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国群雄“卸妆”:脸谱背后的真容
2023/05/05 | 作者 王淼 | 编辑 孙杨
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了解三国的历史,大抵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讲述的自然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却与历史真相相距甚远。即便是正史上已有定论的人物,诸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人,一旦予以深究,也会发现诸多出入,有的疑点重重,有的聚讼纷纭,针对这些,认真辨析者少,偏听偏信者众,普通读者其实很难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
《三国人物风云录》是军事地理专家宋杰教授一部关于三国人物的最新作品。与一般历史演义和人物传奇类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该书其实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没有夸张,没有虚构,以通俗与平实的笔法讲述三国人物的生平经历,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解析他们的命运归宿,志在还原三国人物的本来面目。
对于三国的历史,作者有着统揽全局的把握,他的这部新著既是对各类史料的爬梳和提炼,亦有着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书中内容既涉及到许多普通读者比较关心的话题,像刘备招亲究竟是不是“弄假成真”,诸葛亮出山是三顾茅庐,还是毛遂自荐等等,同时也解析了许多三国历史上的疑案。
宋杰教授有着高屋建瓴的视野,他的这部新著则能够起到还原历史人物的功效,更有益于我们看清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
双面曹操
尽管《三国演义》将刘备的蜀汉尊为正统,代表着忠于汉室、匡扶正义的一面,但是毫无疑问,论军事才能和贡献,三国之中真正首屈一指、领袖群伦的风云人物,乃是魏国的奠基人曹操。曹操是一个集正邪于一身的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他身上,既有襟怀坦荡、雄才大略的一面,又有为人狡诈、气量狭窄的一面。
西晋史学家陈寿称曹操:“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驰骋中原,剿灭群雄,统一了整个北方,的确是当时其他英雄人物无法相比的,但曹操恣意恩仇、阴险毒辣,又的确干过不少坏事。所以,历史上将曹操称为“奸雄”,既肯定了曹操是一位英雄,同时也明确了他是一个狡诈欺世的大奸之人。
宋教授即详细剖析了曹操的两面性。比如,因为对孔融心存不满,曹操便借故杀害了孔融,连他幼年的儿女也不放过;因为怀疑娄圭心怀不轨,曹操便把他抓起来处死;有人检举崔琰在文书中言辞不逊,曹操便把他下狱罚做苦工,崔琰表示不满,曹操又下令将他处死……这些自然都是曹操心地狭窄的表现。
但曹操亦曾任用背叛过他的毕谌、张邈、陈琳等人,尤其是对待曾经发动叛乱、使他吃过大亏的张绣,曹操不仅能够不计前嫌,接受张绣的归顺,而且论功行赏,将张绣的封邑增加到两千户,超过了他手下所有的部将。
很难想象,这些看似矛盾的事情均是曹操一人所为,倒也不难看出曹操为了实现霸业,很多时候都能理性地看待问题,做出不念旧恶、广揽人才的举动,从而博得了爱惜贤士的名声。可见多面性与复杂性才是人性的本然,而宋教授的剖析,则能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曹操这个人物。与曹操相比,无论在格局上,还是在气量上,曹丕明显相差很多。曹丕称帝后不仅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连他的亲信夏侯尚也被授予了“作威作福,杀人活人”的权力,直至谋士蒋济向他进言,说是看到了“亡国之语”,曹丕才将诏书匆忙撤回。
所以,吴国使臣赵咨暗讽曹丕国家大事管理得不怎么样,只是喜欢舞文弄墨而已,这话虽然戳中了曹丕的软肋,但曹丕当时却并没有听出来。宋教授以此提醒读者,善读史者应该从正话中听出反话,从反话中听出弦外之音,这或许正是历史的微妙之处。
刘备的掣肘
在三国之中,蜀汉无疑是为最弱小的一个,但恰恰是最为弱小的蜀汉,却演绎出最多的传奇故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当然要拜《三国演义》所赐:刘关张的兄弟情义,关云长的义薄云天,张翼德的爱憎分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这些既是有料的故事,显然也都能传达出妥妥的正能量。
刘备招亲乃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桥段,说的是孙权和周瑜定下计谋,以嫁妹为名,企图将刘备骗到东吴,留为人质,以索取荆州。不料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迎娶孙尚香之后逃亡而归,孙权和周瑜最终算计落空,“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查阅各种三国史料,却发现史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首先是孙权嫁妹在前,刘备赴东吴在后;其次是孙权嫁妹并非被动,而是主动,其原因只是为了与刘备结为姻亲之好,共同对抗曹操。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刘备与孙尚香不仅不是传说中的恩爱夫妻,二人之间实是貌合神离、相互防范,以至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形容刘备彼时的境况:“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关羽大意失荆州同样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背后涉及到的史料,也同样无法将关羽丢失荆州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大意”二字。
首先看关羽本人应负的责任,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但关羽的行政管理能力却实在一般,他不仅没有与当地士绅搞好关系,尤其对驻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和驻守公安的将军傅士仁态度傲慢,以至东吴偷袭荆州,这二人直接放弃抵抗、献出城池,断绝了关羽的退路。
其次,关羽不懂得外交策略,他不仅拒绝了吴国的和亲,且出语不逊,侮辱孙权,致使吴蜀两国矛盾激化,导致了东吴偷袭荆州的后果。
另外,关羽忽视了吴将陆逊的威胁,轻信吕蒙的装病和陆逊来信中的花言巧语,将沿江防备的军队调往对魏作战的前线,使吴军的偷袭获得成功。
这些当然都是关羽无法推卸的责任,但宋教授认为,真正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刘备。刘备入川,把大部分文武精英调往成都,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乃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镇守荆州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为人小心谨慎,且以外交见长、有战略眼光的诸葛亮本来是不二之选,但是,因为刘备对关羽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对诸葛亮的信任,便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关羽,可以说正是刘备的用人不当,才最终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善哭的孙权
孙权,被人称作三国最为杰出的富二代。孙权从亡兄孙策手中接过东吴的基业时,才刚刚十九岁,江东的局势因此变得动荡不安。
在孙权继位之初,其母吴夫人忧虑重重,经常暗中打探大臣们对待孙权的态度,并帮助孙权搭建了辅政班子,直到孙权能够独立处理政务,吴夫人才退居幕后。而孙权也果然不负众望,对内恩威并用,对外刚柔并济,在孙权的领导下,东吴的国力蒸蒸日上,甚至连他的对手曹操也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有一个特殊的技能,就是善哭。据史书记载,三国人物中哭泣最多的就是孙权:亲人因病死亡,他会痛哭;文武臣僚意外亡故,他会痛哭;臣下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情,他同样会痛哭。
正是通过哭泣,孙权给时人留下了真情流露、义气深重的印象。然而,孙权送别魏国使臣浩周时的哭泣,却暴露出他的哭泣实际上是在演戏,尽管孙权演技高超,却也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泪珠中到底包含着多少诚意。
延康元年(220),曹丕废汉称帝,孙权上表称臣,表示降服。曹丕派遣浩周、邢贞等人出使吴国,孙权为了感谢浩周的相助,设下私宴予以款待。席间浩周说出他曾以全家的性命担保,才博得了曹丕对孙权的信任,孙权听后大受感动,“流涕沾襟”,并在为浩周送别时许诺,不久即将儿子孙登送去做人质,且指天发誓要效忠魏国。然而,后来的事实是,孙权不仅没有将儿子孙登送去魏国,反而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孙权的“流涕沾襟”与刘备的“声泪俱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君王擅长此道,眼泪说来就来,说穿了不过是收买臣下、博取人心的手段。所以,宋教授这样评价道:“‘假作真时真亦假’,由于孙权痛哭流涕的表演实在是太出色了,使人不禁怀疑他在臣下去世时或受感动时的哭泣究竟是真实的,还是逢场作戏、哗众取宠?恐怕这已经很难说清了。”
人才,是决定三国成败的关键因素
丘吉尔尝言:“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于公元三世纪的三国,其实也同样适合。
比如曹魏与东吴,早在建安初年,亦即孙氏集团在江东的奠基时期,二者之间就有着纵横捭阖的复杂关系。孙策曾经派使者到许都拜见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希望得到朝廷正式封赐的将军称号。曹操权衡利弊,决定采取远交近攻的方略,便答应了孙策的请求,不仅上表拜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而且还把兄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来维系曹孙两家和好的局面。
关羽镇守荆州,且全力进攻曹魏时期,东吴再次结盟曹魏,偷取荆州,袭杀关羽,与蜀汉反目成仇。夷陵之战结束后,曹丕向孙权索取太子孙登到洛阳做人质,遭到拒绝,两家最终撕破面皮,刀兵相见。
东吴与蜀汉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先是联合抗曹,以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继而在争夺荆州的控制权上彻底破裂,引发了后来的夷陵之战。但面对曹魏的威胁,二者不得不选择再度联手,以合力对抗实力强大的曹魏……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分分合合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利益集团之间不可能建立稳定的同盟关系,无论分,还是合,均是时势所趋,更是利益使然。
相比而言,曹魏地大物博,兵多将广,显然是东吴和蜀汉无法相比的,所以在外交方面,曹魏就具备碾压东吴和蜀汉的优势,曹操和曹丕父子对吴国使臣的怠慢,孙权对蜀汉使臣的怠慢,可谓形象地诠释了诸葛亮所说的“弱国无外交”。
诚如宋教授所分析的那样,战乱频仍的三国,是为各类人才大显身手的舞台,蜀汉和东吴的率先衰落,无疑是与人才的缺乏分不开的。蜀汉偏居一隅,人才本来匮乏,而吴国的人才则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吴国开国之初,孙氏集团主要依赖江东的世家大姓和南渡的士族为之输送人才,当江东集团和江北集团的文臣武将凋零殆尽时,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吴楚地区已经很难再为吴国输入新鲜血液。
正是因为得不到充足的人才,蜀汉和吴国的统治便很难继续维持下去,率先走向衰亡,亦即成为它们必然的命运。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