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成中国在非洲“软实力”支柱
2023/03/15 | via. 媒体 法国《世界报》网站
传统中医成为北京在非洲的“软实力”支柱。2010年在马里首都巴马科郊区尼日尔河右岸落成的马里医院,有时被称为“中国医院”。进入大厅走上几步就能明白为什么。中文标识在提醒人们,这家医院几乎所有建筑材料都来自中国,中国援建了该医院并提供了设备和药品。
然而,中国对马里医疗系统这一重要领域的贡献并不止于此。在各科室走动,就会遇到一些中国医生,他们提供传统的中医治疗,包括针灸。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地方,人们会看到一些私人中医诊所,这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和药品在首都居民中很受欢迎。巴马科在非洲大陆并不是特例,因为非洲许多大城市都有中医。
几十年来,医疗卫生一直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支柱之一。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地缘政治学讲师格扎维埃·奥勒冈分析说:“中医的进入往往反映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历史联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有中国医疗队派驻的国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从那时起,中国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非洲医疗卫生领域中,最近它还对与卫生有关的重大项目进行了投资,如刚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成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
中医的推广是通过建立被称为“鲁班工坊”的技术与医疗合作中心来实现的。中国创办了十多个此类工坊,旨在让诸多非洲学生走上获取专业资格之路。
巴马科的中医技术鲁班工坊在2019年12月设立。格扎维埃·奥勒冈表示:“在随后的数月里,中国在卫生领域非常活跃,主要是通过提供中医产品和疗法来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此后,从科特迪瓦到马达加斯加,还有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大概建起了14个鲁班工坊。
除了北京派来的医生和海外华人,中医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非洲医生或传统治疗师的认可。一些鲁班工坊和非洲许多校园里的孔子学院一样提供中医培训。
中国也定期提供奖学金,让非洲人可以在中国接受培训。对于一些当地的传统治疗师来说,这是一种能让他们提供多样化治疗和扩大客户群的方法。
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东非中医》一书的作者伊丽莎白·许(音)曾多次前往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为自己的研究积累素材。根据她的观察,中医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他们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从糖尿病到高血压,还有疟疾,而在这些方面,中国药典的有效性已经表现出来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这也有助于增强许多人对中医的信心。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