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决定一切:哈布斯堡家族的赘婿弗朗茨一世
2022/12/25 | 作者 陆大鹏
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1723年9月5日在布拉格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加冕礼期间,布拉格城内处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车如流水,马如游龙,随处可见浑身珠光宝气的达官贵人。
贵宾如云,有趾高气扬的诸侯、道貌岸然的大主教、妆容精致的公主和贵妇,令人眼花缭乱。宾客中有一位15岁的少年,貌不惊人,德语说得结结巴巴,却格外得到皇帝和皇后的恩宠,经常陪伴在皇室伉俪身侧,甚至被允许与9岁的小公主玛丽亚·特蕾西亚玩耍。
这个少年是谁?他是皇帝相中的未来女婿、洛林公子弗朗茨·斯蒂芬。
上门女婿的养成
查理六世身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身兼神圣罗马皇帝、奥地利大公、匈牙利与克罗地亚国王等等身份,是欧洲最重要的君主之一。到了这个时代,神圣罗马皇帝已经仅仅是个崇高却空洞的头衔,仅在名义上是德意志(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天下共主。然而,哈布斯堡家族真真切切地统治着一个名副其实的中欧超级大国。
查理六世虽然早在1711年就继承了兄长的皇位,以及坐上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统治者的宝座,但因为与波希米亚贵族的矛盾,直到1723年才正式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这次加冕礼是展示强大的哈布斯堡皇权的一个好机会,因此喜事办得格外隆重,邀请了许多国家的王公贵族前来欢聚一堂。能够得到邀请来见证皇帝的喜事的,都不是一般人。洛林公子弗朗茨·斯蒂芬的身份更为特殊。
中国读者看到“洛林”这个地名,估计多半会想到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德国与法国争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宿怨。的确,历史上的洛林地区夹在法国和德意志之间,在文化和语言上都兼受两方面的影响。不过,在我们的故事的时代,洛林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受德意志的影响更多一些。而且,洛林因为受到法国的虎视眈眈,所以依附于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来抵抗法国的扩张野心。
这位洛林公爵之子同时使用法语名字“弗朗索瓦”和德语名字“弗朗茨”,并不奇怪。他的血统也兼具德法两方面的影响。他的祖母是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三世(查理六世的祖父)的女儿,他的外祖母是德意志的大诸侯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女儿,外祖父是法王路易十四的弟弟。所以,弗朗茨的血统是非常高贵的。
弗朗茨最大的两个哥哥都在幼年夭折,三哥也在1723年4月死于天花,只活了16岁。于是,这个四弟成了洛林公爵的继承人。他就以这个身份,参加了查理六世皇帝在波希米亚的加冕礼。
这个小伙子在布拉格第一次拜见了皇帝,或许更重要的是见到了皇后和她的几个女儿,包括当时的小公主玛丽亚·特蕾西亚。两家的家长早已秘密商定,弗朗茨将来会和玛丽亚·特蕾西亚结婚。
因此,15岁的弗朗茨被接到了维也纳宫廷,在那里受教育。这是不是有点“童养婿”的味道?不过,查理六世对未来的女婿视如己出。弗朗茨在第二家乡维也纳过得如鱼得水,只是不喜欢学习,只喜欢打猎、欢庆和飨宴,是个非常爱热闹和爱享乐的小伙子。
与此同时,小公主玛丽亚·特蕾西亚也慢慢长大,含苞待放。两人都知道家长对他们的安排,四舍五入也算是青梅竹马。
1729年,弗朗茨的父亲去世,弗朗茨回到洛林首都南锡奔丧,并正式成为新的洛林公爵。然后,弗朗茨为未来的岳父打工,出使了荷兰、英国和普鲁士等地,在荷兰加入了共济会,在英国拜会了著名的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爵士。
从洛林到托斯卡纳
弗朗茨人生的下一个转折点,与国际政治有密切的关系。1733年,波兰国王(同时也是一位德意志诸侯,即萨克森选帝侯)“强壮的奥古斯特”驾崩。波兰的王位继承出现了危机。法王路易十五支持他的岳父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Stanislaus I. Leszczyński,1677—1766)去争夺波兰王位。
而查理六世皇帝当然跟法国人对着干,支持“强壮的奥古斯特”的儿子,即奥古斯特三世。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打了一段时间之后,德意志人那边得胜,奥古斯特三世成为波兰国王。但是在和约谈判当中,法国人要求为失去波兰的斯坦尼斯瓦夫提供补偿,否则就不承认奥古斯特三世。补偿从哪里来呢?
法国人知道,弗朗茨就是皇帝的未来女婿,等到小两口结婚之后,洛林公国就等于是被正式纳入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了,这就意味着德意志与法国的边界向西推进了很大一步,这对法国的战略局势十分不利。何况,法国早就想吞并洛林。于是,法国人提出:要不,把洛林公国拿来补偿斯坦尼斯瓦夫吧?
这对弗朗茨公爵和哈布斯堡家族来说,当然是赔本买卖:我们为了支持别人当波兰国王,难道要自己损失一大块领土吗?岂有此理!
不过,很巧,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机遇,那就是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大公国快要绝嗣了,最后一任大公吉安·加斯托内·德·美第奇(Gian Gastone de’ Medici,1671—1737)没有子女。托斯卡纳很可能会被美第奇家族的亲戚——西班牙波旁王朝继承过去,而西班牙波旁王朝和法国波旁王朝是亲戚。也就是说,托斯卡纳大公的绝嗣,对法国有潜在的好处。但是托斯卡纳距离法国很遥远,距离奥地利倒是很近。
法国和奥地利两边的外交官一琢磨,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洛林给斯坦尼斯瓦夫,把托斯卡纳给弗朗茨。等于是洛林和托斯卡纳交换了主人。
弗朗茨听说要他割让自己的祖国,去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地方当君主,十分不乐意。未来岳父严肃地提醒他,为了欧洲和平,为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利益,请小弗朗茨做一点牺牲。再说了,托斯卡纳也是膏腴之地,哪里比洛林差了!
这么说固然有道理,但要让弗朗茨甘当大国外交游戏的棋子、去牺牲自己的家乡,还是太强人所难了。最后皇帝警告道,如果弗朗茨不同意,就别想和玛丽亚·特蕾西亚结婚了。
弗朗茨和玛丽亚·特蕾西亚是有感情的,再加上弗朗茨不敢得罪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让弗朗茨不可能放弃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婚约,那就是:查理六世只生了一个7个月大就夭折的儿子,然后连续生了3个女儿,一时半会儿估计不大可能再有孩子了,所以长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很可能会成为整个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继承人。如果能和这样的“宝藏女孩”结婚,真的是可以少奋斗几十年。
最后,弗朗茨同意“换家”,泪别洛林,成为托斯卡纳大公,一下子变成了一位意大利诸侯。托斯卡纳也从此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盘,直到1859年才被颠覆,后来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1736年2月12日,弗朗茨和玛丽亚·特蕾西亚结婚了。历史上的王公贵族的婚姻大多是政治安排和利益交换,但他俩是真有感情的。
皇帝给女婿安排了枢密院会议的席位,但弗朗茨年轻时光顾着吃喝玩乐和打猎,没怎么学习,文化程度不高,书写德文的时候错别字连篇,并且严重缺乏政治才干。所以虽然有岳父照顾,但他其实在政治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对政治也不感兴趣。
在军事方面,他虽然8岁就当了步兵团团长,但那只是荣誉性的。他不是什么出色的军人,虽然参加了1738年的俄土战争,但很快就因为“神经崩溃”而狼狈地回家了。说白了,就是他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被吓坏了。
所以,除了在岳父的欧洲政治棋盘上当过棋子之外,弗朗茨是个没多大用处的“赘婿”。但玛丽亚·特蕾西亚是真爱他。
18世纪画家马丁·梵·梅滕斯为弗朗茨一世绘制的全身像。
查理六世皇帝的身后事
查理六世皇帝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最困扰他的问题是没有儿子。
这就已经足以让任何一位统治者头痛了,但查理六世那里还有更微妙的另一层问题。本来,查理六世自己是没机会当皇帝的,因为他还有一个哥哥约瑟夫一世,但这位哥哥年纪轻轻就死于天花,而且只留下了两个女儿。于是,查理六世就继承了奥地利、波希米亚、匈牙利等国的统治权,还成了新一任的神圣罗马皇帝。
查理六世有3个女儿,但是按照传统,他哥哥约瑟夫一世的两个女儿比查理六世的女儿享有更优先的继承权,所以,查理六世还要想方设法把继承权交给自己的女儿而不是侄女。
为了让大女儿玛丽亚·特蕾西亚顺利继承哈布斯堡家族的江山,查理六世想出的主意是制定一部《国事诏书》。诏书里面约定,把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等国都传给玛丽亚·特蕾西亚,然后让欧洲各大强国都在诏书上签字,表示认可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
当然了,签字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欧洲列强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它们趁机提出苛刻的条件,逼迫奥地利做出巨大的牺牲。比如说,英国签署《国事诏书》的条件就是,奥地利必须关闭一家在东印度做生意的公司,这家奥地利公司是英国商人的有力竞争对手。查理六世答应了英国人,结果,奥地利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后来也不像英法那样在亚洲拥有大片殖民地。
为了让各国签字,查理六世可以说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奥地利著名的军事家欧根亲王就劝他,与其花这么多钱去换取列强的签字,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发展军队。但是查理六世不听他的。
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那么,查理六世费了这么多心思,历史会不会按他的想法发展呢?当然不会了!
虽然大部分国家都签了字,但是等到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驾崩之后,列强几乎立刻就撕毁了诏书,向奥地利群起而攻之。尤其是普鲁士,直接吃掉了奥地利的富裕省份西里西亚。
这个时候的奥地利,状况可以说非常糟糕。国库空虚,军队也衰弱不堪,原本应当有16万人的军队,现在只剩10万人。而且,这些军队分散在中东欧的很多不同地区,缺乏训练,纪律也涣散,根本就不是普鲁士的对手。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奥地利君主玛丽亚·特蕾西亚只有23岁,毫无治国经验,手中没有兵也没有钱。她的丈夫,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弗朗茨,是个不堪大用的赘婿。
趁着这个机会,法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国纷纷入侵奥地利,英国也成了奥地利的敌人。奥地利先是丢掉了西里西亚,没过多久,波希米亚也被巴伐利亚军队占领了。维也纳更是乱作一团。哈布斯堡家族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
希望在哪里呢?在这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玛丽亚·特蕾西亚做了一件事,挽救了奥地利。
按照传统,奥地利的统治者同时也会担任匈牙利国王。匈牙利这个国家原先是独立的,但它在中世纪曾经遭到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损失惨重,原先的匈牙利王室已经没有人了。哈布斯堡家族在对抗奥斯曼帝国、保卫匈牙利国土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再加上哈布斯堡家族与原先的匈牙利王室有亲戚关系,所以匈牙利人接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来担任匈牙利国王。
但不管怎么说,哈布斯堡家族始终是外国人,而匈牙利人对于让外国人来当国王这件事,总是不痛快的。所以,匈牙利名义上虽然处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其实一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甚至经常给皇帝“惹是生非”。
麻烦归麻烦,匈牙利人有一个大优点:他们特别骁勇善战。所以,玛丽亚·特蕾西亚要想保住奥地利,必须得到匈牙利人的支持。为了讨匈牙利人的欢心,她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因为匈牙利国王的加冕礼需要骑马,她还专门练习了很长时间的马术。但是,匈牙利人并没有像她希望的那样踊跃参军,很多人还说:“奥地利遭到入侵,和我们匈牙利人有什么关系?”
1741年11月,玛丽亚·特蕾西亚在匈牙利议会发表讲话,她流着眼泪说:“匈牙利王国的生存、我和我的孩子的生存,以及我的王冠,都遇到了莫大的危险。”但是,在场的匈牙利权贵们仍然不为所动。
玛丽亚·特蕾西亚作出了一个天才的举动。她举起了自己的儿子,还不到一岁的约瑟夫,注意了,当时约瑟夫身上穿的正是匈牙利的传统民族服装。玛丽亚举着孩子说:“他是未来的匈牙利国王。我要把他托付给勇敢的匈牙利人来保护!”
看到这个身穿匈牙利服装的小婴儿,知道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的匈牙利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再看到女王对匈牙利民族如此信任,人们终于被感动了。大家纷纷宣誓,愿意为了哈布斯堡家族死战到底。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德意志的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巴伐利亚的统治者率领军队占领了波希米亚,他自立为波希米亚国王,随后还在一些诸侯的支持下当选为皇帝。当时玛丽亚·特蕾西亚正在匈牙利,听到这个坏消息之后,她忍不住泪流满面。不过,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兵强马壮的匈牙利军队已经开赴前线,奥地利军队也振作起来了。
结果,就在巴伐利亚统治者当选为皇帝的那一天,奥地利军队占领了他的老巢,也就是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随后,奥军和匈牙利军队联手,打了一连串胜仗,把巴伐利亚和法国军队都赶出了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西亚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当选为新一任神圣罗马皇帝,称号为弗朗茨一世。虽然没能收复西里西亚,但奥地利已经重整旗鼓,几年后又和之前的老对手法国结盟,共同对付英国和普鲁士。就这样,欧洲的政治局势取得了新的平衡,奥地利的超级大国地位得到了保障。
玛丽亚•特蕾西亚与丈夫弗朗茨一世皇帝(洛林家族)及其儿女,马丁·梵·梅滕斯作。
女强人背后的男人
虽然弗朗茨是皇帝,但玛丽亚·特蕾西亚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唯一统治者。好在弗朗茨没有政治野心,缺乏政治才干,对政治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玛丽亚·特蕾西亚能够放心地统治。当然,为了在大臣和贵族面前给足丈夫面子,玛丽亚·特蕾西亚还经常装模作样地征询皇帝的意见、请皇帝定夺,但实际上都是皇后说了算。有的时候,在会议上,弗朗茨发表了不同意见,玛丽亚·特蕾西亚甚至当场命令他离开,他也没脾气,乖乖地走了。
那么,皇帝陛下不治国理政,那他忙什么呢?当然是搞他的个人兴趣爱好了,他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
因为他大力促进科学,还出现了“洛林圈子”的说法,即那些受到他提携的知识分子,比如维也纳第一所医学院的创始人赫拉德·范·斯维滕(Gerard van Swieten,1700—1772),就是弗朗茨从尼德兰请来的。斯维滕是当时著名的医生和科学家,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御医,还是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
弗朗茨还在皇宫美泉宫建立了动物园,这不仅仅是皇家游玩休闲的地方,也是博物学的科研中心。
弗朗茨还喜欢收藏钱币和矿石。他花了4万斯库迪买了著名收藏家约翰·冯·巴尤骑士(Johann Ritter von Baillou,1684—1758)的矿物标本藏品,放在宫廷图书馆的一个特殊展厅。
弗朗茨还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金融投资。这位吃软饭的小白脸其实是个精明的投资人,通过一系列巧妙的交易,积攒了巨额的私人财富。他在自己位于今天斯洛伐克的私人庄园经营农业企业,亲自对其进行管理,提高效率,引进经济作物。他还开办了锡釉彩陶工厂和纺织厂。
世界历史上像这样的企业家帝王并不多见。他挣了那么多钱,但并没有一掷千金地胡乱花钱,而是大部分都积攒起来。后来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皇帝遇到财政困难,就是用了爸爸的私人小金库来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的。
弗朗茨为帝国和皇族做的最大贡献,可能要数他改变了前任皇帝生不出儿子的尴尬局面,与玛丽亚·特蕾西亚一起,一共生了11个女儿和5个儿子。哈布斯堡家族一下子变得枝繁叶茂。
这些儿女当中,约瑟夫二世和利奥波德二世先后成为皇帝。他们的兄弟姐妹大多与欧洲的帝王和王公家族联姻,为提升哈布斯堡家族的声望、扩大家族的影响力作出了贡献。比如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西西里国王,最小的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可惜她最后死于法国大革命的狂潮。
“玛丽亚·特蕾西亚时代”
玛丽亚·特蕾西亚在1740年成为奥地利统治者和匈牙利女王、1743年成为波希米亚女王、1745年成为神圣罗马皇后,一直到去世,她始终掌握着实权。即使到了1764年,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继位之后,大部分实权仍然掌握在玛丽亚手中。所以,从1740到1780年,是名副其实的“玛丽亚·特蕾西亚时代”。
在这40年中,玛丽亚·特蕾西亚展现出了惊人的治国天分和责任感。当初她即位的时候,奥地利的国家财政其实已经破产了。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奥地利的财政和税收制度还停留在中世纪:贵族和教士占据了全国大部分财富,却不用交税,沉重的税收负担压在普通老百姓的头上。等税收交上来后,又缺乏有效的管理,还要用来满足查理六世的奢侈浪费。所以,国家财政可以说是入不敷出。
由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是由许多民族、许多领地组成的混合“国家”,彼此之间谁也不属于谁,这就导致地方贵族的权力过大。同时,奥地利各地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国内识字率低,平民也没有机会受教育。
为了改变这些糟糕局面,玛丽亚·特蕾西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任用贤能,改革军队,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了吸引平民阶层的人才为皇室所用,她规定,所有出身平民阶层的军官,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获得世袭贵族身份。
她推行了大量改革。在她之后,中央政府征税不再需要贵族会议的批准;听命于君主的行政机关和职业官僚从中央渗透到地方,逐渐取代了贵族领主的统治;她下令整理编纂刑法与民法,还让司法部门与行政部门分离,这就让贵族失去了司法裁判权;她推行的税务和财政改革也削减了贵族的力量。总而言之一句话,玛丽亚·特蕾西亚收走了地方贵族手中的权力,让国家的权力逐渐统一,并且集中于中央政府。
另外,玛丽亚·特蕾西亚还大力推进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她在奥地利开办义务教育的小学,还鼓励接种疫苗。在那个时代,天花是非常危险的传染病,玛丽亚的好几位亲人就是死于天花。当时天花疫苗接种的技术刚刚发明,大部分人对疫苗不信任。为了推广天花疫苗,玛丽亚让自己的儿女带头接种,还在皇宫为第一批接种疫苗的孩子举办宴会,由她自己亲自给孩子们端茶上菜。在她的鼓励之下,奥地利的老百姓终于接受了疫苗。
玛丽亚·特蕾西亚把一个摇摇欲坠、濒临破产的奥地利变成了国富民强的超级大国。毫无疑问,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每一个强大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她的男人,洛林家族的弗朗茨、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