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百姓何以爱大唐?丝路贸易和环保农业造就经济奇迹
2024/03/25 | 作者 霍安治 | 编辑 陈祥
长安,唐宣宗大中五年二月,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急奏轰动了满朝文武。三年前,沙州(敦煌)义民张议潮揭竿起义,竟在一日之间恢复大唐旗帜。
沙州是河西走廊重镇。安史之乱,吐蕃攻掠陇西,切断河西走廊与长安朝廷的联络线,而后费时60余年攻掠河西各州。《新唐书》记载沙州孤军死守到底,吐蕃围城长达11年,直到“粮械皆竭”才出降。
悠悠30余载,唐宣宗时,张议潮起义成功,却仍是孤悬敌后。他派出十路信使,向朝廷报捷,其中九路被截,只有一路闯进马鬃山以北的腾格里沙漠,跋涉沙丘2000余里,足足花了3年,才抵达“天德军”(乌拉特中旗温根镇南),达成报捷使命。因此,张议潮于大中二年起义,朝廷在大中五年才任命他为沙州防御使。
200年后,司马光写史至此,颇为疑惑。他严谨考据,才确定张议潮的使者真的走了足足3年,“参考诸书,盖(大中五年)二月义(议)潮使者始以得沙州来告,除防御使”。
向长安传讯息都要三年,陷落数十年的沙州青壮从未见过大唐旗帜,却仍心向大唐,实在不近人情。司马光深入思考,恍然大悟。唐代河西走廊是多民族混居之地,各族皆以身为唐人为荣。史载河西百姓虽改穿胡服,但“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之服,号恸而藏之”。他们每年祭祖,都要穿上“中国之服”东望痛哭,教育子孙切不能忘却身为唐人,所以相隔数代仍然一心归唐。
《新唐书》记载张议潮起义过程,是“一日,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司马光则以春秋笔法,将“汉”字改为“唐”字,“唐人皆应之,吐番守将惊走”。
河西百姓心怀大唐的主因,是唐代的环境保护政策到位,使河西走廊成为创造经济奇迹的乐土。
天下富庶,首称陇右
今人对河西走廊的印象,是一片荒漠。但在唐人眼中,河西走廊是天下最富饶的乐土。《通鉴》记载,开元天宝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陇右”指陇山之右(古代地图南上北下,右为西边),泛指今日甘肃省与青海省北部。它东起陇中高原,西至青海河湟谷地,西北越过黄河则是河西走廊。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三大地理区,以陇中黄土最肥沃,却是贫瘠萧瑟的苦旱恶土。河湟谷地略为富饶,形成兰州、河州与西宁等大城。但暖湿季风止步于兰州以北100公里的乌鞘岭,地气至此骤然一变,盛暑8月寒气凛然、雨水稀少,使河西走廊成为干旱区。
奇异的是,陇右虽然苦旱,却不缺水。苦瘠的陇中高原仍然下雨,只是雨水集中在盛夏3个月;干旱的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与焉支山下,积雪冰川融冰成河,终年不绝。然而,陇中的夏雨是暴雨,河西的冰川河形成于高山雪线以上,两种水源都需要森林植被涵养。
在汉武帝开河西四郡之前,陇右尚未开垦,山区原始森林广布,平原灌木茂草浓密,形成一片不缺水的富饶草原。《汉书》记载的陇右,“水屮(草)宜畜牧,古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但战争改变了陇右地貌。
“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秦国统一天下,关中成为帝都,陇右战略地位大增。只要占领陇右,就能倾覆天下。于是匈奴南下河西走廊,威胁关中。
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出陇右。第一战,“历五王国,转战六日”,一路打到河西走廊西端,“过焉支山千有余里”。第二战,扫荡祁连山,大破匈奴主力。匈奴浑邪王率众投降,汉武帝设置郡县,“徙民以实之”,西域商路畅通,河西成了殷富乐土。
汉明帝时,班超奋略西域,击败北匈奴与贵霜帝国。大汉使团足迹展至安息(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贸易线衔接,形成横越亚洲的“丝路”。于是,河西财富继续激增。
一般人印象中的丝路,是由中国走到罗马的驼队。其实,丝路是以无数短途商队逐站衔接的贸易网。《北史》留下这条贸易线的隐约线索:万里丝路在今日乌兹别克分为两段,位于今撒马尔罕的康国,“善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向西经营罗马、波斯至中亚商路;位于咸海海滨的粟特各国,“其国商人多诣凉土贩货”,向东开发市场,商队远达凉州(陇右)。
兴盛的东西贸易,创造巨大财富,由中亚草原到河西陇右,形成一长串富庶城市。即使是沙漠边缘的绿洲,也能借由外贸创造经济奇迹。
通过塔里木盆地的商道,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最大绿洲城市龟兹,“俗性多淫”,大酿美酒,设置“女市”,吸引商队发大财。龟兹大户的葡萄美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让饥渴商人放纵一把的“女市”,则是龟兹王的重要财源,国王“收男子钱以入官”,大兴土木建宫殿,“王宫壮丽,焕若神居”。南路的主要城市于阗,则以宗教号召商队,“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众”,吸引力也能与龟兹的醇酒美人相比美。
到了魏晋南北朝,西域已成宝库。苻坚以氐族大将吕光征伐龟兹,战利品需以2万头骆驼驮载,“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天山南路上最贫困的焉耆,“国小人贫”,但是“好货利,任奸诡”,经常劫掠中原使者。北魏太武帝派大将万度归征伐,“获其珍奇异玩,殊方谲诡难识之物,橐驼、马、牛、杂畜巨万”。
丝路全线的经济动能,最终流入丝路始发站陇右。只有中原的商品,才能满足绿洲城市的庞大需求。河西走廊越来越富,但经济发展破坏了森林与草原。幸而,自北魏起推行的租庸调法,减缓了沙漠化的速度。
魏晋南北朝的河西生态危机
森林是河西走廊的命脉。北凉史官段龟龙记载,祁连山与焉支山“有松柏五木”,使河西草原“水草茂美,宜畜牧”。在祁连山下的牛羊,出产乳酪的含奶密度异常浓郁。“夏泻酪不用器物,刈草着其上,不解散,作酥特好。”以奶制酪,不需容器,只要割把草,洒上牛羊奶酪,晒干就成乳酥,“一斛酪得酥(一)斗”。
“一片孤城万仞山”,河西走廊的农业聚落依靠高山供水。然而,改草原为农田,破坏了河西的森林。因为河西的融雪灌溉水渠网是以木材制作的,必须大规模伐木。五胡乱华时,凉州是关中难民避难首选,加快了毁林速度。到了唐代,河西森林资源已然吃紧。
唐玄宗开元年间,瓜州(酒泉)战乱,灌溉用渠堰被摧毁无遗。《旧唐书》记载:“瓜州地多沙碛,不宜稼穑,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只是缺乏木料,难以修复。新任瓜州刺史张守珪“设祭祈祷”,当夜,“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祁连山区山洪暴发,冲下大批木材,张守珪得到木料,“水道复旧”,瓜州才能继续坚守。
晋代主政凉州的西平公张骏,试图造林。《晋书》记载:“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于秦陇而植之。”张骏种的是中原常见的经济林,只是水土不服,造林失败,环境危机渐渐浮现。北凉时的一次大雨雪,造成酒泉铜驼山大面积坍塌,山体滑坡使铜山矿脉祼露。北凉君主沮渠蒙逊乘机开采,“得铜数万斤”。
乌鞘岭以东的河湟谷地与陇东高原森林,更是惨不忍睹。开元年间名将郭知运,出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杜甫赋诗相送。诗中的河湟谷地,“斜日尚轩盖,高风卷斾旌;松悲天水冷,沙乱雪山清”,陇东高原至河湟谷地间已经出现沙尘暴。
要拯救河西,必须由造林开始。在老百姓樵采取木的山丘,以及毁林农耕的旷野,必须全面栽种足以保护水土的林木。罕为人知的是,由北朝延续到中唐的土地制度“均田法”,杰出地完成了造林抗旱任务。
出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均田法挽救河西,多民族征战之地生经济奇迹
北魏孝文帝创制的均田制,主要推行地区是华北与大西北。相关研究车载斗量,却少有方家注意到,均田制是一部足以根治长江以北环境问题的土地奇法。
均田法给予老百姓两种田。15岁以上成年男子受露田40亩与桑田20亩,成年女子受露田20亩。露田用于种粮食,死后归还政府。桑田则种植桑树、枣树与榆树,可以传给后代。
表面上,露田供应食粮,桑田则照顾了一户农家的衣住行与生产工具。桑叶养蚕织布,坚硬枣木是制作农具、兵器与大车牛鞅的主要材料,笔挺榆树则是建房的栋梁之材。但桑田还有一项神奇功能。
汉末钱法败坏,假冒伪劣铜钱造成币值大贬,政府制定丝绢的幅宽疋长标准,民间改以标准尺寸的绢帛为货币。《魏书》记载:“民间所织绢、布,皆幅广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一匹,六十尺为一端。”政府征税也改征绢帛,北魏初年每户的“户调”(年税)是“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形象地说,绢帛是大钞,原丝、丝絮与粟米是找零小钞,钱币则是“无所周流”的废物。直到北魏孝文帝时才再次铸造五铢钱,但仍以绢帛为主币,规定铜钱与绢帛的兑换价格,才能取信于民。“内外百官禄皆准绢给钱,绢匹为钱二百。”
有了标准尺寸,家家户户织出来的丝绢,就是可以直接上街购物消费的现金。“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以一对成年男女组成的小家庭,每户都是露田60亩与桑田20亩,粮产量差不多,要富起来,只能比缣绢的织造数。因此,桑树多多益善。均田法规定,桑田“多种桑榆者不禁”。
于是,均田制激起种植桑树的热潮。农家采叶养蚕,缫丝织绢,直接生产大额货币,使民间流动性充足,农村经济随之兴旺。但只种桑树是不够的。丝绸是昂贵大钞,有钱人才穿丝袍,一般老百姓穿的是廉价的麻布衣。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老百姓要穿衣,就得彻底发挥桑田土力,加种苎麻,才能织成麻布,使家人穿上“蓝缕衣”。均田制规定,不能种植桑树的恶土,桑田改给麻田,男夫10亩,妇人5亩。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农村争种桑麻,不但刺激经济增长,更发挥了保固水土奇效。
桑树是十分坚韧的,耐旱耐寒耐水涝,而且根系发达,生长快速,又能适应多种土壤,耐碱性特强,是干旱区保持水土的上好植被。桑树是长寿树种,老树盘根错结,就能巩固一方土壤。适应力更强的苎麻,同样是根系发达的固土神物,更能在山坡地种植。今日,新疆的绿洲城市以桑树为防风林,有效控制沙漠化。水利部则将苎麻列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
河西种植桑麻,起步比较晚。《晋书》记载,凉州刺史张轨认为以绢为钱是糟蹋丝绢。“裂匹以为段数。缣布既坏,市易又难,徒坏女工,不任衣用,弊之甚也。”于是,凉州自行铸造五铢钱,“钱遂大行”。
张轨政权史称前凉,维持了75年,后继的四凉政权沿袭不变,老百姓种植桑麻的动力有限。直到北魏一统凉州,均田法才激起河西桑麻热,有效控制了沙漠化。因此,理应在600年屯垦中化为荒沙的河西走廊,仍是一片沃野。人口继续激增,城市随之扩大。“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岑参见到的月夜凉州,竟是一座“七里十万家”的热闹大城。
初唐领土越过葱岭,桑麻的富庶动能随之延展到天山南北,甚至深入中亚。《通鉴》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满山遍野的桑麻,既能保持旱区水土,更为东西贸易提供大量流动性。唐绢成为丝路商旅公认的硬通货,“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中唐诗人张籍的《凉州词》,生动记录了丝路商道以驼队运输“白练”(高档丝绸)的资金流动,已达金融业规模。吐鲁番出土的文物,记载了粟特商人曹禄山向京师商人李绍谨放款275匹“练”。唐代租庸调法一日劳役抵绢3尺,曹禄山的白练放款,相当于一位劳工十余年工资。
土地是由桑麻保育的良田沃野,养蚕织绢又使流动性充足,河西成为经济奇迹之地。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自古以来烽火不绝的大漠草原收起兵器,专心赚钱。《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时:“中国无斥候警者几四十年。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开远门揭候署曰‘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无万里行也。”
由陇右、天山到里海之滨,大唐疆域全境富庶,治安良好,市场热闹。商队得长途奔波,军队也得长途轮调,为了安慰旅人,长安开远门外的路标大书向西最远里程是9900里。路程再远,也不到1万里,让旅人望梅止渴,激发乐观斗志。
河西自古以来是多民族征战之地,但经济奇迹化干戈为玉帛。各民族都以身为唐人为荣,即使大唐衰败,也心向朝廷。
河西走廊中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镇西滩村,戈壁滩上的骆驼城古遗址,在唐朝是富庶之地。
河西无分民族都是唐人
《汉书》记载,河西五郡“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原本是最难治理的一群老百姓,但前线军民一体,生死与共。
官府施政宽仁,官民关系反而水乳交融,异常融洽。“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此政宽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
因此,河西人口虽然不多,实力却异常强大。新莽大乱,窦融占领河西走廊,五郡“晏然富殖”,置身于乱世之外。五胡十六国,小小河西就占了五国。隋唐英雄争霸,河西军阀李轨割据称雄,使唐高祖坐不安席。
均田制广植桑麻,进一步强化了河西的力量。河西走廊的首府原在凉州(武威),武则天时的凉州都督郭元振于小城甘州(张掖)大开屯田,“尽水陆之利”,田地面积迎头赶超首府凉州。右拾遗陈子昂视察河西,发现凉州“岁食六万斛,屯田所收不能偿垦”,锐意扩大屯垦的甘州却积谷四十万斛,“屯田广夷,仓庾丰衍,瓜、肃以西,皆仰其餫,是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矣”。
旱区屯田受环境限制,过度开垦必然造成沙漠化。但桑麻巩固水土,大幅增加河西走廊的屯垦潜力。陈子昂写道,甘州开垦仍有继续扩大的潜力,只是人力不足,限制了开垦规模。“水泉良沃,不待天时。但人力寡乏,未尽垦发。”
“河西水草丰饶,训兵足赋,于屯牧为宜。”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总结河西开垦史得到惊人结论,“屯修于甘,四郡半给;屯修于甘凉,四郡粗给;屯修于四郡,则内地称苏矣。”在张掖一地屯田,可供河西四郡半数之需;在张掖及武威两地屯田,河西可以自给自足;若河西四郡全部屯田,生产的粮食足以刺激全中国经济复苏。
天宝年间,扩大屯垦是河西走廊急务。因为河西军人家庭众多,唐代对建功将士大方授予勋田,但河西田地数量赶不上军人的建功速度。
于敦煌出土的开元天宝文书,包括平康乡三个军户的受田资料。一位年龄已达65岁的灵州武略府退休别将索思礼,军阶只是“昭武校尉”(正六品上),勋官却已加到最高等级“上柱国”(视正二品)。一家八口“合应受田陆拾壹顷伍拾三亩”,实际受田却只有240亩,朝廷还欠他5910亩。
然而,安史之乱打断了河西屯垦。唐玄宗将陇右部队全部调入关中,于潼关一战折戟沉沙。陇右防务空虚,吐蕃乘虚掠取青海,进夺河陇。河西走廊孤绝一隅,仍耿耿效忠朝廷。
唐代宗广德元年,凉州失守,河西驻军退据沙州(敦煌),孤军坚守天山南北的安西四镇与北庭三州。这一守,就在与中原完全隔绝的孤立绝境里守了近卅年。“忠义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遵礼教。”
安史乱后,藩镇割据,朝廷无力规复陇右。沙州以西孤军,却坚守到唐玄宗的曾孙唐德宗时才全部沦陷。罕为人知的是,对大唐效忠到底的孤忠唐军,主要兵力来自“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无分民族,都是唐人,愿为大唐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孤军虽然失败,代代老百姓却不忘自己是唐人。唐德宗的玄孙唐文宗遣使至西域,途中“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陷吐蕃之人见唐使者旌节,夹道迎呼”,涕泣询问皇帝是否仍挂念河西百姓。
此时距孤军失败已卅余年,老百姓从未见过大唐威仪,却不愿换下唐装。《旧五代史》记载:“其人皆天宝中陷吐蕃者子孙,其语言小讹,而衣服未改。”
敦煌英雄光彩耀人,河西走廊却沙漠化了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转瞬又是卅载,皇帝已是唐玄宗的第五代孙唐宣宗,与朝廷隔绝近90年的河西唐人却仍心怀大唐。
吐蕃内战分裂,张议潮“虽生长虏中,而心系本朝。阴结豪俊,密谋归唐”。罕有人知的是,张议潮的吐蕃对手尚恐热,同样自认是唐人。
尚恐热是吐蕃实力军阀,以陇东为基地,与坐镇鄯州(乐都)的吐蕃陇右主帅尚婢婢大战20余年。他残暴屠戮,大失民心,渐居下风。《通鉴》记载,为了挽回民心,尚恐热改换大唐旗帜,号召人心思唐的陇右百姓。他向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投诚,将根据地秦州(天水)、原州(固原)与安乐州(同心)献给朝廷,兰州以西一夕易帜。
《新唐书》记载,从未见过大唐威仪的陇东各族突然归唐,欢呼雀跃。“河、陇耆老率长幼千余人赴阙,上御延喜楼观之,莫不欢呼抃舞,更相解辫,争冠带于康衢。”陇东百姓千余人组团到京城长安朝拜天子,唐宣宗登延喜楼抚慰。老百姓们欢呼歌舞,当场解下胡式发辫,在大道上换穿冠带唐装。
唐宣宗积极经营河陇。《新唐书》记载,皇帝奖励屯田与贸易,更以双饷待遇吸引有志青年到河陇从军。“地腴衍者,听民垦艺,贷五岁赋;四道兵能营田者为给牛种,戍者倍其资饷,再岁一代;商贾往来于边者,关镇毋何留。”
唐军回到河陇,河西走廊就有归唐的底气了。一年后,张议潮于沙州起义,建立新军。据敦煌学大师罗振玉考据,张议潮的新军是“蕃汉兵七千人”。他的多民族部队孤军苦战十余年,向东击败尚恐热,收复河西走廊,向西于纳职城(哈密拉甫却克古城)与回鹘会战,收复伊吾(哈密)以东国土。
而后他与回鹘联手,扫荡尚恐热残部。唐懿宗咸通七年,张议潮麾下的北庭回鹘军击灭吐蕃残军,斩杀尚恐热,传首长安,向皇帝告捷。他建立的归义军为朝廷守河西,一守又是60年。“自河西归朝廷,边陲无事者历五朝,垂六十年,张氏世守之,终唐之世云。”
然而,河西走廊已错失发展机遇。晚唐均田制已废,货币渐重铜钱,民间则渐渐改种南海传入的古贝(棉花)。“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棉布虽然比麻布舒适,棉花却是破坏水土的高耗水灌木。
金张掖,银武威,慢慢化为绝唱。老百姓不再于艰苦旱地努力种植桑麻,河西的农业建设止步于甘凉二州,河西走廊快速沙漠化。到了近代,曾是天下最富的甘肃,已沦为穷困省份。
清末名臣林则徐贬谪边疆,留下横越甘肃全省的旅行记录。林则徐见到的陇右河西是一片荒陋穷地,直到兰州城西100里的苦水驿,总算见到“山树皆绿,始有生趣”。然而,“绿柳白杨,森森夹道”的绿意,只维持了两天行程。林则徐得再走400里路,才在武威遇到下一抹绿意。
甘肃其实不缺水。林则徐盛夏横越甘肃,在陇东遇到暴雨,驿道常被山洪阻断,“水弯环流,处处涉过,俗称七十二道脚不干”。过了乌鞘岭,河西走廊也有雨雪。林则徐在武威城外水泉驿,再次受困山洪,“山石涧水,处处难行”。
山洪与沙漠化,最终毁了张议潮浴血奋战的沙州城。《敦煌县志》记载老沙州城:“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宛然一大都会。”只是盛唐的桑麻建设已成往事,敦煌注定沙漠化。明武宗正统年间,渐渐沦为沙碛的沙州,因党河洪峰无法控扼而被迫迁城。
“敦,大也。煌,盛也。”张议潮的老家敦煌,原是又大又盛的富庶宝地。到了清代,老沙州城只剩墙垣基址,只能无声追忆河西曾为天下首富之区的盛景。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