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反窃密:中企出海必修课
2022/11/25 | 记者 李子建 | 编辑 卢伊
摘要:“能够成为私人飞机的乘客,都是身份特殊的重要人士,对于反窃密的要求更高。”陈军称,私人飞机的拥有者非富即贵,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老板,本身就非常注重隐私,而且乘客在机舱里的谈话可能会影响到股价,或是涉及商业机密,一旦信息泄露出去,损失巨大。而陈军此行,就是要防止商业机密或隐私被人窃取。
境外某国机场,一辆黑色的越野车行驶至机库,车门打开,陈军与三位同事下车,眼前是一架崭新的湾流G550公务机。这架飞机正是陈军从中国远赴海外的原因。不久前,一位中国富豪花费巨资买下它用作私人飞机,需交由陈军等人进行反窃密检测,以防商业间谍渗透。
陈军是一名反窃密领域的专家,从业11年。他指挥三位同事从越野车中取出数个黑色的箱子,沉重的箱子内,装着从国内带过来的反窃密检测器材。陈军等人将箱子搬运到私人飞机上,机舱内部,他看到的是没有任何装饰、显露纷杂线路的裸机。
飞机交付前,以裸机状态完成第一次反窃密检测,是中国富豪的特殊要求。
“能够成为私人飞机的乘客,都是身份特殊的重要人士,对于反窃密的要求更高。”陈军称,私人飞机的拥有者非富即贵,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老板,本身就非常注重隐私,而且乘客在机舱里的谈话可能会影响到股价,或是涉及商业机密,一旦信息泄露出去,损失巨大。而陈军此行,就是要防止商业机密或隐私被人窃取。
“不能出任何差错”
庞巴迪、空客、波音、湾流、赛斯纳、达索等飞机制造商,是备受中国富豪们青睐的私人飞机品牌。其中,他们最喜欢选择湾流G550、庞巴迪环球快车、达索猎鹰7X、空中客车A318精英型等公务机,每种售价均超过5000万美元。
富豪们彼此间也会询问搭乘感受。一位国内消费品领域的富豪,在一次赴美商务考察时,巧遇另一位国内富豪。两人闲聊间,这位富豪得知对方是乘坐私人飞机到达美国的,在美国各个城市间飞行时,随行的十余位人员,都可以一起乘坐,十分便利。
这位富豪当时受邀乘坐私人飞机后,也认为极为方便,不久便购买了同一家公司生产的公务机。买下私人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商务秘书联系陈军,要其团队在国外飞机制造商交付飞机时进行反窃密检测,接着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陈军回忆,中国富豪要求对裸机进行反窃密检测,这一极罕见的行为是从2018年开始的,起点源自一名富豪遭遇的私人飞机遭窃密事件。
2018年,一名中国富豪前往国外参加重要商务活动后,乘坐私人飞机回国。但相关人员在对飞机进行例行清洁保养时,却在飞机上发现了窃听偷拍设备。富豪得知后大为震惊。偷拍设备是什么时候放进私人飞机里的?是谁进行的窃密?窃密进行了多长时间?直至今日仍未有答案,但这位富豪随后将私人飞机停放在机库,再也没有乘坐过。
窃密事件发生后,私人飞机反窃密检测订单明显比平时增加。已从事反窃密检测十余年的吴阳称,此前国内富豪在购买私人飞机后,并不会考虑进行反窃密检测,而是整机交货。但2018年成为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富豪会选择国外的安保公司对私人飞机进行反窃密检测,另一部分富豪则联系国内的安保公司,从国外交付裸机阶段,便开始反窃密检测。工作中,他有时会被提醒,私人飞机保密性极高,“不能出任何差错。”
“私人飞机因其隐秘性,如果是在机舱内部装饰完成之后,检测窃密设备较为困难,因此都是在裸机阶段开始第一次反窃密检测工作。”陈军介绍称,裸机检测需在国外机库完成,大约需要两周时间。由于机舱内仅有基本的电路、操作系统等,没有内部装饰,陈军会和同事一起,对飞机每一条线路的走向、每一个位置进行细致检测。尤其对较易装上窃密设备的隐秘位置,要通过精密仪器、人工检测等方法仔细观察。
陈军介绍,在国外进行裸机检测时,富豪通常会派遣信得过的人员随行,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以便第一时间向其汇报。
全部检测完成后,才可以进行机舱内部的装饰,根据富豪的个人喜好,定制各种舱内设备。机舱装饰完成之后,陈军会对私人飞机进行第二次反窃密检测,这一次耗时约三周左右,且比第一次裸机检测更为严格。
私人飞机因其私密性、安全性、便利性等因素,往往会成为实力、身份的象征。能够乘坐私人飞机的人,除了富豪、上市公司老板本人以外,还会有一些商务客户等重要人士,对反窃密的要求更高。
吴阳曾为一个上市公司老板服务,因其还有海外投资,常要乘坐私人飞机各处飞。为保证商业安全,这位老板会定期对自己的私人飞机进行反窃密检测,还会要求对投资所在国的办公区域进行检测。
保护商业秘密新挑战
近年,中国投资者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在国外经商办企,也曾在境外遭遇商业窃密事件。
一次,陈军接到了一家驻外中国企业的邀请,与三名同事携带设备,前往企业驻地进行反窃密检测。他回忆,进入该公司在海外的驻地时,看到大门外岗哨处站立着数名安保人员,每个人装备精良,手里端着冲锋枪,其外围安保力量看似不需要担心。
进入大门后,他发现这家公司采取了属地化经营战略,如安保、清洁、司机等百余名员工均为当地雇员,而办公区域内,只有少数从国内总公司派遣到当地的中国籍管理人员。
陈军与公司总经理沟通后,才得知该公司怀疑发生了泄密事件,向国内总部汇报后,他们没有找当地的安保公司检测,而是安排国内的反窃密人员赴外解决问题。
陈军与同事在了解初步情况后,制定了反窃密检测方案,经负责人同意后,对公司所有的办公区域、车辆等进行检测,最终在会议室内发现了窃听装置,顺利解除,消除了安全隐患。
陈军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部分投资海外的中企出于种种考虑,会聘请国内专业人员前往公司海外国家驻地,对办公经营等各个场所进行反窃密检测。陈军所在的公司,中国企业在海外分公司进行反窃密检测的定单占7%左右,其中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经常发生商业间谍与窃密行为。
不同于国内禁止在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商城等销售窃密设备的做法,部分国家并未采取禁售措施,如通过一些境外电商平台,就能方便买到大量的针孔摄像头、微型窃听设备等等。还有一些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权不稳定等因素,有当地人认为,窃听其他国家的企业对自己有利,是合法的事情。
陈军曾在国外考察时,看到当地公开销售窃密设备,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网上搜索到销售地址。他按照地图指引,直接找到相关商店,看到店内不仅公开销售商业窃密设备,甚至会有一些间谍活动设备。陈军当时有些惊讶,但在与店主交流时才得知,根据该国法律,这些设备可在商店合法公开销售,“由于法律制度和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要有不同的防护手段和保护意识。”
由于海外投资环境、法律和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投资者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受到的威胁与挑战,均明显有别于国内。陈军介绍,外国的商业公司有完整的安保体系,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司,对于防止商业窃密有一整套的体系支撑,但一些中国企业在境外寻找商业机会时,很多时候对于窃密风险的预判处于空白状态,往往是遭遇窃密后,才会意识到问题所在。
而一些国外企业在境外参与竞争时,也会雇用当地人进行商业窃密活动。吴阳曾为一家驻外中国企业进行反窃密检测,该企业在竞标一个海外建设项目时,发现标书外泄,竞争对手更是十分了解企业的每一个举动,“商业机密泄露了,你的底牌被别人知道,竞争对手会以很小的代价战胜国内企业。”
此外,窃密手段也无所不用其极。寻常的窃密手段,会放一个窃听器或偷拍设备到会议室等区域,高端的窃密手段,直接在互联网端口截取所有来往信息。吴阳就曾在国外进行反窃密检测时,发现公司的互联网端口被悄悄安装了窃密设备,导致公司所有的邮件等商业秘密均被拦截,“但在国内就很少出现这么严重的泄密问题。”
出海投资需提升防范能力
陈军有多次前往国外、为驻外中企做反窃密检测的经历,这让他意识到,部分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反窃密意识淡薄,既不了解其他国家的商业竞争手段,也不清楚怎么防御,对于窃听商业机密等更毫无防范,无异于裸奔在异国他乡,损失惨重。“在海外,商业间谍的窃密是常规的竞争手段,在这种商业竞争环境下,需要把防止商业间谍窃密这一课补上。”
吴阳每天都要看国外反窃密、商业间谍等领域的技术等相关文章,了解世界范围内窃密和反窃密等技术发展。在他看来,窃密技术手段一直在提升,反窃密技术也要有进步才行,两者的对抗,其实就是比拼谁的技术手段更新。
私人飞机上的窃密检测。(受访者供图)
吴阳介绍,作为反窃密的一方,国外窃密的科技确实要超过国内,而反窃密检测设备、科技等是公开的。在国外进行反窃密检测时,等于对手完全了解检测人员,而检测人员是在对付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因此必须随时追踪国外窃密高科技的趋势。
在境外进行反窃密检测,也时常处于危险之中。因反窃密相关设备在某些国家属于敏感器材,报关时要有特别说明。此外,如果驻外的中国公司怀疑遭遇窃密事件,这种怀疑和相关部署可能已被窃密方监听到。因此,当国内的反窃密人员前往做检测工作时,可能一到达该国机场就被跟踪上了。
反窃密相关设备。(摄影 李子建)
反窃密检测,只是保障驻外中企商业秘密的一个措施,更多的时候,还需要企业自身加强安全培训。陈军建议,一方面,可针对公司管理层、决策层及重要核心岗位,进行窃密手段介绍、应对技巧、常规处置、安全保护方案等培训;对公司全员,也要进行反窃密教育演示和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培训,提升全员安全保密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
另一方面,则建议驻外中企提升安全计划,包括公司高管的安全战略会谈,促进决策层对商业反窃密意识的提升,从商业秘密安全的战略意义层面指导工作起步及开展。同时,要做深度的环境安全检查,在海外公司尚未形成专业检查团队及检查能力时,就可依托外部专业团队进行一场综合性的环境检查。
尤其是对涉密区域的风险评估,如会议室、关键领导办公区域、车辆等位置,要了解当前所处的环境、是否存在风险漏洞、人员意识和防范水平,并依据评估和检查的结果,制定全面的安保方案,形成防商业窃密的长期保护格局。
实际工作中,吴阳曾对一家公司的安保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对该公司驻外中国籍关键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反窃密的培训;涉及商业秘密的谈话场所,不可带进手机;一些保密等级高的商业机密,要在经过特殊改造的房间里谈等。
此后,这家公司为此专门在一个大会议室的角落里,又打造了一个“房中房”:一体成型的由钢板等特殊材料制成的会议室,约30平米大小,一些重要的商业会议都在此房间举行。
吴阳称,商业秘密等同于金钱,反窃密手段则意味着防止损失,以及保障公司商誉,“国外环境与国内完全不同,有条件的公司,还是应该提高反窃密意识,不要等到有损失了,才想着去挽回损失。”
(应受访者要求,吴阳、陈军为化名)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