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热潮已至?
2023/03/05 | 作者 蔡晶晶 | 编辑 孙杨
在国内票房大获全胜的《流浪地球2》竟被《纽约时报》打出30分(满分100分)的低分?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虽然在北美同步上映,但是排片非常少,而且几乎零宣发。不过,这些不利因素似乎都不影响电影至少在美国华人圈和美国普通科幻迷中口碑炸裂——仅有的场次上座率很高,一票难求。
《流浪地球2》给很多观众留下的第一感受,就是这部电影真是在科幻的维度上诚意满满,将近3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给出的都是干货,其信息之密集,内容之庞杂,世界观之恢宏,甚至可以媲美刘慈欣的华语科幻小说扛鼎之作《三体》,后者最近也因为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而备受关注。
为什么科幻这个相对小众的题材,近年来在国内能频频出圈、引发全民讨论?华语科幻小说的影视化改编热潮,已经到来了吗?
对科幻的喜爱从何而来?
人们为何热衷于阅读科幻作品?首先,热爱幻想的人类,需要在科学神话中寻得一些精神寄托。刘慈欣在1999年的一篇文章《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中曾提到: “人是需要一些精神安慰、寄托和超越的,这在科幻小说中可以体现为永生、穿越、精神上传、地球流浪等。”如果说,神话故事是过去人类对于世界规律的朴素观察和总结,那么科幻作品就是基于科学规律而创造出来的新时代的主导性神话。
比方说,在科幻作品中,生物遗传工程和器官移植技术创造了无限生命的神话,人工智能创造了超级智慧的神话,弦理论和平行宇宙理论构建了无限世界的神话,而这些神话都不仅仅是空想,还有一定的科学实践作为支撑,所以说科幻作品是科学神话的最佳载体。
其次,人们着迷于科幻的另一个原因是科幻想象有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比方说,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在50年前的诸多想象如今都变成了现实,随便举几个例子:“面包机、自动咖啡机、压力锅——烹饪将由计时器自动完成”“电影将是三维的、3D格式的”“电话会更轻便,它们的屏幕可以用于阅读书籍、文献以及观看照片。通信将通过卫星来实现”等等。
而今日美国的“科技狂人”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在14岁的时候曾经遭遇自我意识上的生存危机,正是经典科幻小说让他走出危机并激发了他探索未知世界的潜力。他创立SpaceX的目标就是为了帮助人类移民火星,一个听起来如此科幻的目标,却令人惊叹地以“星舰”计划的形式正逐渐成为现实。
第三,科幻的“硬核”,并非仅仅是预言乌托邦(utopia)或者反乌托邦(dystopia),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
以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1》为例,电影里的地球如果用福柯的“异托邦” (heterotopia)概念来理解颇能接近其内核。“异托邦”是一种处理危机的空间设定,这个空间是被隔离的却又是被需要的,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欲望或恐惧,与主流权力形成既共生又距离化的微妙张力。
电影《流浪地球1》呈现了一个我们最熟悉的地球,同时又是一个我们无比陌生的地球。地球被1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改造成一艘诺亚方舟,地球停转带来地表气候剧变,大气层逐渐消失,冰川融化,世界版图重绘。在这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个微型的异托邦,包括空间站、地下城、补给站、点火中心等。
观众跟随电影镜头看到了劫后残存的国贸大厦、央视大楼、金茂中心、东方明珠等地标性建筑,这些镜头之所以震撼,不在于它如何奇特陌生,而在于它陌生之中的可辨性,仿佛促使观众去思考地球的另外一种存在样态,另外一种可能。
“华语科幻热“的前世今生
中国科幻小说在刘慈欣的《三体》获奖之前,曾长期属于极小众领域,只在科幻迷中有存在感。对科幻迷来说,圈子的中心是位于成都的《科幻世界》杂志社,这本杂志推出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等科幻作者。
科幻真正走入主流文学视野是2015年《三体》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了纪念“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创立的这一奖项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科幻小说奖。2016年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给中国正在兴起的科幻热又添了一把柴火。
2019年中国科幻随着《流浪地球1》的票房大爆进入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到2022年12月B站的《三体》动画版上线,2023年1月腾讯的《三体》电视剧播出,再到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科幻作为一个题材,再度破圈,华语科幻热再次飙升到沸点。但是,当全民热衷讨论《三体》电视剧和票房口碑双双大爆的《流浪地球2》时,其实极少讨论到的是一百多年从晚清到当代的中国科幻庞大的历史积累。
科幻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先驱之一。他早在1903年就翻译了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对“科学小说”的启蒙意义寄予厚望,认为“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可惜的是,科幻小说在五四运动以后道路曲折,命途多舛。科幻从一开始就被视为启蒙的工具,但是在近现代史上,中国更迫切的任务是救亡。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前,科幻作品只有寥寥几种,其中最有名的是1932年,老舍的反乌托邦小说《猫城记》。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启蒙的科幻又被纳入议事日程,但是其工具性又凸显出来,导致文学性不高。文革结束后,在“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下,科幻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热潮,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等人的作品备受欢迎。但这次热潮中的主力作家甚至主力作品,如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等,都是在六十年代初就已经完稿的。只是由于时机问题,等待了漫长的十多年才得以与读者见面。
这次热潮没持续多久,1980年代初很快又出现了科幻到底是姓“文”还是姓“科”的争议,接着反击精神污染的运动(1983)开始了,科幻文学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重灾区,科幻文学创作再度跌入低谷。
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一次科幻热潮中,首次在我国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科幻迷群体。这些科幻迷中的不少人成了新一代中国科幻事业的领军人物,其中最著名的科幻迷之一应该是黑龙江的姚海军,他于1988年创办了《星云》,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份由科幻迷自办的刊物。
进入1990年代,中国科幻创作完成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真正让科幻文学经历市场的考验。经过《科幻世界》杂志的艰辛耕耘,新一代科幻作家的默默蓄力,到了21世纪,科幻重回人们的视线。这时的中国科幻,已经脱胎换骨,真正开始找到自己的声音和意义所在。
可以说,华语科幻创作的兴起,以及华人科幻迷群体的持续扩大,与中国在20世纪后半叶大国崛起的历程息息相关。刘慈欣2015年在悉尼大学的演讲中曾提到,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科幻事件,即超现实的科幻想象变为现实的事件。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伴随着大航海时代,英国的崛起伴随着蒸汽机革命和工业革命,美国的崛起伴随着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等等。
近年来中国科幻热也与中国大力发展航天、量子、人工智能、5G通讯等面向未来的尖端技术息息相关,这些科技领域的突破为科幻热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2023年1月30日,在《流浪地球2》票房破27亿元的前几个小时,中核集团发微博力挺《流浪地球》:“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随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微博与中核集团互动,并表示:“兑现更多科幻梦想,未来可期!”接下来包括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船舶、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多个官方号更是在中核集团评论区组起“团建”,报名为“科幻变成现实”出力。
这些“国字头”领军企业的表态,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科幻电影工业的大力扶持,毕竟科幻电影是公认的“电影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背后要有非常成熟的工业化体系支撑。科幻电影拍得好看与否,是检验一个国家电影工业化水平有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硬性指标。据称《流浪地球》的视觉特效75%都是国产团队完成的,这说明经过了十几年的积累,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也终于迈入了新阶段,十分令人欣慰。
科幻热的兴起,能从小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最终也有推动科学创造发明的可能性。可以说,今天看《流浪地球》的中国观众有点像当年第一批看《星球大战》的美国观众,科幻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让很多人从小就对宇宙探索、数字生命等产生了兴趣。对于他们来说,科幻不再是一个小众的爱好,而变成了一个文化常识和生活常识,这必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流浪地球2》剧照
《流浪地球2》:被科幻迷认可的科幻电影
电影《流浪地球2》从春节上映以来就引发了无数讨论。截至发稿前,豆瓣有将近87万人给它打了分,评分高达8.2分。美国最知名的两家电影网站“烂番茄”和IMDB也纷纷给出评分。
“烂番茄”对一部电影的评价分两部分,一个是专业影评人评分,还有一个是普通观众打分。这两部分,《流浪地球2》得到的分数分别是77%和96%,超过了诺兰的《星际穿越》的72%和86%。再看看IMDB的情况,满分10分,《流浪地球2》得分为8分,《星际穿越》则是8.6分。总体看下来,在海内外观众眼里,《流浪地球2》无疑都是一部水准至上、好评率很高的优秀科幻片。
但是,《流浪地球2》也不乏被人诟病的地方,其一是信息量太大,剧情过于饱和,导致叙事节奏没有轻重缓急之分,全程都在高能燃爆。观众被剧情带着从观影的第一分钟起就如坐针毡,心绪跟着剧情起伏不定,如此这般近三个小时下来,有人嗨爽了,有人哭伤了,有人累瘫了,还有人因为跟不上情节懵圈了。可以说,《流浪地球2》的信息密集程度是铁杆科幻迷都需要全神贯注、仔细思考才能跟得上的,很多人都需要二刷,甚至三刷才能弄明白电影里给出的大部分信息。
普通观众跟不上剧情还有一个原因是《流浪地球2》不是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72小时营救故事,它是一个有点史诗感的故事,讲述的是刘培强、图恒宇、周喆直这三个主要角色和他们身边亲人朋友的一生。所以影片中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法,试图展现这个时间点不同的主人公分别在忙什么?这个时间点世界各地发生了什么?多线剧情越复杂,理解的压力就越大,这就导致这部电影对普通观众来说是有一定观影门槛的。
但是,《流浪地球2》以上的问题都是情有可原的。根据制片人龚格尔的说法,郭帆导演在编剧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要给观众提供一部高信息密度的电影。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到好莱坞现在的电影,尤其是超级英雄电影里的场景,几乎就没有重复的。传统好莱坞电影的制作逻辑是,主场景做得繁杂一点,过场则做得简单一点,然后尽量在主场景里多拍些戏。但是好莱坞现在套路变了,从开头到结尾,场景不重复,没有主场景和过场之分,因为现在的观众对信息的吸收能力太强了。
确实,在信息爆炸且碎片化、短视频平台主宰观众观剧观影喜好的今天,年轻人们已经习惯了1.5倍速,甚至两倍速看片子,还有空闲时间来发弹幕点评一下。所以《流浪地球2》也得用尽浑身解数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尽量做到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观影喜好,不然确实可能因为节奏太慢而被这个信息高密度时代无情淘汰。
为了满足高信息密度的需求,据说电影中光世界观的构建描述就高达20万字,它的信息池也不仅限于《流浪地球》原著这个短篇小说,而是刘慈欣的所有科幻作品。比如在月球上布设核弹的情节,《吞食者》中就有出现,不过在这部作品中月球只是被推走了,没有被核弹炸掉。月核聚变的点子可能来自《地球大炮》里核弹爆炸可以压缩物质这个思路。数字生命起源计划则源于《时间移民》里的无形世界。MOSS的全知与干预有点类似于《镜子》里的镜像模拟。
《流浪地球2》很像是在以大刘的整体世界观来看待这个世界,并尝试着在影片当中直接表现大刘作品中使用过的一些技巧,比如宇宙级的变化如何直接影响个人命运,人类如何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去应对巨大的灾难,等等,这些都很刘慈欣。
电影还很忠实于刘慈欣小说原著中体现出的科学理性精神:一切以确保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延续为前提,按年龄保证未成年的孩子都能进入地下城并获得一位成年监护人的照顾。做肉弹引爆核弹的时候,50岁以上的航天员优先选择自我牺牲,等等。
除了刘慈欣以外,《流浪地球2》还借鉴了世界上很多科幻经典。比方说,科幻电影的两大主题:太空歌剧(末世灾难逃生版)和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爱相杀(科幻高概念),都在影片中双线并行了。
太空电梯的灵感可能源自阿西莫夫的《基地》小说里的空间电梯,连MOSS这个正邪难辨的人工智能也明显有受到阿西莫夫《基地》和《机器人》系列里机.丹尼尔(R. Daneel Olivaw)这个拥有自由意志的机器人形象的启发。而电影里的那个红点对人的凝视,则很容易让科幻迷想到克拉克《太空漫游》里令人恐惧的HAL 9000。
令科幻迷欣慰的点还在于,《流浪地球2》非常像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品,非常重视呈现科学之美,小到一段公式、一个扳手,大到太空电梯,都在美学上非常吸引人。
首先,科学家的形象塑造得很生动,有一种科学的性感。比如马兆就是这样一个科学家,平时讲话精准如机器人,危难时刻反应很沉稳,但其临死前的笑容和挥手则令人既温暖又心碎。
其次是电影着重呈现了机械之美,根据主创们对未来科技的审美取向,大到行星发动机,小到月球车,对各种机械道具都尽量做到了实体拍摄,减少了一些特效的使用,给人一种近未来就能拥有这些实体机械道具的触手可及之感。也许有不少观众都在期待在近未来门框机器人和“笨笨”这样的家用机器人能实现量产并普及呢?
另外,虽然说成功的科幻作品都是世界性的,去民族主义化的,但是,作为中国科幻迷,能看到《流浪地球2》中出现很多中国式的梗,是很欣慰的。
比如电影里一开始并没有为难月球,而是给月球装了两台行星发动机,打算把月球推得离地球远一点,不让月球引力影响地球离开太阳系。但是影片中的地球人都跟中国人一样有中秋节情结,而按计划十年后月球远到一定距离,人类就没有中秋节可过了。所以在月球发动机启动后,有两个外籍科学家很伤感,说以后再也过不了中秋节了。旁边的外国科学家安慰他说要等十年才过不了中秋节呢,而且只要有月饼吃就行,他特别爱吃月饼里的肉馅。被安慰的那位马上调侃说,“你是南方人吧”。闻言很多现场的观众都笑出了声。
可以说,《流浪地球》这个IP已经通过两部电影的成功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因为有大批不属于传统科幻迷的普通观众买票进场,让这个IP成功破圈了。这个IP的核心不是郭帆导演,也不是刘德华、吴京等个别演员,而是“流浪地球”这个故事本身,以及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还有支撑这个故事的各种科幻高概念:伴随氦闪的太阳膨胀、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核弹引发月核聚变,等等。
可以说,《流浪地球》已经从一部独立的作品进化成为一个拥有宏大完整的科幻世界观的系列佳作,这让观众不禁对接下来的《流浪地球3》充满期待!
《三体》电视剧:来之不易的口碑剧
电视剧《三体》的整体观看感受也不错,播出至20集时,豆瓣评分涨到了8.2分。可以说《三体》的影视改编之路曲折复杂,到今天,终于能出这么一部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大刘原著的口碑剧,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作为文学作品,《三体》无疑是中国科幻小说中最大的IP。它在世界各国畅销超2000万册,还以宏大的故事架构和深刻的人文思想构筑了史诗级的三体宇宙。作为改编作品,网友自制的三体同人短片《水滴》在B站获得超3000万次转发,充分展示出观众对于《三体》故事改编的高度热情。
但是《三体》的题材、体量和深度,都决定了其影视化的难度。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三体游戏中横跨多个世纪的时空背景,艰涩又抽象的物理学知识,浩渺深刻的宇宙奥义,能在文字层面给书迷提供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但这些宏大场景,要转换成影像的视听语言呈现,就对特效水平和编剧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三体》电视剧的拍摄没有强大的制作班底做后盾,一不小心就会重蹈B站《三体》动画片滑铁卢的命运。
此前,《三体》动画版于2022年12月上映,关注度很高,但之后在豆瓣的评分节节下降,恶评如潮,尤其是原著党痛心疾首,目前评分只有可怜的4.1分。《三体》动画片的改编是从古筝行动开始的,这就意味着主创团队主动抛弃了现实主义立场,只想选类似古筝行动这样的大奇观来博取观众的眼球,整部动画片透露出一种偷懒讨巧的感觉,让很多观众难以产生认同感。而且动画片中对汪淼、罗辑等主要人物的塑造,甚至三体游戏的呈现都严重偏离原著,让科幻迷非常出戏。
《三体》剧照
《三体》电视剧版则从容地接受了在原著《三体1》中除了古筝行动以外,没有特别大的奇观的现实。就老老实实地按照原著的时间线拍摄,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红岸基地、三体游戏等名场面都有展现,对原著名台词的还原度也很不错。
可以说,这种忠于原著的拍摄方法,在影视创作上,是一个看似保守,实则激进的改编方式,其目的就是先抓住书粉这个基本盘,通过书粉积累口碑,再向普通观众辐射。这样的改编方式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等于一开始就提高了普通观众的观影门槛,而原著粉又是历来被认为最难讨好的群体。过于忠实于原著也会被批评说拍摄团队摆烂偷懒,缺乏创新,停留于简单地对原著的“翻译”,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改编等等。
据说电视剧的制作团队和平台是在反复沟通后,最终才确定改编要以原著粉丝的感受为主,尽可能还原《三体》原著的气质,而在一些细节呈现上增加一些解读性的内容,对非原著党降低观看门槛。比如剧中开篇就提到的“物理学不存在了”这个重要的概念,原著党一看就懂,普通观众也能通过剧中设置的“台球撞击实验”从视觉上慢慢了解这句话的内涵。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实验性、解说性镜头一多,剧情马上会显得说教且冗长,掌握好平衡确实很难。
《三体1》原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是书中营造的那种无处不在,却又肉眼不可见的三体人对地球人的威胁,这种来自高阶文明对低阶文明的挥之不去的压迫感,是非常难影视化表达出来的。因为三体人那些逆天的科技力量带来的冲击,都只是通过汪淼、杨冬、丁仪等人传达给读者/观众,对观众来说都犹如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忽近忽远。这时候演员的表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张鲁一饰演的汪淼、于和伟饰演的史强、林永健饰演的常伟思、李小冉饰演的申玉菲、陈瑾饰演的老年叶文洁都表现得不错。
最令很多观众惊艳的还是王子文饰演的青年叶文洁。从她出场开始,那些必须留白的情节,都透过她的眼神来传达,各种恐惧、绝望、勇敢的情绪也都通过眼神戏来传递,可以说比看书的时候很多读者自己想象出来的叶文洁形象还震撼。
根据很多花钱看完超前播放的观众反馈,这笔钱花得非常值,因为后面的古筝行动拍得完全抵得上科幻大片的场面,看得人手心冒汗,汗毛倒竖。
可以说,《三体》电视剧能尽可能地还原《三体》中的经典剧情、呈现《三体》文字中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文字内涵,让读者重温一下读《三体》小说时爽到极致的战栗感,这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就是最大的快乐。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