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人3》:去喜剧化的开幕宇宙大戏
2023/03/25 | 作者 姜昊骞 | 编辑 陈祥
自2015年登上银幕的《蚁人》系列,如今迎来了第三部。延续三部曲的主演保罗·路德对角色相当投入,甚至成为了娱乐圈的蚂蚁科普大使。不过,《蚁人》系列中展现的蚂蚁形象与现实世界中的蚂蚁有许多差异,尤其是个人主义超级英雄与真社会性动物之间的矛盾。
此外,《蚁人3》给观众的感觉仍然大不同于前两部。一个原因或许是新作承载了过去没有过的宏大目标:将多重宇宙可视化。
懂蚂蚁的“蚁人”主角
相比于2015年和2018年的前两部电影,新近上映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有不少变化。比方说,新作没那么搞笑了。前两作中的诸多搞笑人物缺席第三部,尤其是话痨的拉丁裔小哥路易斯,以及永远搞不清状况的蚁人前妻麦琪。
与前两作对比,《蚁人3》更像是一出视觉效果绚丽的幕间剧,核心功能是引出接下来的重量级人物——康。正如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的一位用户所说:“尽管演员表现出色,但《量子狂潮》枯燥乏味,坐在椅子上都觉得累。”
不过,也有一些元素贯穿了三部曲,比如主角斯科特·杨的扮演者保罗·路德(Paul Rudd)。路德出生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但他的父母都来自伦敦,先辈更是从白俄罗斯、波兰和俄罗斯移民至西方的东欧犹太人。他的祖父本姓鲁德尼斯基(Rudnitsky),移民后才像许多犹太人一样选择将名字英语化。
10岁时,路德跟随父母迁居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城,但一直与远在大西洋对岸的亲戚保持着联系。他在一次访谈中承认:“我小时候看过的《比诺》和《丹迪》,比任何一部漫威漫画都多,那是肯定的。”他提到的《丹迪》和《比诺》都是英国老牌儿童漫画,分别创刊于1927年和1938年,历史比1939年才成立的漫威更悠久。
不过,路德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扎实的演艺经历与角色契合度,他为蚁人这个角色投入了不同寻常的心血。事实上,路德参与了《蚁人》全部三部电影的剧本编写工作。换句话说,他不仅是领衔主演,还是半个编剧。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要与蚂蚁建立联系,想要了解一点它们。”为此,路德对蚂蚁进行了不少研究,还亲自饲养过一段时间蚂蚁。
他曾在多处场合讲述自己对蚂蚁的了解,甚至专门有一次谈话中讲了自己“最喜欢”的几种蚂蚁,包括能依靠发达上颚把自己弹飞的大齿猛蚁、为了整体甘心牺牲自己的龟蚁,还有1993年首次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的德古拉蚁。不夸张地说,路德是演员里最懂蚂蚁的人了。这虽然算不上是多么大的成就,而且用一句影评的话说,路德对蚂蚁的了解“超出了必要的程度”,但这至少表现了一种态度。
《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剧照
从元虚构到多元宇宙
另一个体现路德与蚁人角色之间羁绊的例子,是《注意这个小个子》。这是斯科特·杨的回忆录,在《蚁人3》开头部分,他在一家书店里朗读了这本书,之后开车的时候还在回味自己的文字与嗓音。
观看影片时,我本以为路德手里拿的只是一个空的书壳子,全部内容只有他读的那几句。但情况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同名书籍正在亚马逊、迪士尼、兰登书屋、邦诺(Barnes & Noble)等各大网络平台展开预订,纸质版预计将于2023年9月22日上市。用路德自己在宣传片中的话说:“这够不够元(虚构)?”
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元虚构指的是漫画家跳入作品中亲自发声。比如1980年代的漫画《守望者》中,一位名叫法老王的角色在被质问“你有没有做这件事?”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作者)(在现实世界的)32分钟前就做了。”
这里的“做”,一方面指的是角色在漫画中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的创作行为。此类做法在美漫中可谓司空见惯,以至于美国漫画家斯科特·麦克劳德(Scott McCloud)在流行漫画入门书《理解漫画》中现身说法,展示如何利用漫画这种体裁本身来讲述漫画这门艺术。
对漫威电影来说,这是一次新鲜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片尾留下的预告。地球世界对多重宇宙的兴趣愈发浓厚,次元壁即将打破,而多元宇宙中的“康”们也将会发起反击,从而为接下来的第五阶段拉开序幕。事实上,贯穿《蚁人3》的一条主线,正是多元宇宙的存在与探索,主创团队着力于将异世界具象化,而不仅仅是方便编故事的背景设定。这是电影媒介相对于漫画媒介的独特优势。
早在拍摄《蚁人1》时,路德曾有幸与漫威漫画之父斯坦·李见面。当时斯坦·李就说,很高兴《蚁人》能拍成电影,因为角色放大和缩小在纸面上实在太难呈现,而在大银幕上就可以给观众带来直观的冲击力。如今,《蚁人3》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承载了多元宇宙可视化的功能。
只是,对《蚁人》这部以平凡英雄和家庭喜剧元素为特色的系列来说,这项重担或许略显沉重了。
不像蚂蚁的蚁人
蜘蛛侠会弹射蛛丝,闪电侠快如闪电,黑豹的力量大半来自天降振金和背后强大的文明。这些力量比较容易理解,与角色名字的关联也一目了然。那么,蚁人有什么超能力呢?
严格来说,蚁人并没有超能力。他的力量来自皮姆博士发明的战衣,而战衣的原理是“皮姆粒子”,一种能够从亚原子维度抽离或增添物质的超维度粒子(另一种解释是,皮姆粒子能够改变原子间距)。在多重宇宙的世界观中,我们无需在意物质守恒定律之类的东西,只需要知道:人只要穿上这种战衣,就能任意让自己变大或变小。
换句话说,蚁人战衣的功能和“粗如南岳细如针,长短随吾心意变”的金箍棒差不多,只是有一个副作用——放大功能长时间维持。这一点,在《蚁人2》末尾蚁人化身海中巨人的桥段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斯科特·杨从出水的那一刻就行动反应迟缓,没过几分钟就只能脱掉战衣,以正常体型尺寸遁回家中了。
这里便存在一个基本的矛盾:社会性动物蚂蚁与个人主义的超级英雄之间的矛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蚂蚁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单个的蚂蚁无比渺小,但集合起来的蚂蚁就会像轧路机一样无可阻挡。
20世纪德国作家、一战回忆录《钢雨》的作者恩斯特·云格尔(Ernst Jünger),将现代工人比作蚂蚁:“工人像蚁群一样齐步行进,他们向前的运动不再是随意的,而是遵从于自动化的纪律。”在他写下这段话时的1932年,云格尔无疑对他心中铁板一块的蚂蚁社会钦羡不已。当然,到了1951年出版的文集《林中漫步》中,他的内心早已境迁,主题变成了如何在恶劣外部环境下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平静。
诚然,人类对蚂蚁的认知是多元且随着时代变化的。在不同观念和立场的人眼中,蚂蚁社会可以被想象成完美的君主制、完美的共和制,甚至完美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但无论哪一种设想,都基于蚂蚁的社会性。毕竟,凡是看过、捅过或者淹过蚂蚁洞的小孩都知道,蚂蚁是成群行动的,而且不会像苍蝇、蠓虫一样单纯聚团乱飞。
怀着这样的认识再来看蚁人的表现,不免就会感到违和。蚁人大部分动作桥段的看点都是斯科特缩小身形,瞬间飞到对手身旁,从匪夷所思的角度发出致命一击;或者化身小小特工,骑上专属坐骑“安东蚁”,穿梭于寻常人类无法涉足的狭小空间。
当然,巨大化能力偶尔也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在2016年《美国队长3》中,斯科特·杨以巨人形态力撼以钢铁侠为首的团队,在复仇者联盟内战中大放异彩。简言之,与漫威的所有其他超级英雄一样,蚁人靠的是个人实力与小队配合。在这一点上,蚁人可以说恰恰是蚂蚁的反面。除了变小后的体形外,蚁人与现实世界中的蚂蚁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蚁人》完全名不副实,只不过蚂蚁社会动物的一面体现在皮姆博士的蚂蚁大军和量子蚂蚁文明上。不经意间落入量子领域的蚂蚁,自行发展出了超发达的文明。用皮姆的话说,蚂蚁已经建立了“一个由技术官僚统治的二级文明”。
这里所说的“二级文明”,出自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Nikolai S. Kardashev)。他将文明分为三级,二级文明能够利用所在恒星系的全部能量,典型技术设想是戴森球和套娃超级计算机。根据2021年的地球总能耗计算,人类文明大致属于0.73级。
不仅如此,皮姆博士还暗示了量子蚂蚁文明的主流思潮:“我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容易引起强烈情感的词语,但我们能从(蚂蚁文明)里面学到很多。”要不是被女儿打断,他接下来大概会发表一大段对于人类乃至宇宙的蓝图愿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皮姆并不是一个局外人或者观察者。他早在《蚁人1》中就介绍,他是通过自己制造的头盔来控制蚂蚁的行为。这种控制是如此牢固,以至于在量子世界中经历了千万年的发展之后,蚂蚁仍然心念旧主,努力与皮姆重新建立联络,心甘情愿地服从皮姆,并在最后不惜牺牲,击败征服整个量子领域的大反派“征服者康”。
至于原因,皮姆说得很明白:“它们是我的蚂蚁。蚂蚁绝不放弃。”这样来看,即使口器中能发出高压电弧光,制造出巨型坦克,它们仍然是皮姆永远的奴仆。
事实上,蚂蚁从来没有主人,更不是只会听从命令的机器人。即使是看上去处于蚂蚁社会顶端的蚁后,如果形势需要的话,也可能会被工蚁抛弃乃至杀死。用美国生物学家、蚂蚁研究权威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Wilson)的话说:“兵蚁和那些扮演‘拂尘’的小型工蚁是防御系统。蚁后是生殖器官,负责照料园圃的其他小型工蚁是消化系统。而中型工蚁起到了诸如大脑、手、脚和感觉系统的作用。”
蚂蚁是一种危险的生物,不仅对其他蚁群或其他物种如此,对任何妄图掌控它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