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对文化的致敬,从博物馆开始
2024/10/22 | 作者 吴月
走进博物馆,于方寸之间尽览历史文化。博物馆内静默的文物,以它们独有的坦诚,再现着最真实的过去。
作为一个地域标志性文化符号,博物馆记录着城市的文脉与基因,亦成为精神文化消费和直接体验的重要场所。
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打卡”博物馆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人们纷纷走进博物馆,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文化宝藏。
目前,我国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总数高达6565家,排名世界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
博物馆,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一个城市的文明高度。
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一座城市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致敬。
历史在这里折叠,文化在这里传承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内涵与外在形象。
这里是南京,文化的力量无处不在,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它渗透进每一块砖瓦,每一条街巷,于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城市风貌,涵养这座城市特有的文雅与从容。
文化对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天下文枢”的美誉到“世界文学之都”的桂冠,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见证着南京文脉的昌盛绵延,彰显着南京文化的自信繁荣。
“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南京的博物馆称赞道。
南京市博物馆
文化价值是彰显博物馆个性和功能的关键所在,它们不仅收藏着历史,更能使受众与博物馆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南京积极探索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以文物为媒介,让历史发声,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城”。目前,南京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已达81座,从宏伟壮观的综合型博物馆,到隐藏于街头巷尾、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始终保持着高涨的人气和极高的流量。
流量,虽是时下的热门词汇,但在南京的博物馆里,它更多地代表了人们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备受瞩目的“顶流”南京博物院,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历史根源可追溯至1933年。这座殿堂级的博物馆,珍藏着超过43万件文物,从全国性的瑰宝到江苏地域的特色,从宫廷传世的珍品到考古发掘的奇宝,历朝历代,均有珍品佳作。青铜器的古朴、玉石器的温润、陶瓷器的典雅、金银器的璀璨、书画的飘逸……每一品种都自成历史系列,成为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明孝陵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等,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展品,与历史的对话,向文化的致敬,将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了解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辉煌,南京的每一页历史都如此厚重而生动。
南京的特色主题博物馆更是数量众多,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等等,更是从多个角度记录着南京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外,南京的67座高校博物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地球科学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这些高校博物馆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更为公众提供了了解科学、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南京,穿越了历史的风霜雨雪、见证了千年的繁华与沉浮。这里,每一座博物馆,每一间展馆,每一件文物,都以一种近乎神圣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灵魂,让每一个踏入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震撼与感动。
触摸历史的新方式,博物馆里的数字化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任何一件文物最终都可能走向灭失,但数字化可以让藏品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在数字空间里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于是,历史不再遥远,文化触手可及。
南京博物院,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正积极引领数字博物馆的新潮流。通过先进的3D扫描技术,对众多珍贵文物进行精细的数字化建模,让受众可以通过360°旋转、放大细节等方式,全方位地欣赏文物的工艺和美感。
同时,南京博物院还利用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每一件文物建立了详细的数字档案,在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更使广大观众无需亲临现场,便能仿佛置身博物馆,深度探寻文物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及制作工艺等内涵。
南京云锦博物馆将传统云锦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了云锦汉服及现代艺术品等创新产品,不仅让传统的云锦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成功吸引了全球年轻一代的目光。云锦,这一曾经只属于皇家的奢华织物,如今已跨越时空,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桥梁。
而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中脱颖而出。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文博领域的大模型,构建出详尽的知识图谱,同时借助文博领域大模型,研发出智能馆长系统。更引人注目的是,它还是全国首个利用元宇宙技术实现的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空间,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成功复原了数字高清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数字化技术的魔力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传播与互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或身临其境地“走进”古代宫殿,或“穿越”到千年前的日常生活。
德基艺术博物馆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将南京历史上最具代表性、最能代表南京的传世画卷《金陵图》以数字方式“激活”,带领观众一键穿越回1000年前的宋代南京,在数字空间还原宋代居民最真实平凡的日常生活,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全球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观展模式,受众可以沉浸式一览古都南京的繁华与韵味,“走”入画卷,与画中人对话,充分体验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
南京的文化数字化项目,特别是博物馆的数字化,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途径,打造出一张张鲜活的“数字名片”。全国首个城市级博物馆综合服务云平台——“揽博南京”,将南京备案博物馆的资源有效串联,打破原有文博场馆各自分立的壁垒,一站式解决博物馆游客游前、游中、游后需求,实现有用、好用、爱用的文博场馆游览新体验。
数字化不仅为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带来了革新,更在社交平台上促进了受众与文化的深度对话与互动。
南京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紧跟时代步伐,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通过这些平台,博物馆能够分享文物背后的故事,发布即将举行的展览信息,直播展览过程,观众还能参与到各种线上活动中,如线上问答、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展品等等。
受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为文化的参与者、传播者。这种高度的互动性不仅提升了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为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人气。
传统的实体展览受限于场地和时间,而数字化展览则可以随时随地被全球受众访问,这大大拓展了城市文化的市场范围,使其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受众。历史和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同时,数字化还催生了多元化的营收模式。博物馆可以通过线上商店出售独具创意的文创产品,或者提供付费的虚拟展览和在线讲座等服务项目,从而拓宽收入渠道。此外,数字化技术也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有效,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的青睐与支持。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