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15 | via. 媒体 香港《南华早报》、台湾《旺报》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在近期中国媒体报道中,中国领导人和媒体在提到经济振兴和转型时,经常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在经济增长放缓、官员们努力寻找发展动能的时期,这本身就是一个热门话题。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后,这个概念更受关注。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可以助力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习近平在1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体学习时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习近平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习近平去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当时他将“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列为应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校区政治学系主任乔恩·泰勒说,随着中国继续在核心技术上追求自力更生,使用这个概念表明中国“以经济增长的名义将科技商业化”进入下一阶段。中国领导人要求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理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管理中国经济的一些关键领域,包括所有制和资源配置。
与此同时,台湾《旺报》也发表了题为《用新质生产力拼小院高墙》的社论。社论称,美国对中国科技制裁未因高层对话顺畅而放松,美国商务部近期又将一批中国科技公司纳入制裁名单。面对美国毫不手软的管制措施,中国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计划以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突破美国的“小院高墙”。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在十多年间从第34位上升至第12位。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0.1%,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2022年美国研发经费投入高达7132亿美元(约合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想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绝非一日之功。
社论还说,自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各部委纷纷端出相关政策“牛肉”。中央定调后,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将财政预算集中投入到相关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信息及通信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经济新动能。
社论指出,虽然美国在芯片、生物医药等领域领先,但中国在电动车、5G等方面具备优势。2023年中国外贸出口“新三样”——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合计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相关产业都是中国在国际上拥有较多专利的领域,技术领先带动制造创新,一旦找到商业模式,竞争就可以找到突破口,进而形成领先的新兴产业链,实现所追求的制造强国目标。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