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破碎拼图中的宋朝宫斗真相
2024/05/15 | 作者 王淼 | 编辑 孙杨
著名宋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吴铮强的新著《官家的心事》,是一部研究两宋宫廷政治的著作。在书中,作者首先点明:“不研究宫廷政治,就读不懂宋史。”盖因两宋三百年间的历史,乃是宫廷政治的集大全者,举凡宫廷斗争的人性黑暗与人事纠葛,宋史可谓无所不备。尽管官修的正史叙述冠冕堂皇,但隐藏在正史背后的真相却往往大相径庭,所以想了解真实的宋史,如何破解宋代的宫廷政治,就显得尤其重要。
有读者将《官家的心事》称作“一本正经的‘八卦’研究”,这种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首先,这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从写作的形式上当得起“一本正经”的称谓;其次,这部著作关注的对象是为宫闱秘史的宫廷政治,从写作的内容上看,又的确不无“八卦”之嫌。而就本书的体例而言,作者实是以通俗的手法重新解读宋朝的历史,同时对各种史料进行反复对比和对照,力求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进而解答宋史中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正所谓“宫禁之事,秘不可闻”,历朝历代的宫闱秘史本来即举不胜举,诸如吕氏称制、巫蛊之祸、隋炀帝夺嫡、玄武门之变……宫廷政治既然被称作“秘史”,自然讳莫如深,这就给后世留下了种种谜团,足以让人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准确认识宋朝,就要像吴教授所说的那样,“把被掩盖的关键重新发掘出来,将其置于破碎的拼图中”,庶几才能拼接出历史的真相。
继位之争
两宋三百年间最著名的继位之争,无疑是发生在宋太祖与宋太宗之间的“斧声烛影”。宋朝从第一代皇帝宋太祖开始,继位问题即迷雾重重。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洛阳祭天事件与赵匡胤之死有着怎样的联系?宋太宗赵光义究竟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杜太后遗命”?正是如此种种的谜团,才使得“斧声烛影”的传说充满了魅惑的色彩。
赵匡胤其人以“黄袍加身”上位,是谓宋太祖,他本人原是一介武夫,却因缘际会地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是江湖好汉,他与鲁智深这个文学形象的渊源,或许并非向壁虚构,但他不谙宫廷斗争,不屑于宫廷与官场的虚伪狡诈,却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赵匡胤做了十七年皇帝,却一直没有确立儿子的皇储地位,甚而两位皇子的政治地位也远远低于皇弟,为赵光义的继位提供了可乘之机。
尽管传说中杜太后临终前留下了“兄终弟及”的遗命,成为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依据,但赵匡胤并非没有为儿子的继位做出过努力。经吴先生考证,洛阳祭天就是赵匡胤传子计划的一部分,却也由此正式拉开了赵匡胤传子与赵光义夺位的生死之争。赵匡胤一方有宋皇后和次子赵德芳,赵光义一方有内侍王继恩和医师程德玄,双方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虽然“斧声烛影”的传说被证明是捕风捉影,但赵匡胤之死及皇位落入赵光义手中却并非突发性事件,而是一个长期政治阴谋的结果。
从赵光义继位之日起,赵匡胤两个儿子的命运即已注定,因为他们都成为官家的隐患,他们每多活一天,就会对赵光义的皇位造成威胁。至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究竟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官方虽然百般掩饰,但依然能够从一些野史笔记中寻找出蛛丝马迹。关键问题在于,赵匡胤两个儿子的死亡,让赵光义定下心来,坐稳了皇位,“兄终弟及”既成事实,政治隐患被彻底排除,赵光义终于消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
后世史家出于对宋朝政治的理想主义期许,将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兄终弟及”粉饰为“尧舜禅让之德”,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存在的。就残酷与激烈的程度来说,宋朝宫廷斗争与历朝历代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夺嫡之争
赵光义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有五个儿子同时封王。按照皇家“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宋太宗赵光义本来应该将长子赵元佐立为太子,但赵元佐却因为与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走得太近,从而遭到赵光义的猜忌。后来在赵廷美落难时,赵元佐又一再出手相救,由此得罪了赵光义宠爱的权臣赵普,赵廷美去世后不久,赵元佐即因“发狂”被剥夺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机会落在了皇次子赵元僖头上。
赵元僖无疑是赵元佐被废最大的受益者,但赵光义并没有将赵元僖立为太子。虽然赵元僖的亲信一再上疏请立太子,但均没有获得赵光义的首肯。赵光义只是抱着审慎的态度观察着几个皇子,在立储之事上左右摇摆。那些上疏请立太子的朝廷重臣也并非自己出面,而是指使亲信去试探皇上的态度,以便左右逢源,留有余地,关键时刻可以丢车保帅。然而,几乎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淳化三年(992)十一月,赵元僖猝亡,赵元僖之死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他显然是与支持他立储的宰执班子一同失势的。
随着赵元僖的早逝,皇三子赵元侃顺理成章地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立储人选。此时已被废为庶人的皇长子赵元佐尚且在世,也依然具有继承皇位的优先权利。据说赵光义曾经就立储人选征询老臣寇准的意见,选择范围并不包括所有皇子,而是特指皇长子和皇三子。
对此,《续资治通鉴长编》作了如是记载:“上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诚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宦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惟陛下择所以副天下之望者。’上俛首久之,屏左右曰:‘元侃可乎?’对曰:‘非臣所知也。’”表面看来,寇准似乎极力避免自己卷入皇储人选的讨论,实际上却等于婉转地认同赵元侃。而随后不久,赵元侃果然立储成功,入主东宫。
通过赵光义的三子夺嫡,可以明显地看出赵光义的态度起到了关键作用,赵元佐的败落与赵元僖的猝亡,均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尽管没有明确的史料来证明,但通过吴先生的层层剖析,真相已然呼之欲出。
在宋太宗立储的过程中,长子赵元佐与次子赵元僖的斗争广为人知,但赵元侃的夺嫡过程已经湮没无闻,盖因赵元侃成功继位,成为宋真宗,而真相也随之被成功者改写,后人再难一窥究竟。
后宫垂帘之争
赵元侃成为宋真宗之后,他唯一的子嗣赵祯毫无异议地被立为太子,并在宋真宗去世之后顺利继位,是为宋仁宗。宋朝的宫廷政治亦由诸子夺嫡演变为后妃生育问题,进而开启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
宋真宗去世之后,宋仁宗以髫龄登基,真正掌握宋朝政权的,乃是宋真宗的皇后刘氏。刘皇后的身世留下了太多的谜团,既与真宗、仁宗两朝后宫生育状况极度混乱的传闻流布相关,亦与皇家的刻意掩饰相关。但刘皇后早在真宗朝即已深度干政,乃至“事多决于后”,到了仁宗朝全面掌握朝廷大权,却是基本清晰的事实。宋仁宗的出生本身就是复杂宫廷斗争的产物,他被刘皇后冒认,却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登基前期也只是刘皇后掌权的工具人而已。
刘皇后在世时对宋仁宗的后宫管制非常严格,刘皇后去世之后,宋仁宗亲政,才开始与尚氏和杨氏两名宫女打得火热,从而引起郭皇后的强烈不满,后宫关系变得极为紧张。有一次,尚氏甚至对郭皇后出言不逊,郭皇后扬手给了尚氏一巴掌,竟然打在挡在前面的宋仁宗的脖子上,以致宋仁宗从此产生了废后的想法。
可知宫廷中鸡毛蒜皮的琐事一点不比民间少,只是两者的不同在于,民间的琐事无关大局,宫廷的琐事却与国事紧密相关,稍有不慎,即极有可能酿成严重的政治事件。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仁宗废郭皇后,次年即立曹氏为皇后,同样不是出自仁宗本人的意愿——郭氏和曹氏的废与立,更像是不受仁宗控制的政治势力强势运作的结果。宋仁宗显然没有意识到,他自以为可以挑选心爱之人立为皇后,结果每一步都受人牵制,各种隐形的势力涉入后宫,都是为了进一步控制皇权。
事实上,皇帝是不可以拥有爱情的,一切都要服从政治的需要,但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个性和好恶,这样就难免出现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时,就会上升至宫廷斗争……
从宋仁宗时期一直到宋室南渡,宋朝先后经历了曹皇后废立英宗,高皇后排挤哲宗定策功臣,向皇后谋立徽宗,以及孟皇后支持高宗等一系列后宫干预朝政的事件。帝后矛盾成为皇太后时代宫廷政治的主要矛盾,帝后冲突则成为彼时宫廷政治的主要特征,是为宋仁宗以后持续而激烈的党争的重要根源。
宋朝宫廷政治给后人留下的矛盾印象
两宋三百年间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极为矛盾的印象:一方面是经济繁华,人口暴涨,另一方面是军事孱弱,列强环伺;一方面成功开创了君臣共享的所谓“君主立宪”的典范,另一方面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君主专制……而如此种种的印象,其实都是盲人摸象,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均是与文献记载中对宋朝历史的诸多关键问题的有意掩盖分不开的。
诚如吴先生所说的那样,宫廷政治原本涉及两种基本的政治制度:一是君主继承制度,二是皇帝制度。前者的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从理论上排除了兄终弟及、兄弟争嫡的必要性,但因为君主绝嗣等各种意料之外的原因,现实的政治运作其实并不能避免君位争夺的爆发。所以宫廷斗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盖因其实质即具备某种不可避免性。
宋朝士大夫曾经自豪地宣称:“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说白了不过是对一种理想政治形态的期许。正像上述举到的部分例证那样,现实中的宋代宫廷政治不仅错综复杂,而且权力斗争异常激烈;不仅因之可以将宋朝的政治史划分为皇帝、皇太后、太上皇与权相四个时期,而且还能从宫廷斗争的视角,进一步理解宋朝政治的派系和党争现象。
可以说正是宋太宗“三子夺嫡”的复杂关系,奠定了北宋政治的基本格局,进而成为北宋党争的重要源头。其间无论是继位之争,还是夺嫡之争与垂帘之争,所围绕的中心均是权力之争:立谁为君,不立谁为君,每个人其实都是站在党派利益的角度上去考虑的。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就是由谁来掌握实际的政治话语权。
到了南宋时期,虽然宋朝的皇位传承终于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世系,但对金作战的主战与主和亦已成为党派斗争的主线。不同派系围绕着这个主线争权夺利,太上皇的势力稍有消减,权臣的势力接踵而至,同样是在党派斗争的此消彼长之中,宋朝的统治才逐渐走向了末路。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