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兰兰性侵案疑云
6大疑点悬而未决,这一次,不要被善良冲昏头脑
2018/02/07 | 作者 王木木
摘要:无论是全家人轮奸幼女的《狗镇》,还是少女诬告全家人的《狩猎》,都是一场悲剧,也都超出了善良人们的认知。
这几天,一桩10年前的旧案,引起舆论大哗。
一个女孩,从7岁开始,就遭到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班主任、村邻等十多人强奸、轮奸,时间长达七年之久。
母亲、奶奶知道以后,不仅没有保护她,反而为施暴者提供帮助。母亲甚至在别人试图和女孩发生性关系时,表示“玩玩得收钱”,向每人收取了50元钱。
这个令人心疼的女孩就是汤兰兰。
2008年,在寄宿家庭干爸、干妈的帮助下,14岁的汤兰兰向黑龙江五大连池警方手写了一封检举信,控诉全村人的恶行。
汤兰兰的举报信
汤兰兰共指控40多人参与了性侵,被恶劣的案情所震惊,当地公安机关迅速立案,当月逮捕16人,而这个小村子总共也只有60多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男人涉案。
最终,法院的判决书中认定了8起犯罪事实,包括汤兰兰父母在内的11人获罪,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
判决书
判决书中,对众人罪行的描述,可谓触目惊心。这一堪比《熔炉》和《狗镇》剧情的集体罪行,即便在10年后读来,仍令人不寒而栗,也难怪近日网民们群情激奋。
韩国电影《熔炉》讲述了某听觉障碍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长达5年时间里,对学生们实施了程度不一的性暴力,以及各种虐待。
电影《狗镇》中,一名少女只身逃入狗镇,不幸成为全镇人发泄和欺辱的对象。
随着案件的审理结束,参与对汤兰兰施暴的人一一入狱。
案子本应该到此就结束了,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受害者也改名换姓重新开始生活。
可10年后的今天,随着部分涉案人员刑满释放,这个案子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掀起了轩然大波。
疑点重重的集体强奸案究竟谁在撒谎?
2017年6月,汤兰兰的母亲万秀玲刑满释放,开始寻找女儿,并表示自己对当年女儿检举的事实一无所知,自己和丈夫都是被冤枉的。
据媒体报道,汤兰兰的姑父刘长海当年被“零口供”定罪,至今拒绝减刑,坚持申诉。
2010年10月一审判决下达时,11名被告人就曾集体上诉,均否认全部犯罪事实。
是死不悔改还是真的蒙冤?原本清晰的案情一下子变得迷雾重重,网友们也争议纷纷。
澎湃新闻因为在一篇报道中,涉及了汤兰兰的部分个人信息,并发出“寻找汤兰兰”的呼吁,而饱受诟病。
有网友表示,寻找汤兰兰是个阴谋,是一群不知悔改的犯罪分子,出狱后要寻找当年的受害人,向其报复。
甚至有人激动表示,“就这个案子而言,我是支持刑讯逼供的,不怕冤枉一个好人,就怕放过一个畜生”。
网友们争议不少,但就案子本身来看,汤兰兰一案确实存在不少可疑之处。
1. 促成汤兰兰举报的导火索,“怀孕”一事,存在矛盾。2008年10月初,汤兰兰给母亲致电说自己怀孕了,孩子是父亲的。
万秀玲赶到汤兰兰寄宿的王凤朝家,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李忠云塞给万秀玲一张显示怀孕的B超单,并表示已经带孩子去堕了胎。
然而卷宗里,除了李忠云塞给万秀玲的那张显示已孕的B超单外,还有另一张显示未孕的B超单。这两份B超单均为龙镇农场职工医院出具,报告日期均为2008年3月31日,检查医师也是同一人,结果却截然相反。
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中表示“不能排除有妊娠后流产、引产史”,但据警方询问笔录显示,李忠云在接受询问时又否认查出了怀孕,也否认带汤兰兰做过流产。在此后的一审判决及二审裁定中,均未再提及“怀孕”情节。
2. 由于报案时离案发已经过去了很久,无法采集精液以及DNA样本,汤兰兰案的判决依据是受害人陈述和被告人供述。
羁押期间,汤兰兰的爷爷在看守所内死亡,死亡鉴定书中表示其大量吐血,送医后抢救无效。 被告人在一审时也当堂翻供,表示自己遭到了刑讯逼供。但派出所出具证明表示被告人并无外伤,公安人员也表示被告人并未遭受刑讯逼供。
3. 判决书认定的26项证据中,前8项证言是与本案无关的羁押人员的证词,当时他们与被告人同监舍,证词中表示他们听到被告人相互串供,并且描述犯罪事实。
新京报随后的报道中采访了当时同监舍的羁押人员,对方却表示:“我压根也没给谁做过证”,“人家给你写完了材料,让你签字”,“我啥也没听见……但他们说作证算立功,能减轻量刑,从轻处罚”。
4. 提交证据时,有至少三名村民证明汤兰兰的邻居梁利权在外打工,不具有作案时间,但是这一证言未被采信,梁利权最终因强奸罪和嫖宿幼女罪而获刑13年。
5. 2008年十月底,汤兰兰曾经给姑姑刘桂英致电,在电话中表示刘桂英的丈夫和弟弟也曾“祸害”过她,并向刘桂英索取每年3000元的学费。后又改口,说1万元一次性给清,就不告姑父。
6. 2009年12月,开庭3日以后,黑河市人民检察院曾以“事实证据发生变化”为由,申请撤回起诉,被告人刘万有等不服,坚持审判。
2010年6月4日,省高院核准撤诉。6月21日,黑河人民检察院再次提起公诉,起诉书中并无新增证据。这次,黑河中院作出有罪判决。
性侵不可原谅也要提防诬告
在当下的中国,性侵案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大学教授性侵多名学生、家教多次性侵高二学生、红黄蓝幼儿园里的“爷爷医生、叔叔医生”脱光衣服检查幼儿身体、港星蓝洁瑛指控曾志伟性侵、好莱坞大佬性侵多名女星……
有的事件尘埃落定,恶人伏法;有的事件则定性为诬告,系当事人编造。
当诬告性侵坐实之后,一些网友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骗谁呢?”“捏造自己或家人受性侵,图啥啊?”
从之前谈性色变的年代,到现在越来越多受过侵害的人能勇敢站出来。毫无疑问,这是社会的进步。
但与此同时,诬告性侵的案例也确实存在。
被诬告性侵的类似案例
如果不幸成为被诬告性侵的那一方,只要确实发生过性行为,无论当时是不是你情我愿,只要对方咬定了“非自愿”,那么自证清白一事,将会无比艰难。
诬告构陷往往为人不齿。但很少有人相信,“诬告他人性侵自己”这种看上去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并非天方夜谭。
有时候,诬告者的恶意,是没有来由的。
17岁的美国黑人少年布莱恩(Brain Banks)曾是个橄榄球天才运动员,他被南加州大学的球队总教练钦点,希望他入学,为学校球队效力。
正当布莱恩一步步靠近他的“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梦时,一切急转直下,他认识的一名女同学(Wanetta Gibson)指控他强奸自己。
尽管根本没有直接证据,布莱恩本人也一直在否认整件事情,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买账。
连律师都说,以布莱恩的体型、种族(黑人)、年龄和原告的证词,很有可能被判40年有期徒刑甚至更长。相比之下,还不如自己认罪,以求得减刑。
最终,17岁的布莱恩无奈认罪,在监狱里度过了摸不到橄榄球的5年漫长时光。
而那名控告他的女同学,空手套到了150万美元的赔偿金。
出狱后的布莱恩,无法继续上学,找不到工作,职业橄榄球员之梦更是遥不可及。
极具戏剧性地是,几年后,当年诬告他的女同学重新联系到了布莱恩,坦白当年一切都是自己编的,只是想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而已。不过,即使自己的谎言让曾经的校园风云人物混得这么惨,她也不准备说出真相。
幸好,被她坑过一回的布莱恩留了一手。
他把这次通话偷偷录了下来,成功为自己平反。只是,布莱恩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运动少年。
与布莱恩一样因为性侵诬告而备受困扰的,还有迈克尔·杰克逊。但他没有布莱恩那么幸运,他要的清白,来得太迟。
作为一代流行天王,杰克逊留给世人的不止音乐宝藏,还有逃不开的流言蜚语,比如对他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猥亵男童事件。
1993年,杰克逊邀请了一些人到家里玩,其中就有12岁的男孩钱德勒和他的父亲。后来,钱德勒的爸爸逼孩子指证杰克逊性侵,以索取巨额赔偿。
当年的媒体报道。“迈克尔抱住我,然后亲了我”
警察介入后发现,所有的证据只有孩子的口供。但舆论已经脱离控制。
杰克逊最后选择用2330万美元庭外和解,在这份协定里,杰克逊否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
直到杰克逊去世,当年那个12岁的小钱德勒才说出实情:我从未想过要撒谎并毁坏杰克逊的名誉,但我爸爸为了钱让我撒谎。
然而,那个最应该听他忏悔的人,却永远听不到了。
善良的你请别急于站队
像迈克尔·杰克逊这样,因为卷入性侵丑闻,而一辈子甩不掉标签和阴影的,大有人在。
著名电影《狩猎》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
老好人卢卡斯,因为一个女童的几句不实之言,一夜间变成了把魔爪伸向孩子、被整个小镇唾弃的色魔。
见到朋友与其妻子忙着吵架,卢卡斯主动送他们的女儿卡拉上下学
刚开始,小镇的一切温暖宁静。
高大善良,个性温和的卢卡斯在托儿所工作,经常接送朋友的女儿卡拉上托儿所。
一来一往,女孩卡拉渐渐有了一些幼稚而单纯的示好举动。比如,她包了一个心型小礼物,塞到卢卡斯的包里。
比如,看到卢卡斯躺在垫子上,跟别的小朋友玩“装死人”的游戏时,卡拉跑过去亲了他一口,嘴对嘴的那种。
卢卡斯把卡拉叫到一边,说,这种心型小礼物你送给同学或者妈妈吧。卡拉不承认是自己送的,肯定是别人在恶作剧。
卢卡斯又严肃地说,亲吻只能限于你跟爸爸妈妈之间。而卡拉依旧执拗地重复着“这不是我的”“你撒谎”。
当天晚上,卡拉对园长说,我不喜欢卢卡斯,他又笨又丑,还有小鸡鸡。
园长被逗笑了,说,每个男人都有的,你爸爸也有。
然后卡拉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也是卢卡斯无妄之罪的开端:他的是硬的,像木棍一样。
瞬间,园长的表情凝固了。
卡拉接着掏出那个心形的小礼物,说,他送我这个,但我不想要。
卡拉的两句话,把卢卡斯的整个人生推向了深渊边缘。
卢卡斯的好友(也就是卡拉的父亲)怒了,卢卡斯新交的女友怀疑他是个变态,想跟朋友们解释情况的卢卡斯遭到好友的一致驱逐……不光是熟人疏离他,整个小镇都在背后指着他窃窃私语。
看到爸爸对着卢卡斯大吼大叫,无措的卡拉对妈妈坦白,说卢卡斯什么都没做过。
但妈妈却坚持认为,卡拉受到重创,所以选择性地想要否认这一切。
之后,被逮捕的卢卡斯被无罪释放,他拥抱着儿子,像重回世界般松了一口气。
警方还给了他清白,但其他人并没有。他们用凌冽的眼神、绝情的态度继续“审判”着卢卡斯。
比如,卢卡斯家的窗户突然被人用大石头击碎,他和儿子跑出去却发现,自家狗狗被人残忍地勒死。
比如,卢卡斯在平安夜这天去超市买东西。上一秒和善地对其他顾客说“圣诞快乐”的工作人员,面对卢卡斯直接吼出“不卖”“快滚”。
随后,不愿离开的卢卡斯被超市员工殴打一顿后,扔出了超市,满脸是血,委屈地走在街上,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
当晚,在所有人诧异的注视下,卢卡斯来到平安夜的教堂。
孩子们圣洁的歌声响起,卢卡斯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一年后,小镇看似恢复了最初的平静,当初被唾弃欺负的卢卡斯,好像也重新被人群接纳。
但是当卢卡斯带着儿子在林中狩猎时,一枪突然冲他打了过来。他回头急切地想找扣响扳机的人,却只看到一个逆光的身影,面目模糊不清。
电影到了这里戛然而止,没有揭开开枪人的面目。
即使有再多的证据证明卢卡斯的清白,又能怎样?人们关于他的记忆和印象,永远与“性侵者”联系在了一起,说不定还会想“他就是有罪,只是把柄没被发现”,或者“他肯定串通了警察”。
无论这一枪是警告还是驱逐,卢卡斯以及和他有同样遭遇的人的后半生,都将因为莫须有的性侵诬告,被置于狩猎场的中心,任人瞄准。
善良的大众倾向于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弱势的一方总是更易博得同情。而有些恶意诬告他人的人,正是利用了大众情绪。
在我国,也有一位被大众舆论“审判”了50年之久的老人汪康夫。
50多年前,担任小学语文老师的他突然被逮捕,法院以强奸2名女学生,猥亵十名女生的理由,判他10年有期徒刑。
汪老回忆出狱后的生活说,“强奸犯”的帽子跟了他50年,每天都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不仅经常要躲避村民,连自己的下一代都受到牵连无法上大学。
汪康夫老人
50年后,古稀之年的汪老脱下了“强奸犯”的名头,迎来了清白,却让人高兴不起来。
因为汪老在最好的年纪,突遭莫须有的性侵指控,锒铛入狱;在本该为事业奋斗的中年,他为了躲避人群,只敢把自己关在家里;在本可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还在向当地法院写信申诉,想要自证清白。
民风淳朴的村子,唯独对他冷漠鄙夷。
等待真相别让善良抢了理智的戏
回归汤兰兰案,在更多的信息披露之前,人们无法知道,10年前这个小村子里究竟发生过什么。
是性侵还是诬告,又或者二者兼有?每一种可能性都存在。
一方面,性侵案件存在取证困难,证据难以保存等困境,如果强奸案确实发生了,留给汤兰兰的,是一生也无法抚平的伤害;
另一方面,由于主要依靠口供定罪,也给案件留下了诸多疑点,如果确有冤情,那么这个小村庄里,十几个人的人生就此被毁,无论如何也不该让他们继续背负强奸犯的骂名。
基于对案情的不同看法,网络上人们各自站队,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因为,我们都希望施暴者受到惩罚,我们也都希望无辜者不被冤枉。
但和一场网络上的争论不同的是,这件案子最后的结局,恐怕不会有胜利可言。要么我们收获一个轮奸幼女的病态乡村,要么我们收获一个满嘴谎言、陷害亲人的恶毒女孩。
无论是全家人轮奸幼女的《狗镇》,还是少女诬告全家人的《狩猎》,都是一场悲剧,也都超出了善良人们的认知。
善良让一些人不愿相信,女孩的父母亲人能够干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善良也让另一些人不愿相信,单纯的少女会把自己的亲人、村邻全都诬告一遍。
但善良并不等于真相。
只有通过扎实的证据和冷静的分析,才可能对10年前的案情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
对群情激愤的网友而言,在此之前,还请静待真相,不必着急诅咒,也不必着急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