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2023/02/25 | 作者 杨津涛 | 编辑 陈祥
今年春节期间,受电影《满江红》影响,游客们在河南周口的岳武忠祠前排起长队,为的是亲手打一下秦桧跪像。从现场视频看,个别游客甚至抡起鞋子或铁板抽打跪像。人们如此厌恶秦桧,是认为他私通金人,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致使南宋再难收复中原。张艺谋沿袭此说,在《满江红》中,让相府、岳家军、宫廷等几方势力,激烈争夺一封金兀术写给秦桧的密信。
当然,我们都知道,艺术创作不等同于历史记录。秦桧可能并非金人奸细,而在冤杀岳飞这件事上,他也不过秉承上意,宋高宗才是真正元凶。皇帝杀岳飞的动机和好处有很多,它们叠加在一起,为岳飞铺就了“非死不可”的结局。所以不必假设岳飞不死会怎样,那是完全不会发生的事。
防范武将是大宋国策
众所周知,北宋立国之初,宋太祖为防止晚唐以来武将乱政的历史再现,就先是导演“杯酒释兵权”,让老将们解甲归田;接着罢免禁军统帅,并削夺节度使权力,使武将们很难再有发动政变或割据一方的可能。讨论岳飞死因之时,我们也必须牢牢记住:他是一名统率大军的高级将领。
在“重文抑武”国策下,武将不仅受到朝廷猜忌,还常常被文官歧视。名将狄青出身贫寒,因在北宋防御西夏、征讨侬智高等战争中屡立大功,皇祐五年(1053年)升任枢密使。在开封期间,狄青一直被流言缠绕,一会儿说狄府的狗长了犄角,一会儿说他家里有怪光发出。有一次开封发大水,狄青到相国寺躲避,又被人看到身穿“黄袄子”。在文官们看来,种种迹象都预示着狄青有反骨。
欧阳修、文彦博等纷纷上书,称狄青善于用兵,且深得军心,让他任枢密使是养虎遗患。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反问道:“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文臣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提醒宋仁宗不能对武将掉以轻心。不久,狄青被外放陈州,在惊惧中死去。
到了两宋之际,一批武将在对金战争中崛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他们整合溃兵、流寇,军力不断壮大。他们时常自行其是,对朝廷政令置之不理,很多人还积累了巨额财富。民间习惯以主帅的姓称呼各军,除岳飞的岳家军外,张俊、韩世忠、刘安世各有张家军、韩家军、刘家军。
对这些武将,宋高宗从来都缺乏信任。他不会忘记,自己登基的第三年(1129年)就遭遇了苗刘兵变,在逼迫下一度退位。祖宗定下的国策,加上亲身经历,让宋高宗对武将有着比宋太祖、宋仁宗更深的猜忌。只是在金人不断南侵的背景下,皇上不得不暂时依靠岳飞、韩世忠等人。
同样忧心的,还有文官们。宋高宗早期任用的宰相张浚、赵鼎,都认为武将权力太大,朝廷难以节制,希望改以文人统兵,或者在各军任命偏将,削弱主帅兵权。秦桧借岳家军、韩家军的名号,提醒宋高宗“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指岳飞等人早晚危害朝廷,不可不防。宋史学者虞云国总结:“在削夺武将兵权上,赵宋文臣无论主降、主和、主守、主战各派,都是始终一致的。”
恰好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收到金兀术来信,称“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要求宋廷先杀岳飞,再谈和议。对于信件真伪,目前学界还有争议,宋史学者王曾瑜倾向此信的确存在,但它不是金兀术给秦桧的密信,而是致南宋的官方文书。金人释放“和平”信号,意味着宋金战争即将结束,宋高宗不再需要武将们为自己在前线卖命。于是,宋朝开始了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宋高宗采纳秦桧亲信范同的计谋,先以庆祝柘皋大捷的名义,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到临安,再悄悄剥夺他们的兵权。宋高宗仿效当初宋仁宗给狄青的优待,加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他假惺惺地对三人说,朕过去只给你们管理一个战区的权力,现在要把掌握全国兵权的枢密院交给你们。各位爱卿只要团结一致,打败金兀术又有什么难呢?
岳飞等人被升了官,成为南宋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可依照两宋制度,他们必须辞去原有军职,亦即交出手中兵权。事已至此,岳飞等人唯有俯首听命,原来的岳家军、韩家军、刘家军都成为宋高宗直辖的“御前军马”。
武汉黄鹤楼公园,岳飞铜像。
岳飞与宋高宗的碰撞
对武将来说,失去兵权意味着可能不再有机会上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可不一定就会丧命。尤其两宋时期有开国皇帝留下的祖训,要求后世子孙不得诛杀大臣。无论被宋太祖解除兵权的石守信等人,还是让宋仁宗外放的狄青,的确都能保全性命。张俊、韩世忠也是一样,前者活着的时候就获封郡王,后者在岳飞死后九年以太师身份致仕,晚年都是享尽了荣华富贵。
那为什么宋廷单单杀了岳飞呢?一些人认为,岳飞口口声声迎回徽、钦二帝,要是让他成功了,宋高宗就得给父兄让位,他由此怨恨岳飞。
王曾瑜《岳飞新传》对此做过辨析,认为宋徽宗在绍兴五年(1135年)即已去世,宋钦宗后来明确表示若能回到江南,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再说,宋徽宗、宋钦宗的旧臣几乎全部被金人掳走,临安上下都是宋高宗的亲信,他们即便想复辟,又有谁会支持呢?唐玄宗和唐肃宗,明英宗和明景帝的故事,也都说明旧君归来,不会动摇新君地位。
岳飞与宋高宗的冲突,其实表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任性请辞和建言立储。过去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这话用在岳飞身上再合适不过。《宋史·岳飞传》说他“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就是说话和做事都坚持原则,容易愤怒、激动,绝不轻易低头,这种性格不可能不得罪人。
绍兴七年(1137年)四月,岳飞第一次激怒了宋高宗。那时“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临阵脱逃备受非议,而岳飞屡立大功,深受皇帝赏识。宋高宗计划趁机削藩,撤掉刘光世,把他的刘家军全部调拨给岳家军。岳飞见到手诏后立刻上书谢恩,表示自己有此兵力,一定能消灭伪齐,收复中原。谁知宋高宗很快反悔,担心两军合一会使岳飞实力过强,尾大不掉,于是收回了成命。
对于宋高宗的出尔反尔,岳飞极度失望,上书请求辞去军职,回归庐山母亲墓前继续守孝。没等宋高宗批准,他就自行把鄂州军务交接给张宪,上了庐山。宋高宗连下手诏安抚,文臣武将们纷纷出面劝说,才让岳飞同意复职,并上书“请罪”。
君臣再次会面,宋高宗说你这么做,我并不生气,要是生气的话,不可能不惩罚你,因为太祖说过“犯吾法者,惟有剑耳”。这句话隐含杀机,说明在他眼中,岳飞胆敢以辞职要挟君主,且擅自离任,已经接近于那违法的“剑”(指武将)了。
同年七月,岳飞建言立储,加重了宋高宗的猜疑。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2岁时夭折,此后再未生育,只得把宋太祖的后人赵伯琮和赵伯玖收入宫中,作为养子。其中赵伯琮改名为赵瑗,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岳飞见过赵瑗一次,认为其“英明雄伟”,可以承担中兴大任。岳飞当面请宋高宗立赵瑗为太子,以打破金人可能在北方立宋钦宗之子为傀儡皇帝,动摇南宋政权合法性的阴谋。
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见宋高宗依旧没有立储的打算,再次上书密奏,表示国家现在致力于收复失地,要想实现此目标,必须“先正国本,以安人心”。在古代,太子被认为是所谓“国之根本”,一旦皇帝发生不测,只有太子及时登基,才能保证王朝秩序稳定,北伐大业不被中断。
宋高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当时不过三十来岁,还存有生子的希望。另外,岳飞干预立储,不能不让他回想起自己被武将胁迫禅位的往事——谁知道岳飞会不会效仿苗傅和刘正彦呢?
然而,岳飞在政治上相对固执,没有体会到宋高宗对自己的心态已经从信任、倚重转向了猜疑、防范,以至在绍兴九年(1139年)又两度表达对皇帝的不满。宋金第一次和议达成后,朝廷上下一片欢腾,宋高宗也没忘记对岳飞大加封赏。岳飞不但坚辞不受,还上书泼冷水,说议和之事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现在需要做的是训练人马,以防金人再次入侵,而不是论功行赏。
此时,金人归还了陕西和黄河以南的土地,使北宋诸帝陵寝所在的洛阳回到南宋手中。岳飞请求随朝廷使臣一同前往拜祭,并探查金军虚实。宋高宗担心岳飞影响与金人的和议,急忙下诏禁止。岳飞一怒之下又连上两道奏章,以和议将成且自身多病为由,请求解除军职。宋高宗知道战争没有真正结束,只能好言安抚,可岳飞在他心中已完全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
在“中兴四将”里,张俊、韩世忠、刘光世资格更老,官职更高,受到的猜疑却比岳飞小很多。这是因为张俊为人趋炎附势,向来顺从宋高宗和秦桧,赞同对金议和。韩世忠积极主战,本也是秦桧的眼中钉,好在苗刘兵变时,他率兵参与平叛,有救驾之功,得到了特殊保护。刘光世早已被削夺兵权。加上这三人都大肆敛财,热衷于在带兵之外当个富家翁,宋高宗因此放心不少。
朱熹曾对四将优劣做过一番议论,他认为岳飞最为杰出,但宋高宗缺乏驾驭的能力。朱熹敏锐地发现:“诸将骄横,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而韩世忠破胆矣!”没错,岳飞和皇帝关系疏远,又择善固执,注定要做杀鸡儆猴故事中的那只鸡了。
捕风捉影的谋反罪证
绍兴十一年(1141年)七月,秦桧指使右谏议大夫万俟卨上书弹劾岳飞,开列了两项罪名。一是不遵圣旨,拖延援助淮西;二是说岳飞两个月前以枢密副使身份随张俊巡查淮东时,主张放弃要地山阳,退守长江以南,动摇军心。
事实上,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撕毁和议南下,宋高宗命岳飞驰援淮西。岳飞接诏后,仅准备了一天就从鄂州出发,没有任何拖延。只是等他赶到战场,金兀术已经撤兵了。至于主张放弃山阳,则是张俊出于对岳飞的怨恨,故意做的歪曲。
宋高宗对搞清这两件事全无兴趣,他选择全盘相信,下诏免去岳飞的枢密副使之职,改任万寿宫使。万寿宫是道观名,两宋常以此类职务安排退休的宰辅大臣,领月俸而不必理政。
岳飞人在临安,而他的岳家军旧部由王贵、张宪统领,依旧驻扎在鄂州。按规定,各军统制、副统制要轮番前往镇江,向枢密使张俊汇报工作。让张宪意外的是,他与岳飞之子岳云刚到镇江即被扣押。秦桧的党羽林大声时任鄂州大军总领,手下王俊曾因贪污被张宪处罚,一直怀恨在心,这时出面诬告。他声称张宪听说岳飞被免职,计划裹挟大军从鄂州前往襄阳,逼迫朝廷把兵权交还岳飞。
张俊亲自审问张宪,连连动用大刑,后者被打得体无完肤,还是咬紧牙关,拒绝诬陷岳飞。最后没有办法,张俊只能替张宪“交代”了一份供词——“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即只等岳飞一声令下,岳家军就对朝廷发难。完成对岳飞谋反的指控后,宋高宗立刻下诏逮捕岳飞,交大理寺审理。
岳飞了解宋高宗,知道皇帝是个聪明人,做事都有自己的计划。他也清楚秦桧的狠毒,秦桧一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而在下狱之初就抱了必死之心。在被严刑拷打时,岳飞露出了背后所刺的“尽忠报国”四字,主审官何铸是秦桧亲信,看后也是羞愧不已。供词则只有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为尽快坐实岳飞的谋反大罪,秦桧让万俟卨接替何铸主审此案。在公堂上,万俟卨质问岳飞、岳云和张宪:“国家有何亏负,汝三人却要反背?”岳飞回答:“对天盟誓,吾无负于国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损陷忠臣。吾到冥府,与汝等面对不休!”
万俟卨看岳飞不服,随手抛出一条“罪证”,说你不想谋反,怎么到天竺寺游览时,会写下“寒门何载富贵”的话?普普通通的一句诗,被小人们一解读就有了文字狱的味道,成为岳飞对现实地位不满,想要追求更大富贵(称帝)的证明。
既然堂上审不出什么,万俟卨就在堂下动脑筋,为岳飞凑了三条“罪状”:给王贵、张宪写信,鼓动他们谋反;在淮西之役中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遣,延误军机;曾经“指斥乘舆”,对皇帝不敬。
一条条来看,第一条是凭空捏造,万俟卨声称作为物证的信件都被张宪烧毁了。第二条是颠倒黑白,岳飞在援助淮西时并未“逗留”。第三条倒是有那么一点蛛丝马迹,可全部被刻意歪曲了。
岳飞曾夸耀:“我三十二岁建节,自古少有!”“建节”指出任节度使,是武将的至高荣誉。这句话被万俟卨篡改为,岳飞“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宋太祖早年随周世宗征讨南唐,因功封节度使,后推翻后周、建立北宋。万俟卨以此诬陷岳飞,就是说他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另外,淮西之战中,宋高宗调度无方,张俊等诸人损兵折将。岳飞当着众将的面说:“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官家”是宋人对皇帝的称呼,岳飞这是一时激愤之语,并没有不忠的意思。
捏造事实,陷害张宪的王俊,这时又抛出一件事。他说,岳飞从郾城撤军途中,曾在一个寺庙中与手下王贵、张宪、董先等人聊天。岳飞突然说:“天下事竟如何?”众将不敢搭话,只有张宪慢慢道:“在相公处置耳!”这分明是说,只有岳元帅才能让天下好起来,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劝进了。王贵、董先慑于秦桧的威势,被迫出面做假证,表示岳、张二人确有这段对话。
乍一看,岳飞意图谋反的罪证挺多,可仔细一琢磨,一条确凿证据都没有。大理寺官员们开会,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认为岳飞谋反证据不足,只能判两年徒刑,大理寺卿周三畏表示同意。万俟卨的任务是要岳飞死,如此轻判显然是宋高宗和秦桧不能接受的,他要求大理寺重审。周三畏怒道,办案必须依法行事,我不会为了保住一个大理寺卿的官位徇私枉法!
韩世忠听说岳飞被按谋反罪处置,闯到秦桧府中质问有何证据。秦桧回答,岳飞与岳云、张宪串通谋反的书信虽然没有找到,但这件事大体上“莫须有”。所谓“莫须有”,就是可能有、或许有。韩世忠凛然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他是武人,可问的这句话未免太过书生气了。
秦桧、万俟卨和背后的宋高宗,不在乎什么法律,也不管天下人服不服,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判岳飞死的理由。王俊的检举因为难以证实,万俟卨干脆避而不提,在判决书里只说两个事:一、金人入侵淮西,岳飞接皇帝15道手诏催促,依旧逗留不前;二、岳飞说“官家又不修德”,非议皇帝。岳飞罪上加罪,处以斩刑。此外,张宪蓄意谋反,判处绞刑;岳云教唆张宪谋反,判徒刑三年。
只有宋高宗能杀岳飞
岳飞还有一项“罪名”,是宋高宗很在意,而万俟卨不方便说的,那就是结交宗室。
前面提到,岳飞曾想和朝廷使臣一起到洛阳拜祭北宋诸帝陵寝,但宋高宗不许。这位使臣名叫赵士㒟,封齐安郡王,他在朝野有着很好的口碑,十分认同岳飞的抗金主张。岳飞下狱后,赵士㒟愿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他不会谋反。
宋高宗对此会怎么想?旅美学者刘子健分析得很对:“可能像苗刘之变那样的,强迫高宗退位,传位孝宗,也许还可能要求让位,拥戴像士㒟这样身份的皇族。”
身为武将,岳飞藐视皇帝、干预立储、反对议和,又和皇室中重要人物往来密切,可以说已经完全超出了宋高宗容忍的极限。宋太祖立盟誓不杀大臣,同时有祖宗家法“重文抑武”,两者存在的目的都是保大宋长治久安、皇朝永续。要是有大臣威胁到了他们的统治,也当然不能留。
宋高宗拿到岳飞等人的判决书后,亲自定下最终刑罚:“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他一面假装对岳飞不忘旧情,把斩首改为可留全尸的“赐死”,另一面又把岳云的三年徒刑一下提高到死刑。
显然,宋高宗害怕岳云事后会鼓动岳家军给岳飞报仇,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而派去监斩的杨沂中是他在军中的心腹,同时特别要求多派士兵到刑场维持治安,也是知道冤杀岳飞,行刑时可能发生骚乱。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前一天,岳飞被在狱中重击胸肋而死,时年39岁。张宪、岳云被在临安闹市中处斩,他们的财产被籍没,家眷全部流放岭南和福建。
从岳飞被杀至今,包括写有《岳飞传》的邓广铭在内,不少人认为杀岳飞是秦桧一手策划,宋高宗只有次要责任。事实上,要抓捕,乃至杀死岳飞这样的高官(少保、枢密副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两千六百户),即便证据确凿,也不是皇帝以外的人做得到的,更何况岳飞谋反的一切罪证都是捕风捉影。
当何铸质疑判决岳飞的合法性时,秦桧说“此上意也”,这案子是皇帝让判的。何铸听后只能赶紧声辩,说自己不是要为岳飞求情,是为国家社稷着想。
明人文徴明《满江红》里有一句“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道出了秦桧杀岳飞,不过是替宋高宗在前台办事的真相。明末王夫之也说,岳飞“遇秦桧之奸而不免,即不遇秦桧之奸,而抑难乎其免矣”。意思是说,秦桧的确是奸诈、恶毒,可朝中即使没有秦桧,岳飞依旧免不了一死。
岳飞心中,国家的地位高于君主。在金人不断南侵的时候,他为国征战可以帮助宋高宗守住江南;当两国讲和,活岳飞就没有死岳飞有用了。虞云国在《南渡君臣》谈及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时,指出他“还隐藏着更阴刻的心机,此即借助恐怖性杀戮来震慑所有立朝的武将与文臣”,确立君主说一不二的权威。有功而无罪的岳飞说杀就杀了,其他文武大臣除了甘于指鹿为马,还敢做什么呢?
对于宋高宗来说,杀之前有这么多的动机,杀之后又有这么大的好处,岳飞终究只有死路一条了。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