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萝卜招聘”该收手了!
2024/10/01 | 作者 周兼明
上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从通知看,两部门对招聘程序公开、岗位条件设置和资格审查、考试命题及面试等环节都做了明确的改进和要求,规范了事业单位招聘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不得借“人才引进”等名义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规定搞“绕道进人”;不得设置歧视性、指向性以及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坚决防止“萝卜招聘”、“因人画像”等问题……
公开招聘一直是事业单位择优进人的主要途径,事关应聘人员的平等就业权益。然而近年来,总有些地方打着公平的幌子,实质上搞的却是“萝卜招聘”“因人画像”的暗箱手法。所谓“萝卜招聘”,就是为有关系的候选人“量身定制”招聘条件或职位,从而助其成功“上位”。
不久前,河南就曝出“汝州市疾控中心41名工作人员遭清退”的消息。报道显示,此次招聘就有“萝卜招聘”特征,其报考资格条件有“在汝州市参加过疫情防控、在县级疾控部门工作5年、大专以上学历、预防医学相近专业等”,此条件针对的就是应聘者中28名汝州市疾控中心原非在编职工。如不放宽报考条件,这些人可能连参加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次招聘违规,当地政府从维护招聘公平出发,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同时将招聘结果作废。
可见“萝卜招聘”现象,在某些地方成了事业单位招聘的“潜规则”。故而两部门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综合分析研判岗位职责要求和近几年招聘情况等,明确招聘岗位类别和等级,科学设置学历学位、学科专业、年龄、工作年限等条件,不得设置歧视性、指向性以及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
之所以要求“科学设置学历学位、学科专业等条件”,就是要求招聘条件与岗位设置匹配,这是对事业单位岗位与职责的基本要求,否则就有“因人画像”的可能。不久前贵州烟草局某单位在今年一次招聘中,就曝出一个奇怪要求,2个客户经理岗位的招聘要求是体育相关专业,备注还有“足球、篮球国家级二级运动员优先”的提示,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认为,烟草岗位客户经理是管理岗位,正常工作应当与销售、客户沟通等有关,与体育并不搭边,为何要求体育特长生呢?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这个招聘要求,认为内有猫腻,这个“优先”后期招聘会派上大用场。招聘单位面对媒体采访,并无正面回应,而是要求对方带证件来单位采访,以一副“能奈我何”的态度应对质疑。
所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不得自行制定面向特定人员的专项招聘、加分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不得随意扩大国家规定的倾斜政策范围。这些要求无疑都是有针对性的,可见“因人画像”“萝卜招聘”在事业单位招聘中的普遍。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规范,不仅事关应聘者的就业公平,也会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比起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有各类主体,在程序上各不相同,更易引起民众对“公开公平公正”的质疑。因此,通知要求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组织方式,坚持地方、部门统一组织与事业单位自主组织相结合,防止和解决招聘工作过于分散带来的问题。无论是分层级统一组织,还是分类别统一组织,“公开招聘工作的统筹”都尤为重要,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组织成本和考试安全风险,也能提高招聘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几率。
既然已经下发通知,那些被民众质疑有“因人画像”“萝卜招聘”嫌疑的招聘事件,就应当如“汝州市疾控中心招聘事件”一样,公开回应民众的质疑,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规范明确的回应与追究机制,这样通知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地。
对民众质疑的招聘事件的及时回应,直接关系到民众对相关制度是否真正被执行的切身感受。如果民众质疑的事件总是不了了之,必然引起民众对事业单位招聘制度是否规范的总体质疑,也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看到,通知对回应民众质疑也提出了要求:对于反映公开招聘工作的信访举报等,要按照权限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向举报人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和典型案例及时进行通报。
要确保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规范,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体系很重要。通知要求,应聘人员与招聘单位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的,应当要求在报名时主动报告,其中与领导人员有亲属关系的要从严审核把关,切实防范“近亲繁殖”问题。这些要求如何在各地被真正执行,仍需各地出台相关的监督实施细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切断“萝卜招聘”“近亲繁殖”的“黑色通道”,将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给予所有应聘者。
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整体方向是精简机构、精减编制。只有进一步让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更为规范公平,才能招聘到有价值的人才,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匹配,让精简机构的精神真正得以落实,否则极可能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