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在家精心泡制的药酒,可能会喝死人
2018/05/08 | 作者 闫如意 郭美丽
摘要:药酒爱好者们的泡酒配方里,经常出现一些可怕的剧毒物,稍有不慎,就可能丧命。
重庆的任先生,原本好好过着生日,吃着饭菜喝着珍藏的自制药酒,突然就有宾客开始呕吐,紧接着15人被送进了医院抢救。
截止目前,送医的15人中,有6人病情相对稳定,4人正在抢救,另有包括任先生本人在内的5人,抢救无效死亡。
好好一场生日宴,硬生生变成了葬礼。
重庆市卫计委组织了11名专家参与抢救工作,还从云南请来了一名治疗药酒中毒的专家,最终确认了中毒原因:
任先生的自制药酒中,加入了一味名叫“雪上一支蒿”的中药。
这种名为“雪上一支蒿”的中药材是短柄乌头的块根,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二者均为有机剧毒物。
乌头类生物碱对迷走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更有兴奋和麻痹感觉及运动神经末梢的作用,使人全身麻木,有束缚感。
这类生物碱还能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窦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最后造成心室颤动以及停搏。
乌头类生物碱毒性表达
乌头碱的毒性极强,为A级有机剧毒物,口服0.2mg即可中毒,3-5mg即可致死。
相比之下,众所周知的剧毒无机物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口服致死量是100-200mg;
在侦探小说中常用作“杀人利器”的氰化钾,致死剂量是50-200mg。
乌头碱比两者的毒性都要大得多。
乌头碱在西方传统里常作为完美谋杀毒药,被称作“毒药女王”,含乌头碱的药材在欧美及马来西亚都早已被严格禁止使用。
但由于乌头碱有免疫抑制作用,外用有镇痛作用,这类药材在国内并未被禁用,民间更是多忽略其毒性。
一份含乌头碱的药材,配上高度白酒,泡制成药酒,在民间的药酒偏方中,这一杯药酒下肚,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即使没有病痛,药酒也都能养生。
但却没料到,这满含乌头碱的一杯酒下肚,能要了人的命。
药酒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会致命,文章开头的任先生不是第一个命丧乌头碱药酒的人,乌头碱也不是唯一致命的药酒成分。
国人到底有多喜欢自制药酒
药酒作为养生食疗界的信仰之一,因其鼓吹的滋阴补肾,强生健体等功效,被很多人推崇备至。
在中国,一千个人的家里,就有一千种自制药酒。
家家户户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酿酒心得,实在不精此道的人,也会心有不甘地托当地某知名酿酒人,酿上一缸传家药酒。
而追溯这些药酒的酿酒配方,就会发现,其中不仅有某些中医传授的配方,家中长辈传承的秘方,亲朋好友提点的技巧,更多的,是酿酒人自己的琢磨。
每一个酿酒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中医知识,不断对配方进行加工和改良,对中药进行着大胆的使用和创新。
以形补形,以毒攻毒,将所有“大补”的药物泡成一缸镇宅之酒。
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被主人请出来,做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
以形补形,以毒攻毒的传家药酒。图片来源王富贵
在自制药酒中,除了常见的“以形补形”的动物生殖器,传统中药中的“五毒”,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蜘蛛)也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明星产品。
而其中每家药酒里都要泡上一两条毒蛇。虽然蛇毒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绝大多数蛇毒食用后会被消化系统分解。但即便如此,用毒蛇泡酒依然不安全。
有资料表明,蛇携带沙门菌率达50%,蛇胆带菌率则更多,既使用40°的白酒浸泡蛇胆半小时后,沙门菌仍未见抑制和减少。
关于蛇胆酒可能中毒的报道。
蛇胆虽是一味中药,但药用蛇胆的来源、炮制方式、服用方法和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生蛇胆内含有许多由肝脏输出的有毒物质,甚至还有不少寄生虫。只有用高浓度酒、长时间浸泡鲜蛇胆,才有可能杀死寄生虫。
如果喝了没有经过严格加工处理的蛇和蛇胆酒,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伤寒、副伤寒、寄生虫感染等疾病,严重的会诱发肝、肾功能衰竭。
蝎子泡酒,图片源于网络
除了动物本身可能携带大量的寄生虫和病菌,其原本携带的毒素,也无法如一些药酒爱好者所期待的那样,达到“以毒攻毒”的功效。
国内医学科普交流平台丁香医生的报道中,就提到过,蝎子、苦胆之类的东西,本身就有毒,而且毒性并不会被酒所「化解」,也不能去化解人体内的另一种毒。
而这些药酒鼓吹的神奇作用,到目前为止,虽经药酒爱好者们的不懈努力,但仍没有找到任何科学证据。
但科学并没有办法阻止国人自酿药酒的热情。在药酒爱好者们眼中,天地万物,都能入酒,并且“大补”。
幼鼠泡酒,滋阴补肾,图片源于网络
蜜蜂泡酒,图片源于网络
没有什么,是一缸药酒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论病患有什么需求,都有对应的药材入酒。
自制药酒配方教学书。
除了实体售卖的书籍,互联网上还能看到更多的自制药酒配方指导。
自制药酒配方
而这些随处可见的药酒配方,任意添加中药,对药酒功效肆意夸大,全靠空口白话。
而在“五加二仙酒”中,唯一提到的注意饮用事项,是口干舌红者忌服。
这种药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淫羊藿。在2015年的《中国肝脏病杂志》中就提到,淫羊藿导致乙肝携带者发生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病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明确指出口服何首乌或何首乌制剂均有引起肝损伤的可能。
但在自制药酒界,何首乌,依然是当仁不让的酿酒宠儿。
而何首乌还只是有毒中药材滥用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中药,正在通过药酒,侵害着人们的身体。
这些常见的中药材有毒,泡酒也不行!
常见的中药材中,不少都具有极强的毒性。
而这些毒性很强的中药材,总是常见于各种药酒中。不少人认为:药有毒性,入了酒就可以被中和;是药三分毒,但药酒却可以随便喝。
药酒,本身是在提炼工艺不发达的古代,用酒精萃取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方式。酒精自身不具备中和任何毒性的功能。
而药酒起作用的前提是,药材中含有有效成分,并且这些成分可溶于酒精。
药酒的功效完全来自于萃取的药材。在配置药酒时,药性和剂量需要慎重考虑。但绝大多数人泡药酒时完全不知药性,不问剂量,甚至在酒中加入了不能入口的有毒药材。
此外,以现代发达的加工工艺,完全可以提炼有效成分制成药剂,并不需要通过低效甚至无效的酒精萃取方式。
泡入水果,改善了风味,图个好喝尚可,但试图以其滋补身体,治疗病痛,那不如就医吃药。
毕竟,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一类致癌物。
适量饮酒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已经被证伪,只不过是之前研究设计缺陷和其他偏差导致的假象,即使是所谓的“适量”饮酒,也会增加心房颤动和肝损坏的风险。
多喝一分,便多往癌症走近一步。小酌怡情也伤身。
参考文献:
王洪云,左爱学,孙赟,饶高雄.东川雪上一支蒿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324-4328.
杨苗苗,杨霖,李孝栋.乌头安全有效性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J].药学研究,2018,37(03):125-133+155.
陈忠前.砒霜治疗用量及中毒反应之我见[J].陕西中医,1992(06):277-278.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