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的关键挑战在于赢回信心
2023/01/25 | 作者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 编辑 张轶骁
2022年6月1日,江苏泰州,5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工人们在长江边385米高的世界最高输电塔上安装电线。
2022年已经结束,虽然中国全年各项经济数据还未出炉,但是根据前三个季度数据,结合第四季度表现来看,全年GDP的增速预计在3%左右。
虽然这个数据未达年初设定的目标,但是受年初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出现并横扫世界的影响,全球多国经济都处于衰退状态,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中国能取得这一成绩,仍属不易。
这个冬天,全国本土新冠疫情呈现出传播范围广、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由于疫情的影响,预计短期内,全国还将继续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对外出口已经出现增长降速,且短期内较难回升,可以说新的一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压力与挑战并存。
不过,对已经与新冠病毒胶着三年的国人来说,拐点已经到来。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这是中央根据疫情最新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做出的重大调整,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道路,进一步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政策出台与行动更加迅速而务实。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12月26日,《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干扰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
新的一年,走出疫情影响,并非意味着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仍然不要忘记经济发展还有多重挑战的叠加,信心是黄金,是提振经济、走出下行周期的关键。
稳楼市,不妨推出更多显著性政策
岁末年初,对于仍在受疫情影响的中国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挑战之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尤其是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首先归结于疫情对社会各行业普遍的经济预期和信心产生的影响;其次就是房地产领域的变化。虽然已经出台一系列稳定楼市的政策及调整,但目前的实际执行效果与市场预期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房地产发展出现了停滞,销售额相比最高峰时下降了将近一半,这种情况以往从未出现过。实际上,这种增速放缓的趋势从2021年就已经开始。而房地产是链条最长的产业之一,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总结为盖房子。房地产的发展,还可以拉动众多的消费项,例如装修、建材、家具、家电等等。这是一连串的事情,产生的经济影响应该非常大。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信贷下降53%,呈断崖式下滑。很多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断裂,一些地方出现了房子烂尾的风险。面对一系列变化,国内很多地方购房者预期房价会下跌,按照追涨杀跌的习惯,大家都按兵不动,观望房价变化。
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不断有新政策出台,但对于扭转房地产颓势的效果却不甚明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过于分散,交给各地自己探索。例如“保交楼”,中央鼓励银行去贷款,但实际上银行都在收紧贷款,特别对于房地产,基本上很少放贷,地方政府对此很难改变。
老百姓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大家都是理智的,很快停止了购房,甚至有些人连贷款都不想再还。
如果我们想要房地产行业重新活跃起来,企业、银行和购房者都必须重拾信心,政府一定要做一些非常集中的、显著性的动作。
2022年最后几个月,中央进一步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11月2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碧桂园签约,将为其提供最高达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债券投资等。在此之前的11月15日,国内另一家房地产巨头龙湖集团也已完成 200 亿元中期票据注册。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包括房企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行动之一,依循储架式注册发行的发债管理模式,龙湖集团可在两年的注册有效期内结合需求分次发行,从专业角度来看,龙湖获准发债 200 亿元无疑具有标杆意义,有利于恢复民众对房地产业的信心。
近日,中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又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涉及保交楼、房企纾困、贷款展期、租赁融资等多个方面,被称为“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同样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推出一些显著性的政策之后,还要把政策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到位。只有当房企敢于出手拿新地,老百姓敢于购房,市场交易重新活跃起来,整体的信心才能恢复,
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是我们北大国发院的博士,他和我们一起做过房地产专题论坛,他很鲜明地提出一个建议,我认为值得政府考虑。那就是:成立一支“国家队”,筹集一定的资金,去购买比较优质的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股份。这样做就是给中国房地产市场投下一张信任票,向外界释放国家愿意承担风险的明确信号,银行的放贷意愿就会高起来,房企获得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愿意重新开始拿地,老百姓看到国家托底,也有了信心,市场慢慢就能活跃回来。
用更直接的方式救助低收入群体
内需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消费信心的下降。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从环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内经济可能已经进入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周期。
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了经济增长要更加公平,让全体老百姓来分享,这里面既包括共同富裕的主题,也包括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所以,如何更有效地救助低收入群体,并且提振国内消费,是未来经济政策考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2年12月以来,疫情防控“新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以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的出台,提振了发展经济的信心,这说明,中央层面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善,未来要做到既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整也应该跟上来。2022年,各地推出了不少金融政策,但很多并未起到效果,因为大家的预期产生了变化,企业不敢轻易贷款,个人不愿增加消费,有再多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也难以奏效。
未来国家出台宏观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微观主体,也就是企业和普通老百姓的行为、决策逻辑。对很多低收入群体来说,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减税和贷款优惠,而是真金白银来解决当下的困境。
在这方面,欧美一些国家的方法是直接发放救济金,帮助社会底层维持基本生计。这种方式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高福利会养懒汉。但是在特殊时期偶尔使用,可以最直接地帮助一部分人渡过眼前的难关,短期效果明显。
过去我们经常把保就业和恢复经济分开来讲,似乎在经济下行时,就业还可以保住。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政策制定不考虑每个企业和个人的真正需求,很可能花了不少钱,却见不到效果。
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企业和个人也应该想办法保护自己。企业要保住现金流,不要盲目冒进;个人可以借此机会学习,为自己增值,保存实力等待走出低谷。因为,疫情总会结束,希望还在前方。
2022年9月7日,上海外滩,日出时分舞龙的两位男人。
不必过于担心制造业转移
2023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还包括,在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出口的增速下降,且短期内较难回升。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按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同比下降0.3%,进口同比下降0.7%。这一数据,让市场是否出现制造业转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会否被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取代的担忧再次出现。
实际上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出口回落,说明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正在经历经济衰退,对我国造成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失去龙头地位。
以最近很受关注的越南来说,数据显示,2022年前9个月,越南累计出口总额28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3%;虽然增速令人眼前一亮,但总金额还不足中国的零头。另外,近年来,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大多是劳动力非常密集型的产业。它们的转移,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反而有一定的好处。
中国制造业的一大优势就是基础设施完善,生产链、供应链完整,生态网络非常发达,并且仍在升级。比方说过去我们觉得生产服装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为需要人来踩缝纫机,其实现在的服装生产厂都已经自动化升级,裁剪等都可以由AI来完成。
例如近年来在欧美很多国家异军突起的跨境电商服装品牌SHEIN(希音),总部在南京,主要客户群几乎全都是欧美潮流青少年,一件T恤的售价只需要几美元,被认为颠覆了ZARA、H&M等品牌,实现了快时尚的更新迭代。实际上SHEIN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依靠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升级,实现了数字化的服装生产。
除此以外,近年来大家的另一个担忧是如果中美脱钩,甚至中国与世界脱钩,是否会对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
在我看来,大家对此不必过于担心。
首先,中美两国间的竞争,目前主要在芯片等高端技术领域。从数据来看,普通的技术和贸易更主要还是受市场导向的影响。现在国内有一种倾向,就是扩大这种危险,变成了一种情绪,而情绪容易左右决策,很可能最终会产生决策偏差。
其次,始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虽然曾产生很多影响,但很快就被中国自己调整吸收掉,比如某种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受到影响时,中国很快就可以开拓新市场,比如欧盟和东盟国家等。虽然出现短期波动,但很快就找到新的平衡点。
未来,中国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来源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同样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制造业领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疫情防控逐步放开,为提振经济注入信心
2023年,虽然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很多,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
首先是要协调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抗疫三年,病毒不断变异,防控手段也一直在调整。面对当前形势,中央层面不仅意识到防控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善,而且根据病毒的变异情况,对于新冠疫情从定性到防控等级、防控手段等都做了与时俱进的转变,这对于刺激消费、复苏经济以及提振信心都比较有利。
信心就是黄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未来的中国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大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经济就仍然要维持必要的增长。做个最简单的计算,到2035年,如果我们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人均收入翻番,每年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不能低于4.7%,这个目标,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相信只要我们能做到政策够平稳,决策够科学,2023年和中长期的中国经济没有大问题。
(采访整理/记者 孙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