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触底进行时
2023/01/25 | 记者 杨依依 傅林林 | 编辑 曹蓓
2022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在探底中前行。
年初开始,不断有行业的重量级人物预测“市场已见底”,但这样的声音在8月以后开始逐渐稀疏。
此前各地政府的救市政策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即便是“金九银十”的铁律,也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太多的起色。销售减速,加剧了房企的流动性困境。这样的困境反映在土地市场,是房企们拿地意愿的降低。
转折的契机,发生在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
2022年11月,“保交楼”初见成效后,监管开启全面救市,政策开始向“保主体”倾斜,“金融16条”和“三支箭”(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相继发布。
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心,开始逐步回归。
多家主流机构认为,更多的需求端利好政策即将接踵而至,行业回暖可期。碧桂园杨国强兴奋地对内部员工说道:“曙光已显”。万科郁亮说:“‘微光’正在逐步变成‘曙光’。”
仍在一线的大佬还在为曙光奔忙,另一些同龄的房企创始人却已经在曙光出现之前离开舞台。
2022年,龙湖的吴亚军、正荣的欧宗荣决定退休,禹洲的林龙安卸掉董事长职务、奔向政界,SOHO中国的潘石屹张欣夫妇也正式宣布退出。
2022这一年,常识被突破,同时新的思路正在重建。
这一年,我们彻底作别蒙眼狂奔的地产黄金时代,目送更多“黄金一代”的企业家们离开。
这一年,有太多的时刻值得被书写。
救市
持续数月的楼市调控主旋律——“边际放松”,在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被“全面救市”火速替代。
2022年初,多地因城施策,发布了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新规定,以激活合理住房消费。
这一轮的政策放松是从三四线城市开始的。
包括福建南平、安徽马鞍山等多个三四线城市发布了有关房地产的新规,涵盖人才补贴、购房补贴、信贷额度调整、放开城镇落户等方面。
到了6月份,楼市政策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刷新了外界的认知,特别是在低能级城市,市场下行的压力更大,调整的频率和方式也更多。
除了传统的降低购房人的买房门槛外,甚至出现了“买房全家帮”、“特定群体团购”、“房票”等一系列的“非常规”手段。
但这一轮放松并没有阻挡整体市场下调的趋势,随后,南京、苏州、郑州等强二线城市也开始逐渐出现全面松绑限购的政策。
到了下半年,一线城市也开始出现政策松动,比如带押过户、个人所得税退税等政策,甚至出现部分区域的放松限购。
中指研究院曾在8月份出过一份统计,彼时全国已有超230城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出台调控措施超600次。
尽管政策出现大规模放松,但市场面还没有出现回暖的节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整体销售数据下滑影响,10月房价总体下行的趋势还在延续。
进入四季度,政策调整的方向从购房者逐渐向房企倾斜。尤其是进入11月后,在房企“第二支箭”扩容、“第三支箭”股权融资开闸以及“金融16条”等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影响下,多方判断市场有望在2023年初逐渐企稳。
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政策环境将持续宽松,直至相关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遏制。“未来政策将进一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降低购房成本,解决交付担忧,优化交易流程,加强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度并传导促进新房市场销售恢复。”
保交楼
2022年年中,多地楼盘出现交楼风险。
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保交楼、稳民生”首次跟“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同时出现,成为下半年贯穿整个楼市重要关键词之一。
项目出现“交楼风险”,预售资金监管不规范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包括西安、天津、重庆、乌鲁木齐、长沙等在内的36省市陆续出台新政策,提高预售资金监管标准,确保项目不停工、不烂尾。
但加强监管的背面是给房企的流动性带来更大的压力。
2022年9月,房企“示范生”旭辉控股董事会主席林中发布了内部信:“多地政府收紧监管资金的提取,旭辉账面上虽有逾300亿现金,但绝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按需使用。”
政策随后根据现实情况做出调整。
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与优质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对于存量项目,专项用于“保交楼”的2000亿元全国性纾困基金启动。
进入下半年,超过10个省市、区县出台了各类“保交楼”的相关措施。其中,郑州、南宁、浙江、湖北、陕西等地设立了纾困基金。
8月初,郑州落地全国首个地产纾困基金,规模百亿。随后,包括昆明、绍兴、南宁、深圳、广州等地纷纷传出通过引入国企央企、信托介入、设立纾困基金等方式盘活当地停工项目的消息。
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一批项目得以恢复正常运作,但要完成“保交楼”任务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标普全球评级公司预测,要保证开发商出险之后预售住宅能够完工交付,全行业需要获得7000亿到8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可以预见的是,“保交楼”工作还会持续进行下去。业内分析,如果存量资产无法得到有效救助,新房市场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在市场企稳恢复的过程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融资破冰
市场对监管层“全面救市”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以多举措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作为依据。
多重因素叠加下,2022年以来,大批民营房企面临流动性压力。
中指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1个月中,样本房企境内融资债券共计发行487笔,较上年同期减少62笔;发行规模共计约3840亿元,同比减少29.25%。从单月融资来看,2022年1-11月房企的单月融资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1月、2月及8月下降幅度较高,下降幅度均超50%。
11月,“金融16条”和“三支箭”(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相继发布。“保交楼”的任务已经初见成效后,“保主体”的政策开始密集释放。
特别是“金融16条”中提出,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并且对企业的债务展期给予了一定的宽松条件,同时鼓励之前一直受到限制的信托等融资方式。
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11月份,银行端也开始给予优质房企授信。截至11月29日,十余家银行为超过30家房企提供了授信。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授信总额已超过2万亿元。
但从具体的效果看,这些金融工具的释放还需要一段时间落地。
比如从债券融资来看,虽然优质房企2022年已经发了数笔债券,但是总体看额度都比较小。
而在“第二支箭”扩容后,各家拿到了比较高的额度,但中债增担保需要提供优质的抵押物,使得各家企业均以储架式的方式来发行。
据CRIC对100家典型房企融资的监测,2022年1-10月民营房企的累计融资总额仅为2291亿元,同比减少68%,其中债券发行规模仅1376亿元,同比减少了58%。
克而瑞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22年8月至今,直接支持房地产的资金规模超过万亿,流动性在加速释放,民营房企融资环境迎来改善。
但从政策落地来看,融资对企业资质要求并未有明显放松迹象,短期惠及面有限。
直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的放开,让更多出险企业迎来了机遇。目前房企阵营中超10家房企明确提出了定增计划,其中包括世茂和华夏幸福等出险房企。
股权融资让更多企业受益,但其融资规模受限,并且其劣后性让企业在认购时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综合来看,受益方可能还是优质企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在融资端的放松还是在“保交楼”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为的是防止风险的蔓延,化解目前存量风险。让一部分企业先稳定下来,可以让市场逐步恢复信心,等待销售端回暖的来临。
“地惨股”过山车
许家印成为中国首富的2017年,恒大总市值创下历史新高,地产股经历了一波逆袭,开始崛起。
但好景不长,“后恒大时代”的地产股行情仅持续了约两年,2019年之后,房地产结束了普涨的态势,地产股股价开始见顶。经历了几次大跌后,地产股的估值开始回调。
而物业股则接过了前进的接力棒,开始热闹起来。碧桂园服务的市值一度超过碧桂园。物业上市成了恒大最后的高光时刻,融资额和估值,创下港股近几年新高,是融创的两倍有余。
热度并没有在2022年继续传递下去。虽然地产板块重回低迷持续了两年时间,但2022年,“地惨股”出现的次数格外频繁。
前三个多月里, 88家房企里就有70家股价都在下跌。
与过去两年不同,2022年内房股的一个“新气象”是中小房企“闪崩”,先是正荣地产、佳源国际、领地控股、大发地产、新力控股、汇景控股等房企股价上演“清盘式暴跌”。
随后,“闪崩”持续蔓延至大中型房企,最后终于波及至第一梯队公司,碧桂园、龙湖、金地等。
这个“新气象”是如何出现的?
2022年11月8日,上海一处在建的住宅项目。
在政策、市场之外,相当比例的房企遇到了另外一个新对手:空头。
如果说2022年,哪家龙头内房股的股票没有被做空过,那它可能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存在感太低了?
最夸张的时候,一个捕风捉影的传言,都能撞碎一家千亿房企的信心。8月10日,龙湖股价闪崩,行业的挫败感击穿地心,上海票据交易所不得不亲自公告辟谣,称龙湖无商票违约和拒付记录。
2022年3月,旭辉第一次带崩地产板块时,其董事长林中看了瑞银近乎做空的报告称:“落井下石”。当然,四季度旭辉出险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跌跌不休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2022年的地产股发生了多次集体上涨。时间点包括:多城放宽购房政策(4月)、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5月)、民企“示范生”启用信用保护工具融资(5月)、中债增开展担保融资(8月)、“第二支箭”(11月)、“第三支箭”(11月)。
尤其是“第三支箭”放开房企股权融资后,A股地产板涨停个股超过30只,满屏飘红。地产股在2022年的年末,出现了激动人心的翘尾。
虽然销售端还未见明显起色,大部分房企的地产债重组未完成,但地产股看的是预期。
托底土拍
2022年,旨在遏制土拍市场的无序竞争的“集中供地”进入第二年,各城市集中供地的供应量和成交量都处于逐轮下滑的态势。
克而瑞统计,整体土拍溢价率从2022年第一批的15%降低到第四批的5%,大部分城市几乎都是底价成交,仅少部分热点城市相对高一些。
比2021年后半段好的是,土地流拍被止住了,中指研究院称2022年土拍的一大特点是:整体流拍撤牌率稳定。
2021年第二批次政策收紧时,土地流拍率高达30%,但随着后续政策放松,流拍率出现了下降。到2022年第四批次时,这一指标降到了0,也就是说,所有土地都有人要了。
站出来给土拍托底的,主要是地方国企和城投公司。
2022年集中供地中最闪耀的“新星”,不是最先冲在前面的央国企,而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据舞台中央的地方城投。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城投公司拿地数量超过1300幅,占比41%;拿地金额超过1万亿元,占比30%。特别从2022年10月的集中供地情况看,如苏州、济南、南京等城市的城投公司拿地比例高达80%以上。
城投公司本是承担着地方土地储备的职能,直到2016年后一律被要求从事新增土地储备工作,所以其活动范围不大,声音也很小。
城投怎么就一下子成了挑大梁的主力?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地方政府为保证土地出让金收入不过快下降,一方面通过城投等平台公司出面购地的方式,实现以土地变相抵押融资来支持地方财政;另一方面也通过国企购地来烘托出一种土拍的“火热氛围”,以提升地市活跃度和维护地价。
但城投拿地和房企拿地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克而瑞统计,2021-2022年集中供地项目整体开工率为33%,城投拿地开工率仅16%,规模房企拿地开工率普遍高于城投公司。
这意味着城投目前的主要功能还在于托,开发意愿较低。
不过,随着10月财政部126号文出台,监管规定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这意味着地方城投平台公司拿地将受到限制。
中指研究院认为,当前形势下,城投公司需要转型发展,转型的方向包括建筑工程企业,地产类企业,商业、产业类企业和投资类企业。
新形势下,城投如果是仅仅站出来托市,已不能很好地完成阶段性任务,向更高能级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谢幕
5年前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收并购攻防战“万宝之争”即将结束时,万科第一任董事长王石宣布提前退休,彼时他66岁,比原计划70岁退休提前了4年。
冯仑将万通拱手让人时,他才55岁。宋卫平退休时,他一手养大的绿城早已被中交接管了四年之久。
房地产第一代创业者正在陆续以不同的方式退出舞台,这样的故事在2022年仍在上演。
2022年9月,潘石屹、张欣双双从SOHO中国辞任。经过几番辗转,SOHO中国“卖身”失败,夫妇二人带着巨大的争议奔赴美国。
2022年11月,龙湖创始人吴亚军宣布退休。
彼时龙湖刚经历了一次资本市场的“做空”,遭遇股债双杀。此后,龙湖在资本市场经历了连续震荡,但借助监管支持房地产行业的“三支箭”,不久后股价走出了“深V”,回到吴亚军退休前的价格。
随着潘石屹、吴亚军的离开,2022年成为地产黄金一代落幕的尾声。如今还活跃在行业的,仅剩碧桂园主席杨国强、融创主席孙宏斌、绿地董事长张玉良、金地董事长凌克。
还有一批“创一代”,公司还未挤进第一梯队,也纷纷在房地产行业泥沙俱下之时,悄然离开。
2022年6月,禹洲林龙安辞任,交由其夫人接手,禹洲方面称,相较经商,林龙安更希望在政界发挥作用。9月,大唐集团的老板黄晞将一部分股份卖给几位高管,董事会主席吴迪接手一部分,接近老板的持股。11月,吴迪辞任。同样是在11月,正荣集团创始人欧宗荣退休,据说是为了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
还有人在“雷声滚滚”中“仓皇出逃”。11月,已经爆雷的当代置业的董事会主席张雷辞任,职业经理人张鹏接下烫手山芋。
“大约这一年,我能够预料到的行业动荡以及公司所遇到的冲击,我决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得成为一个战士,结局可能是铺满落寞的鲜花,或者是悲壮牺牲。”张鹏在自己公众号中写道。
黄金一代遇到了中国房地产机遇“井喷”的几十年,与其说他们创造了时代,不如说时代成就了他们。
如今,房地产闷头狂奔的时代结束,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也许不再实用,但已足够留存。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