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富,剑指宁德时代
2022/12/25 | 记者 严隽怡
一家电池公司的IPO消息,将河北首富魏建军又拉回到公众的视野之中。
11月18日,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IPO已经获得受理,这是一家脱胎于长城汽车内部的动力电池公司,魏建军是实控人。在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该公司位列第十。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如果蜂巢能源成功IPO,对发迹于汽车的魏建军来说,又是一笔财富的增值。
很多年前,魏建军就铁了心做好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根据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2021年的表态,该公司计划总产能在2025年达到600GWh,这几乎是2021年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的两倍。
市场已经开始内卷。除蜂巢能源外,2022年11月,已有8家动力电池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厂商之间抢客户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有专业人士认为,最晚后年,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IPO是蜂巢能源发展中的里程碑,但这绝不意味着,它可以放松警惕。正如魏建军所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低调、敢赌的车圈“狠人”
魏建军喜欢车,是出了名的。
2019年,一则从内蒙古阿拉善英雄会上传出的视频中,魏建军身着帅酷的赛车服,眼神坚毅地驾驶着赛车,在沙漠中肆意疾行。玩的车则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WEY品牌旗下的VV7 PHEV。
20岁开上苏联拉达,26岁开始造车,39岁带领长城汽车登陆港交所......汽车,注定是这位“保定车神”的天命。
要不是新品牌“魏WEY”,魏建军很少高调地面对公众。2016年,魏建军正为将要推出的高端品牌的起名犯愁,美国营销学家、“定位之父”艾·里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何不用自己的姓命名呢?心态开放的魏建军接受了这个想法,并为品牌拍摄了宣传片。
片子里的魏建军,身着黑色户外服饰,神情坚毅果敢。他说:“这一次,我决定让自己站在台前,不留退路,赌上一些不该赌的珍惜。”颇有些英雄主义色彩。
长城汽车总部的大楼前,一座名为“前车之鉴”的“耻辱碑”明晃晃地立在那里。它刻于公司20周年的历史节点,刻写着过去决策层四次不同的失败。这似乎是在提醒着:犯过的错误,决不再犯。其中包括魏建军筹备多年的轿车项目——“2007年,因对顾客价值识别不充分,导致精灵车型产品定位不准确,市场销量低、生命周期短。”
这是魏建军经商史上一次重要的“豪赌”,尽管SUV和皮卡已经让长城汽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魏建军认为只有轿车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但2007年,紧凑型轿车精灵的上线,并未产生意料中的效果,在市场上一闪而过,未能激起水花。后来,在哈弗百万盛典上,魏建军这样表态:SUV不做到全球第一,绝不做轿车。
赌性坚强,管理跟上。没有铁一般的队伍,任何指令都是空谈。在管理上,魏建军沿袭着父辈军人的风范,曾公开表示对“衡水中学模式”和华为“狼性管理”的推崇。“汽车这个产业没有狼性,没有这种残酷性根本练不出来队伍。给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你要上不去就别人上去,要不然就是被外资打垮。”“华为没有狠劲干不成,但你得有报酬,让个人产生价值......但工作压力一定大。”
有传言称,多年前,长城总部大门装有测速器,早晨上班走进工厂,很多员工都因步速未达“5秒7步”,被记过并罚款500元;工厂里,工人没有沿着地面画的白线走,也会被罚款。如今在某社交软件上,依旧有不少人表达着对长城严苛管理的惧怕:“军训是真狠”“第二监狱”。言辞颇为犀利。
欲与宁德时代试比高
放下了轿车执念,长城开始专攻SUV。2011年上市的哈弗H6,当年即以14.66万辆成为SUV中的销冠。也正是从哈弗H6开始,长城开启了新一轮的辉煌。
胜利只属于某个时期。市场残酷,魏建军必须继续向前。“过去30年已经摆在那了”“每一个成功的过去,都可能把未来绊倒”。
在2018年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之前,长城已于2012年,早早着手于动力电池电芯的预研工作。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等着别人供电池,一旦“缺电”,一切都是空谈。
魏建军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年前,长城还在皮卡市场上血拼的时候,被长城打败的对手,转身将自己大部分股权卖给了华晨,而长城皮卡的发动机均购自华晨控股的绵阳新城。这意味着,如果华晨和长城的对手们站在同一战线上,长城可能面临“没有发动机”的尴尬。
此后,魏建军格外看重行业垂直整合。有媒体如是援引过他的表态,“有人认为垂直整合就是造了多少发动机、变速器或座椅,但它的准确定义是由主机厂主导的组织,主导就是绝对的掌控。”
事实证明,在新能源汽车上,长城早早介入电池研发是对的。2022年11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开表示,1-9月份,“贵电”导致单车成本增加5000-35000元,其间长安汽车共损失60.6万辆产量;另外,2021年12月中旬,小鹏P7 480车型也因磷酸铁锂电池供给紧张,出现了无法按时交车的情况。
把握主动权是一,拿下动力电池市场是二。魏建军心中的动力电池“局”不止于内部供给。
2016 年,电池项目组升级为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蜂巢能源脱离长城汽车独立,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视作魏建军的“二次创业”。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进行了7轮融资,投资方涵盖国家队、知名机构、产业基金等。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魏建军通过保定瑞茂、长城控股合计持有公司40.26%股权,合计持有公司76.81%的表决权。
此次谋求上市,蜂巢能源计划募资150亿元,用于投资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型电池开发项目、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二代”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短刀”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9个项目。
虽然在多家机构公布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蜂巢能源还在第10名左右徘徊,但公司管理层,已将奋斗目标锁定在了前三甚至第一名身上。2021年12月,现任蜂巢能源的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公司计划2025年总产能达到600GWh。他表示,实现该目标需要十几个工厂,需要全球化,需要超过2000亿元的投资,需要将近8万人的组织。
有机构根据宁德时代的产能规划作出预测,2025年其产能大概也是600GWh。行业人士表示,若以每辆车搭载70-100KWh动力电池计算,600GWh可配套600万辆新能源车。
在一次媒体交流中,杨红新被问,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快速崛起,是否有可能会对宁德时代造成冲击?他笑着说,“这取决于它的心态,是吧?你都全世界第一,第二的,每年增长率还很高,而且出货量也在不断地扩大,只是整个市场盘子的增速更快,那就把更快的部分给别人分享一下。”“一家公司的市占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几,这也不正常,其实是不可持续的。”看似位居人下,实则来势汹汹。
值得注意的是,蜂巢能源营收中,长城作为关联方,贡献率虽逐年下降,但依然是主要来源。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蜂巢向长城销售电池相关产品,在其主业收入中的占比从99.86%下降到56.95%。换句话说,至少到目前,蜂巢能源的业绩仍然与长城新能源车型的表现有着重要的联系。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2022年前10个月,累计销售107870辆;2021年全年累计销售136953辆。
此外,较大的业绩压力压在这家公司头上。近三年,蜂巢能源营收从9.29亿元增长至44.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3.26亿元扩大到-11.54亿元。营收快速增长,但亏损却有扩大趋势。而行业内同样规模不大的中创新航,其业绩已从2021年开始扭亏为盈。对此,蜂巢能源解释称,这是因为研发投入高、产能还在爬坡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大。
在具体产品方面,蜂巢能源致力做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以及储能电池系统等。前三者,是电池组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电芯是电池系统最小的能量单元,多个电芯组成一个模组,多个模组组成一个电池包。目前,电池包的收入对蜂巢能源的收入贡献最大。近三年半的占比分别是99.86%、98.74%、87.11%、60.08%。
作为蜂巢能源和长城汽车等多家公司的实控人,2022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魏建军和妻子以1300亿元身家位列21名,在车圈,仅低于吉利李书福家族的1350亿和比亚迪王传福的1450亿元。
蜂巢能源若成功登陆A股,按600亿估值和魏建军实控的40.26%股权计算,魏建军又将收获240亿身家。他或将继2011年后,再度问鼎车圈首富。
市场已经卷起来了
新能源汽车正以极快的速度“驶入”日常生活。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46.3%,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突破7700万辆。动力电池在电动车成本中占大头。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4800GWh。1GWh的电池价值约为1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彼时,动力电池市场将是一块价值近5万亿元的蛋糕。
蛋糕虽然大,但分食者也不少。与魏建军一起在赛道上厮杀的,大有人在。
中创新航上市时,其董事长刘静瑜对着众多媒体表态,中创的远期目标是全球前三。有知情人士爆料,中创新航内部从不提“第三”,只说“前三”。也就是说,企业对前二的坐席也有所觊觎;大众集团前CEO迪斯也曾高调喊话,大众和国轩高科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动力电池TOP3。
动力电池是个技术密集型且重资产的行业。如果仅靠利润来扩产,那将难以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企业们拼技术的同时,更要拼资金。
据财联社《科创板日报》统计,11月以来,一级市场上已有8家动力电池企业宣布完成融资;此外,二级市场中,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定增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其中,孚能科技于11月9日披露其定增事项实施完成,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超32.56亿元,计划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和科技储备资金。
在客户竞争上,电池厂商也绝不手软。例如,2020年,中创新航超过宁德时代,成为广汽集团第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广汽一直同时是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的客户,但由于那时宁德时代产能受限,中创新航一下子便抓住了机会;2021年,中创新航又将手伸向了宁德时代的第三大客户——小鹏汽车,并在2022年一季度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小鹏汽车的主要供货商。
36氪的一篇报道中曾经披露过宁德时代的保证金策略,车企需要对未来 5 年乃至 10 年的电池需求做出预期,并向宁德时代提前支付保证金。更甚的是,即便车企付了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足额电池。此外,若遭遇电动车起火,车企与宁德时代常就责任归属发生推诿扯皮。
这些似乎也能从蜂巢能源杨红新那里得到印证:“现在头部企业太强势,他就缺乏话语权,价格太贵,所以车企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更好。”“如果服务足够好,价格又很合理,(车企)没必要自己做。”
剧烈竞争之下,根据第一电动研究院的数据,相比2022年1月的50.2%,宁德时代前10个月的市占率已下降到47.62%;紧随其后的比亚迪,市占率从1月的20.09%上升至前10个月的22.66%。此外,欣旺达从1.4%上升至2.45%,瑞浦兰钧从0.6%上升至1.62%。
一边是刺刀见红的拼杀,一边也有人提出了“产能过剩”的预言。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近期公开表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是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也就是说,强者将越来越强,弱者将面临洗牌。
站在行业变化的桥头,蜂巢能源若能成功上市,无疑是给企业注入一剂猛药。未来即使行业下行,也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蜂巢能源可以放松警惕。甚至可以说,上市之后,真正的竞争也才刚刚开始。
前路漫漫,哪几家电池企业可以笑到最后?车圈首富争夺,变数依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