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900天后的碰杯,李克强与安倍聊了啥?
2018/05/14 | 作者 关珺冉
摘要:“中日互为重要近邻。现在从北京到东京,每天都有数十个直达航班,只需飞行三个小时。然而,近年来在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之路上,我们却走了很久。” 这是李克强写在日本《朝日新闻》5月8日署名文章最开头的一段话。
“5月8日,要人来日,交通管制。”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日前夕,日本羽田机场通往东京市区的高速公路电子牌早早打出提示。
当晚,东京小雨,中国总理的专机时隔8年再次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
日本为这次中国领导人的访日行程出动了6000名警力进行安保,总理下榻的酒店以及日本官邸附近也挂起五星红旗。
李克强连任后首次出访日本,与其说“万事俱备”,不如说“有备而来”。
日方的超高规格接待
5月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前半小时到达迎宾馆,为李克强的欢迎仪式做准备。
下午4时,欢迎仪式在迎宾馆的前院广场举行,军乐队奏响两国国歌,李克强在安倍的陪同下沿红毯检阅仪仗队。百名身穿统一制服的日本儿童挥舞两国国旗欢迎他的到来。
在交叉树立的六面两国国旗下,中日首脑会谈正式开启。
李克强说:“双方都要恪守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维护政治基础,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共同开创两国关系未来。”
安倍也在回顾去年以来两国关系切实改善的一系列背景下明确表态:“日方将按照日中联合声明的规定,仅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
这是此次访问中少有且并不深入的涉及中日敏感问题的立场表态。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招待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致辞。
“30多年前,李总理还是20几岁青年的时候,曾经作为中国青年访日团的副团长第一次访问日本,我父亲(时任外务大臣安倍晋太郎)举行欢迎宴会,宴请代表团。我作为父亲的秘书也参加了这一次宴会,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李总理。那时,我也是一个青年。”首脑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安倍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他还说,从没想到过的是,当时的两位青年,如今都已经成为两国的总理站在这里。“虽然我们的容貌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一颗年轻的心、满怀发展两国关系的意愿并没有改变。”
对于中国领导人的这次访日,日本也用了超高规格来接待——李克强作为政府“公宾”到访日本。
日本政府接待外国元首的礼遇共分为三档:国宾、公宾、实务访问宾客。“国宾”通常是给国家元首的礼遇,“公宾”的礼遇仅次于“国宾”,是给政府首脑的最高礼遇。
日本时事通讯社评论,“公宾”享有日本接待外国总理级别人物的最高待遇。
李克强访日期间,东京街头多了不少五星红旗。在日本悬挂官方旗帜并不多见,这次几个街区都挂满了两国国旗。
作为迎宾馆的赤坂离宫也是唯一的新巴洛克风格宫殿建筑,被日本指定为国宝。中方则在11年后再次向日方赠送两只朱鹮。
“希望两国增进友好亲善的关系。”5月10日上午,日本天皇笑脸相迎,在皇居御所“小广间”与李克强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会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京皇宫会见日本天皇明仁。
获得天皇接见在日本人心中是一种荣耀。
1992年天皇与皇后曾到访北京,天皇回忆起那时的光景说:“受到中国人民热情的欢迎。”
李克强也向天皇表达了两国关系长期安定发展的期望,他或成为明仁天皇明年4月退位时会见的最后一位中国领导人。
日方也有意向促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年访日时,成为第一个会见新天皇的外国首脑。
在日中友好七大团体举办的欢迎午宴上,1500名在场人士翘首以盼。“极为融洽,两位(领导人)都太会带动气氛了。尤其李总理,笑话不断,给人很温暖的感觉。”一位与会的中国企业家告诉《凤凰周刊》。
在安倍和李克强的妙语连珠下,也将此次访问的友好氛围推向顶峰。
李克强总理在安倍晋三为他准备的欢迎晚宴上发言。
“我看大家都没有戴耳机,我非常高兴,你们能听懂中文。”李克强在致辞后幽默地说,“按惯例我应该提议举杯的,但我看到很多下面的朋友们都举的是手机,那就请把我们举杯的图像传到中日社会,传向世界吧!”
安倍则用日语“对立”的反义词“协调”来形容中日关系:“将打造面向下一个40年的日中关系的指南针,日中已进入协调的时代。”
他还笑说,“听说,访问日本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没有见过我时觉得我可能是挺可怕的人,但实际见过后,就都觉得我很友好。”
“怎么会这么融洽?”现场的一位日本记者感慨说,“一点也不像8年没见的。”
为了达到此时此刻的友好氛围,日本政府也算煞费苦心。招待会的场地据说特意选在中国文化展示馆较大的会场。
除中日友好机构外,中日合资企业、华人在日经营的公司,甚至从九州福冈地区特意飞过来的企业代表都悉数到场。在场的一名旅行社社长难以抑制喜悦之情:“我们公司拿到了4张邀请卡。”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中国文化展示会上鉴赏中国画作。
5月10日到11日,安倍全程陪同李克强访问北海道,除一同出席日本知事和中国省长的论坛之外,还访问了丰田汽车工厂,再一同进餐,也显示出重视的意味。
为什么总理要去北海道?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在吹风会上这样回答的: “可能是他对北海道感兴趣吧。”
总理到底感兴趣什么?
5月11日上午北海道苫小牧的“丰田自动车北海道株式会社”已经搭建好“热烈欢迎”的红色标语。
李克强访问其工厂,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亲自对“下一个时代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汽车”进行说明。李克强感兴趣地问关于EV的行走距离和成本等问题,期待关于自动驾驶技术与中国的共同研究成果。
安倍为李克强准备的最后一顿午餐会是在北海道惠庭市你的农业主题公园进行,并在同日下午亲自到北海道的新千岁机场为李克强送机。
北海道札幌酒店的门口提前几天挂出中国特色的横幅:“热烈欢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阁下”。
“真是胜过皇太子的警备力量了。”有札幌市民告诉《凤凰周刊》,去年皇太子来北海道出席亚冬会开幕式时都未如此戒备森严。
据说这次东京出动6000名警力,在中方下榻的酒店附近每10米就有警员或是便衣把守。北海道此前也出警3000人参与演习,交通管制区域从札幌市中心扩大到新千岁机场周边、惠庭市、苫小牧、札樽道等。
对于满满的访问细节,日本媒体给予极大关注,亦有网友评论说:“原本以为两个国家的关系都到头了,结果出乎意料了。”
特朗普让中日韩抱团?
“中日韩峰会结束了。进行了一场非常充实的讨论。”日本官邸的Instagram上,公开了中日韩三国领导人5月9日在赤坂离宫的合影。李克强坐在正中间长条沙发右侧,笑着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和东道主的安倍聊天。
此次李克强访日行程的第一站,是参加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一年度会议机制在2015年11月首尔峰会后停摆至今。
此次中日韩峰会的时间在4月底的南北会谈以及6月初朝美会谈之间。就在峰会前一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大连举行了两个月以来的第二次会晤。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是从大连直接飞到东京的……”日本放送协会(NHK)的评论员特意提及东北亚局势的最新动向。
虽然这不过是巧合,但朝鲜半岛局势仍然抢了中日韩峰会的风头。
“朝鲜形势、自由贸易、中日韩合作。”中日韩首脑会谈开启后,安倍晋三迫不及待提出此次会谈的三大议题。
最终达成的声明中,中日对韩朝刚刚达成的《板门店宣言》表示欢迎与支持。
中日韩表示,会通过即将到来的朝美会谈以及相关国家的努力,为地区的和平安定而做出贡献。三国还商定为实现东北亚和平与稳定共同努力。
李克强还提到:“期待美朝首脑会谈,也期待日朝的对话与会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倍政府对于半岛问题被边缘化的忧虑。
“中日韩领导人将朝核议题作为三国重要的安全议题,就是合作的一种进步。”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告诉《凤凰周刊》,未来到底怎样实现无核化是问题关键。
这个问题上,中日韩有着不同侧重点,这从三方的微妙措辞即可感知。
安倍表示,对朝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应进行“全面、可验证且不可逆”的废弃。
李克强则维持中方一贯立场,支持“各方开展多种对话”“推进政治解决半岛问题”。
文在寅则强调要解除朝鲜半岛的冷战构造,实现世界和平。
韩国媒体认为,三国都为多大程度反映出自己立场而进行激烈的心理战。
《金融时报》解读说,中日韩的根本立场没有变化:日本的强硬路线、中国希望保持其影响力,韩国渴望和平条约。
这也体现在最终的共同声明中:当天中午11时15分结束的会谈,直到深夜11时50分共同声明才迟迟到来。此前起草声明时,日方本要求在声明中写入“全面的、可查证且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但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为避免第三国介入美朝无核化事务影响谈判,最终CVID并未写入其中。
即便有分歧,但三国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推动外交和政治解决,努力实现半岛局势和平发展的决心是高度一致的。
据日媒披露共同声明迟迟未发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关于历史问题的表述:日方将2015年写入中日韩共同声明的“正视历史”改为“我们重申三国之间有着过去的历史和长久未来”,但在争取中国政府理解和同意上花费了些时间。
如何在经贸领域加强合作,是中日韩峰会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2017年,中日韩经济总量达到18.4万亿美元,在全球的占比超过23%,逼近欧盟整体水平,在世界经济版图中成为重要一极。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特朗普强硬的外交路线使中日韩关系出现缓和,这让美国更难以单独争取其中任何一国的让步,而且还可能促成一项亚洲贸易协议。
会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提议搭建“中日韩+X合作模式”,在产能合作、减贫、灾害管理、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联合项目。安倍则表示:“中日韩在基础设施的合作已达成一致。”
备受关注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交涉也在加速中。
“中日韩FTA对世界的意义十分重大。”日本经济学家、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ITI)主任研究员江原规由向《凤凰周刊》评价说,“我关注的是,中国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对FTA的参与度能有多大?”
“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教授王生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美国对中日韩的经济合作(应该)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最起码也应是中立态度,不要设障碍,在海洋领土主权纠纷上不要选边站队,不要激化彼此的双边矛盾。”
不过,东亚力量要想制约特朗普的贸易单边主义恐怕还要加以时日。
朱锋认为,“中日韩三国的战略信任仍在恢复中,不要对能够迅速实现合作抱持太乐观的心态。”
中日合作开启实质进程
为了避免海空意外事件,中日双方还就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协议,这也是此次李克强访日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
实际上,海空联络机制早在2年前就恢复了。
2015年,中日两国防务部门进行磋商,中方还提议将机制名称由“海上联络机制”更改为“海空联络机制”,并达成四点共识。
“这一次的签署使得海空联络机制能够真正为两国管控分歧,避免直接事故性冲突,化解紧张局势提供便利。”朱锋解释说,建立热线、海上执法力量进行定期沟通,对缓和钓鱼岛争端也有建设性作用。“这些是中日关系改善中实实在在的内容。”
不过,日方原本主张将钓鱼岛的领海领空排除在外,中方认为若将其排除等于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最终选择“模糊解决”。
“海空联络机制像是一个技术安排,避免船只、飞机经过时发生事故,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在东海发生冲突。”北京大学日本问题专家梁云祥向《凤凰周刊》解释说,海空联络机制的关键是适用范围的问题:“到底哪个海域?经纬度多少?是双方常年谈不拢的核心问题。”
一向敏感的钓鱼岛问题能在何种程度上得以缓和?
“这或许成为日后的焦点,但此次中日采取的对策仍是暧昧化的表达。”梁云祥说:“模糊化和解,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在中日关系历史上并不新鲜。”
相比于敏感的安全议题,经济上合作备受瞩目。
“我在同日本经济界人士的接触中得知,不少日本企业愿分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广阔机遇。”李克强还未飞抵东京,就迫不及待在其署名文章中提及“一带一路”。
今年4月,在与到访的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会谈时,安倍晋三专门表示,“期待‘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有利于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只不过,这番表态似乎来得有点迟。
此次拟设立的“官民协议会”,作为中日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的具体行动之一,初衷是为两国更好在第三国合作推进更多经济产业项目。
在4月末举行的第四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中日双方就建立官民并举的交流平台并研究具体的合作项目达成共识。目前双方团队正就此进行详细讨论。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事项的备忘录》。
“官民协议会是中日双方进行信息共享、探讨第三国合作课题的平台。”江原规由告诉《凤凰周刊》,特别在基建项目上,日本认为自己虽然有高品质的环保技术,但零部件生产价格过高,面对国际竞争较为吃亏。5月3月,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副行长前田匡史向泰国提案:中日企业可共同承接泰国高铁项目。
“中日一直在第三国的高铁项目上比贷款优惠,互相竞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梁云祥说,未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上可以改善恶性竞争,开展合作。
但他也提醒说,“日本政府虽表示愿意参与,但(他们)是有条件的,他们会考察项目的透明性、辨别政治因素、财政上是不是有利可图……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会愿意参与。”
朱锋也认为不会立刻有实质改变:“只是口头表达得多一点。”
江原规由则提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华日企已经很深入地观察着中国市场的动向了。
“未来在华日本企业如何与中国企业合作,一起从中国走出去,在第三国开展合作?这恐怕是接下来值得期待和关注的议题。”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并未消除对中国“一带一路”的顾虑。
《日本经济新闻》洞察到,日本经济界发现的是“一带一路”在高科技的商机,而经济产业省则在意承担安全保障的港湾和铁路事业是否受到威胁。
日本《读卖新闻》也在最近的文章中指出,日本政府并未完全摒弃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负面想法,仍觉得中国的“一带一路”是用来“扩大霸权”的。此外,日方还对其中一些“不透明的合作机制”存疑。
此次访问中,两国部长级官员签署了10项合作文件,包括海空紧急联络机制、日中社会保障协定、日中联合拍摄制作电影、中日探讨地震灾区农产品恢复向中国进口备忘录、日中扩大经济合作等协议和备忘录。
中方还给予日本2000亿元RQFII额度以支持日本金融机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其中社会保障协定也可让约47万在日华人受益:在日工作5年内的中国人如在中国加入养老金,可不被强制支付日本养老金。
针对李克强特意提及的加强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张季风说:“我们想要从美国得到的东西而美国不给的,我们都可以从日本得到。”
在中美发生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显得尤为关键。
美国在贸易领域对中国单边发起制裁,对盟国日本也没有客气:钢铝进口同样征收高额关税。
安倍早前的访美之旅可谓无功而返,日美虽然一向强调政治安全上的紧密联系,经济上的纷争却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日本清楚,政治安全关系上美国的角色当然重要,但就经济来说,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同样不可或缺。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断了八年,这期间,中国的经济体量变化惊人。中国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日本的三倍。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和静钧分析,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一度走下坡路的中日双方贸易总额也在近年开始恢复,回到3000亿美元的高位。
这次经济高层对话一经宣布,东京日经指数立即上扬。“要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日方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尤为明显。
虽然经济层面保持稳定,但涉及具体问题,两国分歧依然存在。
《日本经济新闻》披露,4月进行的中日高级别经济对话上,知识产权和钢铁过剩问题上双方久未谈拢,各执一词。
“日方提起了钢铁问题,强调有必要应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本外长河野太郎在4月16日的会谈后如此表示。
中日年内或迎来领导人互访
距离2011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日出席中日韩峰会,已过去八年,期间两国经历了起伏波折的岁月。
2010年到2013年是最为恶化的阶段,到了2014年开始逐步改善。同年11月,习近平应约与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安倍会面,并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之后几年间,两国领导人在全球诸多峰会场合会面,但正式访问久未提上日程。
步伐加快从2017年开始。同年5月北京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过去一直对此处于观望态度的日本派出政界“大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出席,并释放出可以合作的信号。
从那之后,中日双方不断释放善意:“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招待会”在京举办,前众议院议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等人出席并致辞;安倍出席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国庆65周年招待会并致辞;习近平在越南岘港会见安倍;日本派出规模最大企业经济代表团访华;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访华;日本歌舞伎大师来华揭开“中日文化纪念活动”序幕;《你的名字》等日本电影不断进入中国……
今年以来,中日回暖的步伐不断提速:1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华,与李克强见面,并举行中日外长会谈;王毅也于不久前结束访日,时隔9年实现两国外长互访;李克强访日前夕,安倍内阁文部科学大臣林芳正带队访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栗战书举行会谈。
“回首以往日中关系及中国发展的历程,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想象。”4月26日,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在大使官邸举办的春季交流会上感慨说:“当前,两国关系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改善的坡道。”他还透露,安倍晋三和习近平将很快实现互访。
作为日本的“三步走”政策,随着李克强出席中日韩峰会以及访日活动,将推动安倍年内的正式访华以及习近平明年的首次访日。此次李克强正式向安倍发出访华邀请,安倍回复说“希望年内访问中国”。
安倍的构想最终是否成为现实?“取决于日方能否‘重温条约精神、处理好历史等敏感问题、妥善管控分歧’,能否在‘政治上讲信用、行动上守规矩’,让中方相信日方‘言而有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蔡亮如此评论。
“考虑安倍政权目前遭遇一些国内问题,互访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吧。”梁云祥说,9月将迎来自民党总裁选举,如果安倍胜选,他的首相任期将至少延长到2021年初。“那个时候互访的话,会让中日关系更加顺畅。”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