结婚,结果这位同事指着父亲鼻子嚷嚷:你女儿30岁了还不嫁人,丢人不丢人?!
王女士气急了,抬头问他自己哪里丢人了。
结果这名同事一脸坦然反问:你说你是不是丢人,不结婚,还不丢人吗?
第二天,王女士一家前去公司要求当事人道歉,结果这位同事坚决不道歉:“我有一句话说得不对吗?我说的都是真话!”
几番争执下,王女士情绪激动,当场瘫倒,几乎昏厥,被送进了医院。
因为30岁没结婚,导致父母被不相干的人指着鼻子骂,自己还气进了医院。
虽然在民警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握手言和,但年轻人到了一定年龄被催婚的困境却真实存在。
许多未成家的青年人,简直成了千夫所指。不仅父母亲人催促不断,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总爱动辄置喙。
似乎大龄未婚就成了社会公害,谁都能踩一脚。有人因不堪其扰仓促结婚,结果也未必幸福。
更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及时”结婚,简直快被逼到绝境。
大龄未婚的压力有多大?
今年年初,重庆一姑娘因为被家人逼婚,在高速避险道上,抱着方向盘痛哭。
当天深夜,交警发现一辆小车停在高速避险道上,十分危险。交警上前后,发现驾驶座上坐着一位姑娘,正闭目休息,脸色苍白。
女孩称驾驶途中身体不适,且情绪不佳,于是将车停在此处休息。交警赶紧跟她说该路段危险,并劝她抓紧离开。
没想到,女孩突然抱着方向盘,失声痛哭。
交警细细询问,女孩才告知,自己由于被催婚,刚与家人大吵一架,在加上身体不适,这才深夜有家不回,情绪崩溃。
被催婚逼疯了的,还有杭州的小菲。为了逃避父母的催婚,小菲居然两度报假警,还称自己被亲哥哥“强奸”了。
前几天,杭州警方接到了一则报警,称有人聚众斗殴。警方赶到后发现现场无人,遂联系报警人。报警人小菲提供了新地址,称自己遭到了亲哥的“强奸”。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却没发现小菲所述情形。询问后,小菲向警察据实交代,表示自己是因为想逃离家人才报了假警。
原来,29岁的小菲由于一直未交男朋友,被家人催婚催得紧,几个月前从家里搬出来,独自租房居住。
当天,由于离职换房等原因,小菲找哥哥来帮忙重新搬家,没想到父母跟着一起过来了,东西搬上车以后,径直开回家,要小菲回家住。
想到接下来又要被不断催婚,小菲十分抗拒回家,又被父母拦着不让走,于是冲动之下两度报假警。
为了躲避催婚,浙江一名26岁的小伙,甚至“大义灭自己”。
到了结婚年纪的他,不久前和女友分手,因父母和其他亲戚朋友又总是不断催促他结婚,不堪其扰。
为了“求个清净”,他喝了约半斤白酒,开车来到交警中队,想主动接受处罚。
在前往交警队路上,因为怕达不到醉驾标准,还又喝了两瓶啤酒。
小姚喝酒后丢弃在车内座位上的空酒瓶。警方供图
呼气测试显示,小伙血液内酒精含量已达醉驾标准,后以涉嫌醉驾对其取保候审,待血检结果出来后再进一步处理。
小伙如愿以偿。
如果说被催婚伤感情、伤心、伤身、伤时间,那可能还不够,被催婚还伤钱。
在催婚变成了年轻人的紧箍咒后,还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租友,租对象回家过年。
如果仅仅是付出一些金钱还好,毕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奈何许多这样的租友网站,往往并无经营保障,且平台管理混乱。
一些平台根本不提供相应服务,纯粹是打着租友的招牌骗会员费,花钱注册后石沉大海;也有不少平台,拿着用户的注册信息兜售换钱。
人财两空是时常会发生的事,带“租友”见了父母,父母发的红包、见面礼归属于谁也是会引起很大纠纷。
在众多受访者中,不少都有被骗订金、路费的经历。一位接受采访的林先生说:
“一般情况下,出租方都会要求对方提前支付订金和路费,甚至全部租金。一旦预付了这笔款项,未必能等到客串演员。我就遇到过这种人财两空的结果。”
被催婚、找不到对象需要花钱骗父母已经足够令人伤心了,人财两空,或是还要再为钱财产生纠纷,不免让人过于怀疑人生。
父母与子女间的巨大裂痕
“每逢佳节被相亲”,每次春节,催婚必上热搜。催婚的压力大到如此程度,让众多年轻人哀怨连天。
对于父母来说,也同样焦虑。
古语有言,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不孝有三,无后最大”的前提也是组建一个家庭。
在父母的时代,结婚意味着两个人、两个家庭结为一个经济上的共同体,两个家庭的结合也意味着收益的扩大,可以一起抵御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结婚,是最经济理性的选择。
合群,也是父母能想到的子女成长最稳妥的办法。在不断地宣传之下,在父母眼里,制度化的结婚也是一个近乎常识的存在——
“大家都要结婚,就你一个人不结婚你不觉得奇怪吗?”
为了催婚,有时候也会上升到民族国家社会的程度——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像你一样那这个社会怎么办”
“怎么会有人不结婚呢?”
但这代年轻人真的越来越不想结婚了。
前段时间,民政部发布了《2018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统计了近年来的结婚率和离婚率。
数据显示,近年来,结婚率一路下跌,到2018年,结婚率仅7.3‰,创10年来新低。而与此同时,离婚率连年上升,到2018年离婚率达3.2‰。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人中,仅有7.3对夫妇办理结婚登记,同时还有3.2对夫妇办理了离婚登记。
据民政部数据,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7700万独居成年人。
在中国,结婚并不只意味着两个人的结合。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它还意味着买房、生孩子、养孩子、养老人...
如此多的负担肩负在婚姻身上,年轻人们很难能觉得,结婚对彼此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对于父母一辈来说,结婚才是唯一且正确的道路。但对年轻人来说,不结婚看起来更经济理性,尤其在买房、养孩子、养老人的经济成本如此巨大的当下。
产生这样的分歧,是两代人婚姻观念的巨大区别。
美国社会学家Andrew J. Cherlin曾研究过美国的婚姻意义的变化。基于美国的婚姻历史,他认为婚姻意义已经历了3个阶段的流变:
第一个阶段Andrew J. Cherlin称之为“制度化婚姻”,这和我们老一代人的想法一致——人们只有在结了婚之后才可以发生性行为,才可以生孩子和养孩子。
而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婚姻开始转变成为一种陪伴式的婚姻关系,人们开始强调夫妻双方不仅是彼此的爱人,更是彼此的朋友。
造成这样的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分工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从家务中解脱出来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成为支撑家庭的人而非被供养的人,转变自然而然发生。
而到了近几十年,女性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婚姻的观念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个人式婚姻,人们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成长,不支持为了婚姻而牺牲自我。
Andrew J. Cherlin的研究著作
中国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
在最近的几十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文化也不断交融迭代,当前一代的年轻人的婚姻观,已经走到了第二甚至第三阶段的位置。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父母旧观念,依旧停留在第一阶段。
经济发展和转变的时间太迅速了,关于婚姻的观念,在两代人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无法互相理解。
比起父母理解中的“结婚搭伙过日子”,当代年轻人更在意,在这段婚姻中我能获得快乐吗,能获得成长吗。
但父母一辈并不理解。
怎么会有人不结婚生小孩呢?两个人有伴,生病有人照顾,老了有人养老,为什么不呢?
年轻一代,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也有许多人不理解。
结婚是件多沉重事啊!要还房贷,要养小孩,还要顾及一摊子破事。谈谈恋爱还可以,结婚图什么?生病可以请护工,老了可以进养老院呀。
人的一生,囿于自身经验,对事情的看法很难发生改变。被时代撕开的裂痕,横亘在两代人之间难以跨越,“催婚”便成了家庭矛盾的重要引线。
或许,到了下一代,就不会再有如此大的矛盾与争议了。只希望这一代的年轻人,在面对父母的催婚时,能体谅他们的一片苦心;而父母也可以试着去理解一下,年轻人的新潮想法。
至于结婚与否,原本就是一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选项。要陪伴还是要自由,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相同。
最后,用电影《剩者为王》里女主角父亲的一席话结尾:
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
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去结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有一天就突然带着男方,出现在我面前,指着他跟我说:“爸你看,我找到了,就这个人,我非他不嫁。”
我觉得我都能想象的出那一幕,她比着胜利的手势让我跟她妈妈看,那个表情,多骄傲啊!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