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宣示现代化雄心(总第814·封面故事)
2023/11/13 | 记者 张弛 | 编辑 崔世海
摘要: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梦想。1992年中共元老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看到了深圳的巨大变化,那一年的党代会,也是中国现代化路上的关键节点之一——结束了“姓社姓资”的争论,转向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竖起一块标牌,上书邓小平的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肩负9600多万名党员的信任重托、承载14亿多人民的殷切期待,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从全国各地赶来的2300多名党代表和特邀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聆听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作的报告。
当天上午,代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大会报告的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了全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自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这一重要论断,承载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新期盼,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动员令。
按照最新的“两步走”路线图,中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
开幕当天,习近平以较长篇幅,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意涵,显示中共将致力于开拓一套在中共领导下、不同于西方政治制度与体系的发展路径。
对于未来五年,习近平形容,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他提出,前进路上要坚持和加强中共全面领导,并发扬斗争精神,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梦想。1992年中共元老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看到了深圳的巨大变化,那一年的党代会,也是中国现代化路上的关键节点之一——结束了“姓社姓资”的争论,转向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竖起一块标牌,上书邓小平的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发出新的号召之际,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的结尾,再次提到了这个标语——这也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里。
他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外界评论称,中共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表明中共将会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也预示着“共同富裕”仍将是未来五年施政重心。
官媒发表评论称,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际,“中心任务”的明确,无疑会使全党上下进一步在思想上统一认识、行动上统一步伐。只要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一定能以自己的确定性对冲外界的不确定性,跑好复兴路上这一棒。
总结过去十年:伟大变革三大历史性胜利
在报告第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回顾了过去十年的工作,称之为“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他提到,“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习近平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比历届党代会不难发现,将过去十年成就称之为“伟大变革”,并不寻常。
2012年中共十八大,党代会报告在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时,使用的措辞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2002年中共十六大,党代会报告回顾过去13年的执政时,使用的措辞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1992年中共十四大,党代会报告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4年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当时使用的措辞是“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
“中共十八大以来十年的伟大变革,就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影响而言,堪比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性转折”。10月18日,中共智囊机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据当天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江金权表示,二十大报告概括了十年来的伟大变革,他认为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方面,包括取得“两个确立”等重大政治成果。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江金权又指,中国十年来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有力有效应对了西方敌对势力在台湾、香港、新疆、西藏、南海等方向的挑衅滋事。
他还表示,新时代十年的历程极不寻常,成就极不平凡。从历史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的变革,而是涉及到从思想理论到制度文化,从发展理念和观念到发展的思路和战略,从党风政风到社风民风等各领域、各方面的系统性变革。
他更指出,从长远影响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巩固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拨正和定准了党和国家发展的航向,开辟了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就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影响而言,堪比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性转折。
根据资料,江金权提到的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的领导地位。而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被视为邓小平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开端。
就在去年,江金权曾发表题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文章,其中在回顾遵义会议的历史时称,“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江金权在该篇文章中写道,“‘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江金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释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其影响是全局性、历史性的,所以称之为“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锻造了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使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的另一种选择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梦想。但一谈到政治和经济发展,许多人便假定了只有一种模式,就是欧美的民主模式,只有一种制度,就是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中国式现代化”不容易为人理解,甚至被质疑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特别是经过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这些年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2年12月,中共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前往广东,习近平就提及发展的隐忧:“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
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020年10月,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首次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共二十大前夕,党媒《人民日报》发表1.4万余字的重要评论,当中提及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内涵。文中称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该篇评论署名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以《十年砥砺奋进,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为题,内容则罗列了中国各地、各领域取得成绩的典范。文章发布后,各政府机构、官媒及内地媒体皆转发,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从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判断——“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此次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明确中国式现代化非西化,中国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品质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10月17日,习近平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感慨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现代化,而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
难就难在,在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一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全球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和不超过10亿人。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无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道路可走。
“记得当年我到农村去,当地‘秀才’跑到我那儿来宣讲,说‘咱们今后现代了,那都不一样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包子饺子肉丝肉片’。”习近平回忆起在福建工作时,曾带队去国外考察产业发展的往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中国制造已远销海外。“曾几何时啊,这就是中国的发展变化。”
“中国式现代化”,也已成为海外舆论解码二十大的一大关键词。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首提“规范财富累积机制”,高质量发展仍是首要任务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进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累积机制”。
报告还称,高质量发展仍是中国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品质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品质和水平。”
在当天的开幕会上,习近平口头报告数十次提及“发展”一词。对于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在报告中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官媒引述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的话表示,“规范财富累积机制”的说法是首次提出,并称该说法是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延续及完善。
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10月24日解读二十大报告时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上。
“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在当天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穆虹还介绍了报告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他说,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穆虹指,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创新带动实体经济体制增效”。
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共同富裕”,二十大新闻发言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称,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劫富济贫。
孙业礼说,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不能接受中国出现两极分化格局,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成果,不能把哪一个群体给甩出去不管。”
不过,孙业礼也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劫富济贫,有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共同富裕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会坚定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在同一场发布会上说,中国一直在探索共同富裕任务。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有条件、有可能解决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
他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动后富。“齐步走”的办法解决不了贫困问题,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近10年,解决1亿人的贫困问题,就是在推进共同富裕。
对于共同富裕如何解决好“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江金权表示,“接下来,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采取有效措施,把蛋糕分好切好,防止两极分化。”
江金权说,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他强调,“财富的积累机制要完善”。
在当天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江金权还说,中国经济比前几年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形势是好的,未来预期是强的,大家应该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据新华网直播,江金权在记者会上强调,当前中国要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他称,“疫情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总体是亮丽的”。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是在全球大背景下,比如因疫情和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影响,中国经济比前几年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形势是好的,未来预期是强的。
“国家安全”单独成章,军委主席负责制写入报告
另一个外界颇为关注的问题是,二十大报告把“国家安全”单独成章、置于显要位置,提升至事关“民族复兴的根基”的高度,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未来党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事实上,国家安全问题早已在过去十年间提上中共的日程。
2013年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称,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2014年4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2017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
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经由这些年的实践,“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含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和深海安全等于一体的概念。结合中共在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等理念,足见其对“以安全为前提”的重视。因为只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实现这些历史目标。
此次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以专门篇幅论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其中强调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在近两个小时的讲话中,他26次提到“国家安全”,强调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要求“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报告提出“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以及“国际安全”等概念,指明要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并且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记者留意到,习近平在宣读二十大报告时,对这段内容并没有像其他部分那样摘编要点,而是完整念了出来。
有受访学者分析,二十大报告很明显地突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形成了更为系统化、更清晰的国家安全战略。接下来,可能出现一些国家安全机制的整合与完善。
在国防与军队建设篇章,报告首度写入“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领导军队的一贯方针”,中共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竹立家教授在受访时表示,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进程,军队对于保护国家国防、经济层面的安全会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解放军报》2015年曾对“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一说进行阐述,即必须坚持全国武装力量由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切重大问题由军委主席决策和决定,中央军委全面工作由军委主席主持和负责。中共十九大后,2017年11月,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此次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健全有关体制机制。
“二十大报告对国家安全做出新的部署,体现出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官媒援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小强的话称。不过,他亦表示,中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不会挤压外国安全空间、导致在华利益收缩,反而能够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二十大报告的第14部分,习近平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
习近平提到的构建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说法,是以往中共党代会曾提到过的说法,此次报告新加入的内容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说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
全球发展倡议,是习近平2021年9月21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全球性倡议。而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提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新版《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涉港澳台部分,新增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显示了强硬态度。
旧版党章称,“按照‘一国两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新版则修订为:“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外界观察认为,在涉港澳部分,新版强调“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显然是要回应“五十年是否改变”的问题,表明“一国两制”不但不会改变,而且要“坚定不移”。在涉台部分,则新增“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比旧版显得强硬很多,“‘遏制’显示中共会动手应对‘台独’,旧版则从来没有如此强调”。
此前2019年1月,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首度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去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今年8月中国政府发布第三份台湾问题白皮书,进一步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共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
而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回顾十八大以来涉港涉台事务进程时,再度提及“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强调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开幕当天,当习近平读到报告中“决不承诺放弃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时,人民大会堂的掌声持续了足足24秒。
2022年8月16日,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从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城楼前驶过。
提“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
以往中共的党代会报告,在总结完过去五年工作之后,一般会直接进入到新阶段的任务,今次报告却在两个章节中间插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并表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时,习近平在报告中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其中,“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去年中共建党百年纪念大会提出的,二十大报告又作了深入阐述。“这是对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报告中还对理论创新作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总结,这是过去没有过的新概括。”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二十大新闻发言人、中宣部副部长孙业礼在解读报告中的“理论创新”部分时说。
“两个结合”,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补充,又契合习近平上任以来所展现的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借鉴传统治理经验的态度。“两个结合”,此次也作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写进了新版《中国共产党章程》。
“实际上我们的制度、道路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理论上一直没有明确概括过”。孙业礼解释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什么能在各种思潮的激荡竞争中被中国人民所选择?这不是偶然的,很重要的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高度契合性。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真理力量激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孙业礼说。
“强调‘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10月17日,习近平在广西代表团讨论二十大报告时,再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了深刻阐释。
他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过来,随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随着我们在实践中真正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文化自信随之而来。”
而五千多年没有断流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继续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他强调,“不能刻舟求剑,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叶公好龙啊。就是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实事求是。”同时,他言简意赅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会往前走,还会有很多新的理论、新的发展。而一旦凝固了、僵化了,它就要衰落了。这就是我们得出的深刻道理。”
承继毛泽东“赶考精神”,重申“自我革命”
据官媒披露,中共十八大召开大约两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上曾见到熟读历史的作家二月河。二月河的一句话给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二十四史也找不到我们这个力度的反腐败啊!”
10月17日在广西代表团参加讨论时,习近平再度想起了这句话。他回首往昔,颇为感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特别是十年下来,我们这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是载入史册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在10月17日的记者会上介绍“从严治党”有关情况,称过去10年来处分中管干部553人,厅局级2.5万人,县处级18.2万多人。他还透露,在二十大召开前,已对领导班子换届提名人选全部查核,对中管干部全覆盖查核。
“我多次讲,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勇于自我革命,勇于刮骨疗毒,所以才能穿越百年风风雨雨,成为一个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在广西代表团强调说。
中共二十大报告最后一个章节,是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字里行间昭示着一个大党面向未来、继续自我革命的决心魄力。而“反腐败斗争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也被郑重写入了报告。
此外,二十大报告高频出现“斗争”等词。在评估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时,二十大报告用了两个“罕见”,称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针对国内外政经形势,习近平10月16日宣读简要版本报告时,就有至少17次提到“斗争”,这亦被认为是他个人执政理念的重点。
而这,也是中国外交系统正在践行的。
“‘敢于斗争、勇于斗争’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点。”10月1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出席二十大第4场记者会,在谈及中国外交成就时称,这十年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有力维护。
他举例,面对外部遏制打压和无理干涉,开展了针锋相对、坚定有力的斗争,连续拿下台湾当局9个所谓邦交国,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又点名称有力回击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台”等倒行逆施,有力阻遏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挫败反华势力利用各种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二十大报告还提到,“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部分,提到“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
第一个答案,则是毛泽东1945年在延安提出的。当时民主人士黄炎培有感于历史上中国朝代的治乱更替,问毛泽东共产党如何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支配,毛泽东说共产党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这就是中共历史上有名的“窑洞对”典故。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大前召开的十九届七中全会上,“自我革命”被放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前面,表示要“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而在习近平所作的二十大报告中,“自我革命”一共出现了五次。十九大报告中,“自我革命”则出现了两次。
不过,说易行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但仅仅是反腐败是不够的,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真正“自我革命”,是一个实际的挑战。“我们要有‘永远在路上’的劲头”,习近平在讨论中阐释说,“只有这样做了,我们共产党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此番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这“三个务必”十分醒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
1949年3月,在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面对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新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体党员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就曾来到西柏坡,强调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性。
为什么在“两个务必”之后,又提出“三个务必”?官媒解读称,这是在新时代,面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不同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社会发展等,对中共全党提出新的时代性要求,体现了中共“自我革命”式的高度政治自觉和警醒,是对“两个务必”的升华与继承。
目前,已经长期执政的中共,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内外环境。内有“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需要抓铁留痕的精神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循“自我革命”这一路径与各种官僚主义与腐败现象做斗争,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支配,继续长期执政;外有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经济复兴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还有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
在这种情况下,就像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说的那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只有有效应对前进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才能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历史性胜利。
2022年5月29日,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从广东省茂名市广港码头拖航前往罗斗沙海域进行示范应用。
1949年3月23日,在提出“两个务必”后不久,毛泽东就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京“赶考”。如今70多年过去,现在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
记者留意到,在中共二十大期间,党媒《人民日报》还发布了一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宣传片《CPC》,展示中共由最初成立时的微小,到逐渐壮大的发展历程。影片通过航母舰队、载人飞船、大凉山“天梯”、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画面,展现中国在中共领导下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强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所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报告中,习近平还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历时2分50秒的宣传片,全程主要用英文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宣讲中共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只为一个目标”。影片引述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将“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