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欧洲中心主义”是看待中国的正确方式
2023/05/05 | via. 媒体 瑞士“伯尔尼杂志”网站
伯尔尼文化历史学家贝亚特·施耐德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国的发展。现在,他总结了自己的研究并出版了《中国通往现代化的长征:二十个非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一书。
抨击中国非常流行。欧美媒体几乎每天都在大肆宣传中国政府的行为是多么不负责任,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多么糟糕。施耐德在书中反击了这种雪崩式的反华宣传。然而,他并没有简单讲述反华宣传的反面内容,而是呼吁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对施耐德来说,中国的历史是一个5000年的连续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目前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不只是一种惊人的繁荣发展,也是在重返之前很多世纪里已经拥有的经济、创新和文化强国的地位。
在施耐德看来,否定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普遍不了解中国思想的独立性。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来说是陌生的——谚语“这对我来说像汉语那样费解”就说明了这一点。西方会陷入一种机械的“非此即彼”的境地,而中国却在“彼此兼顾”的范畴中思考和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更善于处理矛盾。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思想并非格格不入。
施耐德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国家驯服生产力、竞争和政府长期规划、创新和监管的“彼此兼顾”是中国的新发展的最强大之处。他在书中写道,中国“掌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工具,但没有西化”。
这也反映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上,中国的外交政策与西方既一致又有分歧:中国通过适应资本主义国际规范来体现一致性,分歧则表现为在国际体系中承担责任,但为国际体系打上独特的、通常与西方不一致的印记。
施耐德用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功来说明中国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约8亿人在短短40年内摆脱了贫困。施耐德将此描述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文明成就之一”和“人类历史上对民主化的最大推动”。他同意意大利哲学家多梅尼科·洛苏尔多在2017年所下的结论:“这种民主推动力让8亿人获得了最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免于恐惧及贫困的权利。”
施耐德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非常成功,但带来了在当下中国讨论中处于中心的“次生矛盾”,比如环境问题、道德价值观问题等。
施耐德还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新丝绸之路”项目描述为一项具有远见的发展项目。沿着具有千年历史的丝绸之路,新的公路、铁路、港口、桥梁和工业园区将被建成,并催生新的价值链。中国认为,这将谱写“人类发展进步新篇章”。在施耐德看来,这个宏大工程的成败关系中国复兴之梦能否实现。
施耐德详细讲述了中国迅速崛起在西方引发的噩梦: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恐惧,围绕民主和人权的斗争等。西方在此过程中再次尝试通过其他信息源去补充西方媒体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
近期再次爆发的有关台湾问题的争论也是如此。施耐德指出,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前,台湾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从未放弃对台湾地区的主权。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