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理】杜甫草堂的流年碎影
2015/07/14 | 作者 撰文/厦榆
摘要:杜甫作为诗人的命运是奇崛的,他不见容于当 时权力体制,辗转底层社会,体验民间疾苦,感时伤世, 飘零多艰,最后贫病交加困顿而逝。相较而言,他的成都 岁月和草堂时光是难得的安详适意。2015年6月4日,我 与同行的友人坐车前往位于成都以西的大邑县,坐索道直 上云蒸霞蔚的西岭。在海拔3250米高度,看近处云海, 观远处雪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歌《绝句四首》中的一首即景小诗。此为诗人当年安居成都草堂后舒适情态的映照,诗人以清丽的诗笔描绘了眼前所见的景色。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交织着自然之美,色彩鲜明,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然而,杜甫作为诗人的命运是奇崛的,他不见容于当时权力体制,辗转底层社会,体验民间疾苦,感时伤世,飘零多艰,最后贫病交加困顿而逝。相较而言,他的成都岁月和草堂时光是难得的安详适意。2015年6月4日,我与同行的友人坐车前往位于成都以西的大邑县,坐索道直上云蒸霞蔚的西岭。在海拔3250米高度,看近处云海,观远处雪峰。
重新吟诵诗圣杜甫的诗句,更能感受到他诗歌中的奇境,能体会到他笔底的波澜。
6月5日,在成都行的最后时刻,我到杜甫草堂,这是对一位伟大诗人的寻访,也是对巴蜀之地流寓的艺术光华的探寻。
长留天地一草堂
“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在它的东端有“草堂”的影壁,以青花瓷片镶嵌而成,曾数度毁坏又经修复。墙壁悬挂的一幅毛泽东面对“草堂”影壁、背对着摄影镜头的照片引人注目。
1958年3月7日,毛泽东在参加成都会议的闲暇时间,参观了杜甫草堂。他游览了草堂的各主要景点,观赏了陈列的杜集版本等文物和楹联。同为诗人,就兴趣而言,毛泽东更喜欢李白的浪漫,而远杜甫的现实感,他后来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然而在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还是借阅了十多部馆藏杜集。“整个草堂毛主席都参观了,他看了古籍版本的陈列室,当时住在国宾馆,草堂的线装书被他借阅去看,有些线装书还留下圈阅的笔记。毛主席对草堂的一幅对联停留时间比较久,那是清代学者顾复初撰写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王飞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
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居所,也是现存杜甫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在草堂的“大雅”堂,矗立着一尊杜甫的青铜雕像,其样貌清痩而孤高,目光深邃而高远。唐乾元二年(759年)冬,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从秦州(今甘肃天水)经蜀道辗转跋涉来到成都。次年春,杜甫在城西的浣花溪畔开始营建草堂。从759年到763年,杜甫一家先后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这是一生漂泊的诗人度过的相对安稳的时光。浣花溪又名百花潭,在成都西城以外,唐时属犀浦县。此地远离城市喧嚣,溪水环绕茅舍,林塘清幽。当年置身此情此景,杜甫颠沛流离的身心始得安顿。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这是杜甫写在《田舍》的诗句,是他为自己在成都流寓的居所茅屋的写照。杜甫的茅屋是穿斗结构的川西民居建筑,以茅草覆顶,黄泥涂壁,一派田园农舍风味。草堂正门。门额“草堂”二字,系清世宗雍正二十-一年(1734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少陵草堂”碑刻取“草堂”二字刻成。步入草堂正门,迎面古木苍翠,当时杜甫很穷困,他修筑的是一个不足一亩地的小茅草屋。今天走到杜甫草堂会发现,整个草堂的占地面积非常大,有近300亩的规模,都是后人因为崇拜杜甫而不断修葺扩大修建才有现在的格局。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就是在这里,杜甫曾经在林下听鸟,在水边踱步,在花间品酒,在窗前读月,写下了他在成都寄居之时最好的一些诗章。现在的茅屋已是重新修建的,与其说那是一座建筑,不如说它是一种寄托。现在我们只能依靠在原址的遗迹挖掘想象杜甫幽居在此的情状。当年的草堂占地并不大,“诛茅初一亩”,形廓简朴。草堂建成后,杜甫作了一首《堂成》诗以示纪念: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这是咏物写景,也是诗人自况。草堂的建成,使得杜甫在成都有了安身之处。
据草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杜甫草堂在铺设地下管道施工中,分别在草堂正门西侧和工部祠东北面发现唐代灰炕和唐代民居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皿,建筑构件以及墙基、水井、水沟、灶台等民居遗存。它的年代与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时期很接近。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唐代文化遗存之一,它展现了唐代成都地区的社会生活风貌,印证了杜甫对其居住环境及其生活情景的描写,为杜甫草堂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实物佐证。
诗圣在成都的时光
杜甫刚到成都的时候寄居在浣花祠的古庙里。在晨钟暮鼓中,静养人生羁旅的疲惫与创伤。这座古庙最早就叫草堂寺,按照杜甫当时的描写已经很破败了,草堂寺的历史也很悠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逢“安史之乱”的杜甫忧国思家,颠沛流离。而成都接纳了浪迹天涯的诗人,给予他漂泊生活中难得的安适与温情。杜甫也有意无意之间,给成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印记就是他的传颂千古的诗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上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的生活使他暂时告别了“无食”的窘境。在与草堂邻里的接触当中,他对于下层民众的淳朴心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此诗是草堂筑成不久的上元二年(761年)春所作。诗歌写杜甫在江村寂寞中喜崔明府(县令)来访,借群鸥引端,以邻翁作陪结束。诗句表现出杜甫与邻里之间真挚的友情。
性格直率的杜甫在世俗的官场中屡受打压,却在不通文墨的下层民众身上感受到了率性和真诚。这是成都带给诗人内心特别的温暖,而杜甫回馈给成都的,是240多首清新俊逸、细腻温润的诗篇。《春夜喜雨》也是杜甫描写成都生活的代表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体物精微,抓住了成都地区春雨的特点,笔触细腻而意境开阔,充溢着动人的清韵,堪称描写成都最美的诗篇。杜甫还吟咏了成都的许多历史传说和文化古迹,他写到蜀王杜宇、开明,写到蜀人治水、相如琴台、丞相祠堂。他写诸葛亮的《蜀相》,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是在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杜甫定居成都渴武侯祠时所作。前半段写祠堂内外的景色,诗人感物思人之意见于言外。后半段赞叹诸葛亮一生谋略和功业,同时寄寓诗人忧时伤乱怀才不遇之
感。最后两句是诗人抒发凭吊后的哀思,是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名句。
岷江水自成都西部的千年雪山蜿蜒而下,滋养着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山川形胜,气候宜人。杜甫写《登楼》诗: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诗中写到的西岭即在四川境内的岷山附近,在岷山以西聚居着羌族与藏族的一些部落。此诗是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从阆州重返成都登城楼之作。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民生安顺。然而,在1200多年前,杜甫在写下这诗句的时候,他的眼里看到的可不止是美丽与富饶。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国力渐衰。天下动荡,家国残破。置身富足安宁的成都,杜甫却感到对于家国与庶民安危的深重忧患。
杜甫在草堂时期创作的流传最广的诗篇,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秋雨,对于成都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杜甫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就在他登上青城山的那年秋天,一场秋天的暴风雨席卷了草堂。苦心建起的草堂被秋风刮破,他的安乐之梦被冷雨摧残,杜甫痛心疾首。看到因寒冷而无法睡去的家人,万般无奈。面对凄凉窘迫的现状,他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痛苦和愁绪。即便是在如此无助的处境下,杜甫心中所想的,不只是一己之安乐,而是天下苍生的共同命运。诗人在诗里沉痛疾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鸣呼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古文人皆入蜀
“自古文人皆入蜀”,在杜甫草堂聚集了中国历史上流徙蜀地的重要诗人的雕像。
这些雕像陈列在“大雅堂”,由原草堂寺古建筑大雄宝殿改建而成的祠堂。
“大雅堂”之名出自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作《大雅堂记》。“大雅堂”塑有12位诗人雕像,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东晋时代的陶潜,唐代的陈子昂、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这些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出者。而杜甫在其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2尊诗人的雕像为叶毓山、钱邵武等著名雕塑家创作。塑像有乌木、汉白玉、青铜等材质,姿态各异。
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杜甫举家离开成都,乘船东下。
九月到达云安,次年暮春迀往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因夔州气候恶劣,无所依靠,生计很艰难。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启程出峡,三月到江陵,经公安,走走行行,年底到达岳阳。大历四年至大历五年,是杜甫生命中最后两年,诗人北望无路,疾病缠身,居无定所,穷愁潦倒。大历五年冬,贫病交加的诗人在湘江一叶小船上离开人世,终年59岁。他的绝笔诗题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当年杜甫离蜀后,茅屋倾毁,苔荒邻绝。
五代时诗人韦庄寻访杜甫的故居。找到草堂旧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这是最早的。以后历宋、元、明、清,沧桑变迀,一座草堂建了又毁,毁了又建,逐步由诗人故居演变为纪念祠堂。历代的成都地方官,都把维护和培修草堂当做为官一任的重要事情办理,给予精心修缮。历史上屡兴屡废,经过13次大规模修葺扩建,衍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文化名胜。目前的样子是清代的格局。
杜甫离蜀后,他在成都草堂的故居失去照料,日渐破败。大历年间,草堂的大部分被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小妾任氏族据为私宅。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草堂毁于兵火。入清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对成都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民国后期,地方军阀混战,草堂成为军队养马的马厩和伤病者医疗的病院,这段时期对杜甫草堂的破坏很大,祠宇门窗、亭台水榭均被拆毁,所悬挂楹联匾额损失殆尽,多被官兵取下当柴禾烧了。工部祠内的杜甫塑像遭到风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给雕像戴上斗笠。
中共建立政权后,1959年由李劼人先生主持过杜甫草堂的大规模修建,当时他是成都主管文化的副市长,为修建杜甫草堂组织了一个筹委会,成员多为文化名流,博学鸿儒。修缮主旨为“注重杜甫的人民性,不能将草堂修得富丽堂皇,雕粱画栋,要突出建筑的古朴和园林的幽静之美”。
1961年,成都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杜甫诞辰125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杜甫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的诗歌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和古希腊的荷马,英国的拜伦、雪菜,德国的歌德、海涅,俄国的普希金、菜蒙托夫,印度的泰戈尔一样,他的名字为全世界所熟悉,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纪念。”
如今杜甫草堂博物馆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韩国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诗意画”在中国画坛成为一个专题画类,全国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现代大家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王雪涛等也多以杜诗画意为题材创作出风t各各异的精品。
“沃土如斯,滋养出繁茂的诗歌是自然的事情。从西汉司马相如的‘才子佳人’到盛唐的‘诗酒李杜’。千年时光浸润,诗歌一脉,绵绵不绝”。有巴蜀文化的研究者伍松乔在其著作《天下古成都》如是说。岂止诗歌。在20世纪40年代,四川成为中国文化的聚居地。画家张大千、董寿平、黄宾虹、关山月,学者钱穆、冯友兰、袁焕仙、于右任、黄炎培,作家老舍、叶圣陶、张恨水、曹禺、臧克家、绿原、陈白尘、吴袓光等都有寓居成都的经历,巴蜀文化在他们的艺术之笔下都有所映照,艺术的生活由此照见社会和思想的W。
(本文写作素材来自对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游览及对副馆长王飞先生的访问,亦受益于其著作《诗意的草堂》、清代葑塘退士主编《唐诗三百首》)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