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理】一座国际新移民城市的崛起
2015/07/14 | 作者 撰文/钟坚
摘要:历史上,成都一直是移民文化的熔炉,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和眼界。今 日,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是欧亚大陆桥上的枢纽城市。成 都吸引了265家世界500强在此落户,外籍移民越来越多,是一座名 副其实的国际新移民城市。
历史上,成都一直是移民文化的熔炉,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和眼界。今日,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是欧亚大陆桥上的枢纽城市。成都吸引了265家世界500强在此落户,外籍移民越来越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新移民城市。
早晨八点的阳光轻柔地覆盖上这座城市的时候,路口的红绿灯开始像发令枪,催促着攒动的上班族,人群中一个高个、棕发的外国面孔分外显眼。他是Vincent,正准备过马路乘地铁1号线前往高新区的公司上班。
这是他来到成都的第6年。6年前,因为公司在成都设立办事处,Vincent带着妻子从美国来到这座城市,开始了他与成都的故事。那时成都的外国人并不像现在这么多,每每Vincent与妻子走在街头,都会引得路人回头注目。
有一次在武侯祠游玩,几个女孩以为他们是来成都拍电影的外国明星,一定要拉着他们合影,“可能是因为我们戴着墨镜”,Vincent笑着说起这件事。而现在,Vincent却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了。春熙路、锦里、武侯祠、太古里、九眼桥……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外国人的身影,他们已经成为成都的一个新元素。
毫无疑问,成都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是欧亚大陆桥上的枢纽城市。英特尔、富士康、戴尔、联想等巨头企业纷纷在成都设生产基地,尤其在全球IT产业制造业中,成都占据重要一席。超过半数的世界知名企业在此落户,外籍移民越来越多,成都已是继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后,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新移民城市。
像Vincent这样大约有3万来自异国的“候鸟”们在此地生息,有的逐渐适应这里的水土,熟谙人情,有的找到爱情繁衍生根。他(她)把这看成自己的家乡,也见证了这座国际新移民城市文明的勃兴和繁荣。
直把异乡作故乡
来到成都的时候,地铁1号线还没有完全修好,打车去上班时,Vincent还要提前准备好中英双语的公司地址,但仍然因为不会中文闹了不少笑话。
6年来,Vincent在努力学习中文,现在还能时不时冒出一句成都方言,说到高兴的地方,Vincent总会夸张地拖长声音,带上成都人惯用的语气词“噻”。成都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现在,出租车的师傅也能说上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收到Vincent给的小费会客气地说声“Thankyou”;地铁1号线、2号线的开通更是城市交通的润滑剂,中英文的指示牌和路线图清晰易懂。当然,Vincent说了,他现在的中文水平,听懂中文播报的站名可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Vincent所在的公司在成都发展得很好,他说,成都城市国际化的趋势为公司带来了许多难得的机会。在成都的高新南部园区或西部园区,那些IT产业的聚集地,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几乎随处可见。
Harmson几乎是跟Vincent前后脚到的成都,他研究生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世界著名IT企业技术岗位的工作,由于工作比较出色,在美国没多久,Harmson便被公司派往公司驻中国的分支机构工作。
这位来自美国加州的软件工程师当时有很多的选择,他的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有很多,比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Harmson选择了他一直向往的城市成都,他说,中国的很多城市他或多或少都去过,但西南大都会成都一直是他心中的唯一向往地,“这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适宜事业发展的土壤。”
“成都不仅环境好,气候好,人也不错,当时我觉得这里的发展潜力也很大。”在Harmson看来,未来,成都必将会成为IT行业的发展高地。他所在的公司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从事技术工作的他,每日都会与各种软件程序打“交道”,而公司的同事大多数以中国人为主,大家与Harmson相处得十分融洽。
从外包加工企业到电子信息终端制造企业,从前端研发到终端制造,成都相形北上广来说,一点不逊色,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终端领域已经拥有了一条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坐上中国IT产业的第四把交椅,成都看来已经是铁板钉钉,大局已定。能在心仪的异国他乡做自己喜欢的事,Vincent和Harmson都感到很欣慰,有时他们常常把成都当成自己的家乡,因为这里的人们一点都不排外,他们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醉心于成都深邃的文化、好玩的习俗,还有目不暇接的美食。
和成都的故事像一场恋爰
成都的魅力,或许不仅在于其历史与现代兼而有之的“多面”,更在于它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开放。对Mark来说,这个一米八的个子,清秀英俊、浑身散发着加拿大独有的阳光气息的加籍华裔更能感受深切,他更乐意工作之余,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根。
下午三点,风扇在吱呀吱呀地转着,成都一所知名高校的教室里,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英语口语课,笑声和掌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在走廊中回荡。作为外教老师Mark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总是能博得热烈的欢迎,他的每节课教室都几乎爆满。
Mark的父母都是中国人,他的中文却并不好,时常在课间向同学们请教学习,但是对于“火锅”、“冒菜”、“麻辣”这些词,他说起来一点也不含糊——他可一个地道的吃货!
两年前,Mark来到成都的高校教英语口语,可能是血液里流淌着中国人的味觉,一到成都,他就疯狂地爱上了这里的美食,“那时我一天吃三顿火锅”。麻婆豆腐、回锅肉、乐山钵钵鸡、蛋烘糕、担担面、泡椒凤爪……数不完的成都美食牢牢地抓住了Mark的胃,他经常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以美食为话题开展英语口语练习,互相交流成都的街头巷尾都藏着哪些美食。
除了成都美食,Mark还沉醉于川剧和茶馆等这些蕴含着成都文化的元素。
“我常常和同学们讨论这些话题,他们总是有很多话要说”,在Mark心里,成都就像一本读不完的小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的内容有多精彩。在课余时间,Mark会让同学带着他去感受成都文化,他们常常在茶馆点杯素毛峰、晒晒太阳,谈天说地,这种悠闲惬意的生活节奏让Mark觉得能很快静下心来,感受生命的流淌。
他也偶尔去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喜欢听同学们给他讲三国时候的故事,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那些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的“英雄”给了他一个“三国梦”,Mark说,等学会了中文,第一本书就看《三国演义》。
“我总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Mark总是重复提到,他和成都的故事像是一场恋爱,本来命运相连,所以一见钟情。如今他正和喜欢的成都生活在一起,在为中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Mark也想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
成都辉盛阁国际公寓、锦江国际新城等外籍居民居住区,像Mark、Vincent这样的老外越来越多,有专家估计,随着成都国际化的加快,未来成都这些居住区,外国人口将增加至70万人。
因为爱上一座城,而爱上这里的一切
从国外来到成都定居生活的,多数是Mark这样的外教、Vincent和Harmson这样的IT高管人士,还有的是普通创业者。
Gordon从意大利来到成都,为了他心中那个酝酿已久的创业梦想。“成都不像北京、上海物价那么高,外国游客又越来越多”,当初他选择成都时,Gordon就听说成都是中国一座安逸舒适的城市,
自然酒吧文化不可少。
Gordon的酒吧开在成都热闹的地段,无论你何时看到他,挺着个啤酒肚的Gordon总是笑容可掬地说,“来耍嘛!”他的酒吧不大,每一处细节的装饰却下足了工夫,吧台上吊着一排高低不一的空酒瓶,调酒师随手就能敲出好听的音符;桌子是仿照原生的树桩做的,桌上的酒水单用的牛皮纸,四周用树藤一样的材料装饰着;酒吧里光线正好,不到十点就基本上会客满,一个穿牛仔裙的年轻姑娘正在小舞台上唱着轻轻浅浅的歌曲。
每个晚上的九点,成都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烧烤摊上香味四溢,酒吧里的歌声开始鼎沸,Gordon就这样举着一瓶啤酒,站在自己的酒吧门口朝客人热情地打招呼。Gordon说,他把酒吧当做他的孩子,看着它一点点长大,才会如此用心。
三年前,刚开张的时候,来光顾Gordon酒吧的都是一些外国的朋友,后来酒吧独有的情调和氛围在圈内圈外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成都本地人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也有很多成都人在这里认识了外国的朋友”,Gordon骄傲地说,很多常客只要说一声“老规矩”他就知道他们想要什么酒,做成什么口感。如今,来成都移民的外国人越来越多,Gordon对自己的酒吧前景非常看好,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希望可以在成都再开一家分店。
在实现了自己的酒吧梦之外,还有一件让Gordon特别幸福的事情,就是因为酒吧认识了许多成都本地的朋友,他现在的女朋友就是其中之一。“成都美女太多了”,说起一见钟情的女朋友,平时大方热情的Gordon也有些害羞,但仍然无法掩饰他溢于言表的幸福。
“我想留在这座城市”,Gordon说,虽然意大利有他的青春和回忆,但他的事业却在中国。
而已经在成都定居的Vincent的家庭十分美满,他的妻子在去年为他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儿。看着妻子在旁边和女儿玩耍,满满的幸福在Vincent的眼中闪烁,他说,只要公司不离开成都,他也会选择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这里就是他的家。
因为爱上一座城,而爱上这里的一切,对于Gordon他们来说,一个城市的魅力只有驻留下来才能真正地去发现并记录。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们一样,在这座“国际新移民城市”里寻找他们的梦想,并决绝地用一生的长度去记录、发掘和收获。
(感谢李成雯为本次采访提供翻译支持)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