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怎样的教材?
2023/01/25 | 作者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编辑 孙杨
“近期一些教材出现的问题,教训极其深刻,暴露出教材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也反映出提高教材质量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扭住不放、齐抓共管、久久为功。要坚决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理念,健全制度规范,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教材编写、审核、出版、选用、使用全流程监管。”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2022年11月16日在《中国教育报》发文,谈及了2022年备受国民关注的教材修订问题。
田慧生局长所提到的“一些教材出现的问题”,就包括社会公众关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画问题,一些网友将这一教材斥责为“毒教材”,该消息引发全网关注,连续多日上了好几个热搜。
2022年8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对有关单位及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同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全国中小学教材教辅等的全面排查整改情况。教育部表示,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举一反三,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和进入校园课外读物的插图及内容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表明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属性。事实上,社会公众对“问题教材”与“教材问题”的关注,反映出对教材质量的高度关切。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从我国社会舆论对“问题教材”和“教材问题”的讨论看,还存在很多模糊、混淆的概念,需要理清,否则,会走到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反面。
2022年8月31日,江苏扬州,育才小学西区校的学生展示新领的教材。
“问题教材”的法律问题与专业问题
在教育部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后,还有不少网友依旧把这一教材称为“毒教材”,对针对插图设计者、绘制者只做出“不再聘用插图设计者从事插图绘制工作”的处理表示不满,并呼吁进一步追究插图设计者、绘制者的法律责任。这就涉及到对“问题教材”与“教材问题”的认定问题。
如果整本教材被认定为“毒教材”,那么,从插图设计者到编辑、出版社负责人以及教材审定人员,都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而如果教材不涉及法律问题,而是专业上的不严谨、差错等,则主要从质量把关上,追究相关人员的把关不严责任。
就此而言,教育部对这一教材的认定,并不是什么“毒教材”,而更多是教材质量把关不严问题——书中的插图确实缺乏美感,不严肃规范,不细致准确。从基本的道理上讲,如果这一教材是“毒教材”,却已经使用10年左右时间而没有被及时查处,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出版社有责任,使用教材的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也有责任。
总体看来,教育部对这一教材的处理,既回应了舆论的关切,又坚持了法律的归法律,专业的归专业的原则,没有把专业的问题上纲上线到法律问题。这对坚持教材编写、出版的专业性十分重要。有网友认为要严肃追究插图设计者的责任,但从教材编写出版的流程看,如果插图设计者与出版社之间没有利益输送关系,是很难追究其责任的。
一名作者、插图设计者的作品是否被采用为教材,并不由作者、设计者说了算,而是要由出版社以及教材编写委员会专家选定。不要说教材编写出版有更严格的编审流程,就是一般图书的编写出版,也要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质量不高、错漏百出的图书、教材能出版,责任不在作者、设计者,而在审核者。这是图书、教材出版的基本常识。这也是教材局长强调要加强全流程监管的重要原因。
对教材内容、插图进行审核,首先就要审核是否存在法律问题。这是对教材编写、制作的底线要求。我国于2021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这是给教材编写、制作划定的红线,谁也不能触碰。通常来说,教材的法律问题在编辑这一关就可以“卡住”。教材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这是十分重大的问题,意味着整个编审制度形同虚设。
而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教材的编写、出版还需符合专业的规范、标准。通常来说,教材编写均由在该专业领域得到专业认可的专家负责,按照国家教材编写的规定与学术出版规范编写。
针对图书插图,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9年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插图》,要求插图应具有自明性、简明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这同样适用于数字教材中制作图表。与商业出版物、网络视频相比,教材的审核要求更严,除了出版社自身的“三审三校”审核把关外,还要由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这就是“凡编必审”,强化审核作用。
如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于2022年11月1日实施,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数字教材中单一视频的时长有“限制”,小学阶段不超20分钟,中学阶段不超25分钟。且要求数字教材应“凡编必审”,比一般网络出版物有着更高的出版质量要求。
教材编写的专业性与公共性
教材编写必须强调专业性,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公共性。这两者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不能因强调专业性就忽视其公共性,也不能以公共舆论的评价代替对教材的专业评价。
当前,我国教材编写,在专业性与公共性上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教材编写、审核者的专业操守与伦理问题。教材编写者“携带私货”,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材内容,或者对原著进行篡改,加上编写者自己的想法,并将其列为学习的重点,这是我国教材编写,尤其是语文教材编写,被诟病较多的地方。
其二,教材编写不注重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对质量的把控采取内部控制方式。近年来,小学生指出教材编写错误的新闻,频频出现。教材为何会有这种低级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写者没有听取使用教材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意见,而且,不少教材在投入使用后,编写者与出版者也不及时听取师生的意见,这导致一些错漏长期存在而没有得到及时修订。
据报道,引发舆论关注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早在多年前就有一些教师向出版社提出意见,认为图片不美观,但并没有引起出版社重视。而在引发舆论关注,闹出“舆情”之后再进行处理,又存在以舆论评价代替专业评价的问题,面对舆论,专业人士担心卷入舆论纷争,也不表达专业意见。
我国的教材是由出版社统一编写(国家教材有的甚至只有一个版本),由教育部门采购,要求所有学校统一使用的。这也就容易导致教材编写者、出版社“朝南坐”,并不重视使用者的意见,而只重视教材审定专家的意见。因此,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强调的也是加强审核把关。
但这是不够的。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严格实施“三审三校”制度,每个环节的人员坚持独立性、专业性,教材编写者的专业操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这没有考虑其他利益因素对教材编写的影响。加强教材建设,要排除利益因素对教材编写的影响,应该进一步建立开放的教材编写机制,并在教材编写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开放的教材编写机制,是指要在教材编写与使用中,充分听取使用者的意见,把使用者的意见纳入教材编写。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开放的教材编写机制,不是“迎合舆论”,而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吸收公众意见中有价值的内容。
而引入竞争机制,则可由出版社按课程大纲的要求,出版多个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使用教材的学校、老师、家长评价教材编写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此促使编写者、出版社重视使用者的意见。
2022年2月13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新华书店教材发行中心,工作人员在分拣教材。
教师使用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对于我国教材的编写,近年来还有一些教师和社会人士批评教材内容过于城市化,不适合农村学生。如据媒体报道,一位云南的支教老师发文提议修改教材,称现在的教材内容过于城市化,是站在城市孩子的角度编写的,没有考虑到农村孩子的环境。这就涉及教材使用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我国的教材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国家教材、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引起舆论关注的主要是国家教材,使用面广;地方教材则由地方教育部门负责审定,供当地学校采用;校本教材属于学校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很显然,校本教材是最个性化、最“接地气”的,就给本校学生使用。地方教材则具有地方特点,结合当地学生的环境编写相关教材内容。而国家教材则强调统一性,随之也就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包含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的教材体系,以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差异化需求。
当前,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良莠不齐,把关不严。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提出,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选好用好教材。校本课程由学校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教学资源,以多种呈现方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确需编写出版的应报主管部门备案,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严格控制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和各级各类读本数量,对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及时进行清理。原则上地方课程教材不得跨省使用、校本课程教材不得跨校使用。
其次,教师要用活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材是教师授课重要的工具书,但不能就死板地把教材内容复述给学生。如果教师就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编写得再好的教材,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不管是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还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看,一些优质学校的教师,拥有这种能力,而有的薄弱学校的教师,则主要依赖统编教材,课堂教学也主要采取灌输方式。也就是说,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都存在各自的“短板”,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要着力补上教材与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