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变革下的国企如何转型
2024/05/15 | 作者 吴月
时代的浪潮汹涌,历史的铁蹄踏过,曾经的常态或许在这不可逆转的过程中变得破碎不堪,而中国国企如同航行于风云变幻之海的战舰,不断迎着风浪前行。
故事的张幕,是时代的更迭,而真正的高潮,则伏笔于国企改革的每一步探索中。“变”是一场思维的更新,是对内外环境不断调适的智慧,“不变”则是对国企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是对社会责任的持续担当。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给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抓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抓牢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京新工集团”)作为这场国企改革的缩影,以探索实践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变局中显机巧而不失稳健,将产业发展延展至更为辽阔的明天,也为中国国企的未来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蓄势:坚守初心 铸就制造业新篇章
成立于2012年的南京新工集团由南京市原十五个工业局多次重组而成。作为市属产业发展平台,南京新工集团始终在南京市经济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南京市国资系统中,用7.5%的资产创造了48%的营收,贡献了16%的利润和15%的税费。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南京新工集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全级次98家企业1011项改革任务,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之列。
南京新工集团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公司治理能力、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跻身“2023中国企业500强”第375位以及“2023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第125位,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高端制造业依靠其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的竞争优势,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极大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和附加值,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南京新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雪根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工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集团持续通过强化供给端、需求端和管理端“三端发力”,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
集团所属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工艺”)自1952年创立以来,以其深厚的工业底蕴和持续的创新力,成为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滚动功能部件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唯一自主可控的零部件。作为国内精密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南京工艺的滚珠丝杠、滚动导轨等主要产品以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赢得了高端客户的青睐。
南京工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高质量完成空间站机械臂关键部件、北斗卫星导轨等研制任务,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自主可控,同时也为国产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提供国产化配套,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南京工艺“5G+智能滑块生产线”的高效运行,替代了传统产线上的工人,完成自动上下料,实现了产品的全自动化加工流程,节省成本超过四分之一。
集团所属南京中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旭电子”)在霍尔传感器产业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推动国产传感器实现进口替代,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旭电子霍尔传感器为国家重点工程如神舟飞船、空间站、嫦娥工程和火星探测等提供配套,荣获多部委联合颁发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先进集体”称号。集团所属南京先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正电子”)的车规水泥电阻器、电力电表用的RJM74S 0204柱状贴装精密金属膜电阻器,均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与此同时,集团通过组团参展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近日,集团所属南京二机齿轮机床有限公司进军海外市场,完成俄罗斯两台磨齿机交付,签订了与白俄罗斯的3000万元订单。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南京新工集团以务实的行动推动高端装备产业的自主可控,通过“卡脖子”技术突破,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成功在新兴高端市场得到客户认可,也得到了国际市场、海外客户的认同,不仅顺应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提升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破局:创新模式 推进新兴产业集聚
新兴产业以颠覆性技术来实现生产力的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南京新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雪根强调,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研究,在推动传统产业稳得住、转得好的同时,持续发力新兴产业如何聚得来、融得好。
南京新工集团正以其前瞻的战略布局和开放式创新模式,成为推进新兴产业集聚的先锋力量。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是南京新工集团的支柱产业,如何在稳住集团在医药分销、中药制造、医疗服务传统存量业务的基础上,发展好新型医疗器械、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和诊断试剂等新兴产业,是集团必须答好的题。
王雪根认为:“发展新兴产业,新工集团要充分利用好集团自身在传统产业、资产、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优势,以‘核心企业+科创载体+基金化投资’的组合拳来发展新兴产业。”
集团基于对科技成果转化规律性认识和细分产业的深刻理解,定位以生物试剂细分产业,打造生物试剂共性制造平台,建设新工·泰融生物试剂产业园,并依托利用核心企业南京医药(SH600713)、金陵药业(SZ000919)、凯基生物(NQ835272)的人才、专业资源和业务资源,设立一只医疗器械股权投资基金,吸引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
刚刚竣工的新工·泰融生物试剂产业园已入驻了24家合成生物学、手术机器人等科技企业,与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开展58项,一条年产300万瓶产品的智能化培养基生产线已投产运行……“6+1”产业集群模式正在发挥其巨大潜力。
在此基础上,集团金陵药业药品固体车间(院内制剂)共性制造平台、南京医药柔性智能中药汤剂共性制造平台在吸引MAH药品标准化、规模化方面正发挥其作用。
有了新工·泰融的样板,南京新工集团通过资产盘整、资本赋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发展新兴产业集聚集群。集团利用存量资产以“6+1”模式打造新工·秦淮硅巷柳树湾科技园等15个科创载体,实现产业承载,为产业集聚提供坚实基础,形成了“新工产园”品牌。目前,新工产园引进市场主体1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规上企业42家。
南京新工集团在打造科创载体,形成新工产园,实现资产产业化的同时,推进资产“三化”综合举措,形成新兴产业培育的厚实基础。在资产数字化方面,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打造资产管理平台,实现资产全面登记、规范化操作与风险预警,推动高效运营与可视化管理。目前,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已推动园区内设施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为入驻科技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管理,形成智慧园区。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南京新工集团将7处成熟运作的产业园作为底层资产,发起设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REITs项目,为高质量打造科创载体提供金融支撑。
与此同时,南京新工集团通过投资融合、产业链融合、治理融合三大举措,打造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生态,促进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集团以“加强产业链研究,围绕产业链投资,围绕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链协同”的具体举措,全面融入产业强市行动,迈出链式发展步伐。
谋变:赋能发展 培育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南京新工集团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布局未来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因与细胞等新产业赛道,先后投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南工大膜材料研究所。
2023年9月,南京新工集团高效组建南京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紫金山集团”),市场化赋能紫金山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也是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布局。
作为国有资本主导的科技产业化战略投资和运营平台,紫金山集团肩负着引领未来网络、新型通信和网络安全等关键核心领域发展的重要使命。
南京新工集团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1+1+1+X”运营体系赋能作用,全力推进紫金山集团实体化运营、产业强链并购基金等重点任务,发挥“一体”(紫金山实验室)、“多核”(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放式创新策源地功能,优化“企业+基金+基地(紫金山科技城)”的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吸引上下游科创企业落户,努力构建未来产业的生态系统和集聚集群。
在科技成果孵化赋能方面,紫金山集团与江苏省产业研究院合作对科技项目开展“拨投结合”支持模式,为原创技术到优势产品的研发提供经费支持,帮助创新团队承担早期研发风险。
在未来产业投资赋能方面,紫金山集团坚持以市场化方式研判,采取基金化投资路径,致力于将紫金山科技城打造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承载区,重点投资孵化项目公司、未来产业关键节点企业以及具有引领作用的链主企业。
在产业集聚集群赋能方面,紫金山集团围绕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实验室核心技术成果,积极“谋产业、育产业”,积极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生态。
未来,紫金山集团将以紫金山实验室为创新策源地,以紫金山未来科技城为产业承载地,发挥“1+1+1+X”的功能,形成(紫金山)3的机制和效能,积极谋变,勇攀科技高峰,为南京乃至全国的未来新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中国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中国国企将继续扮演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彰显中国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