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负重前行的人,值得更好的2023
2023/01/03 | 作者 祁彪 | 编辑 费知
这个冬天,外卖骑手是城市里最忙碌的人。
李林的手指一直在快速点击着手机屏幕,手机上是美团外卖的派单界面。李林需要在短短几分钟内,抢够四五个商家和送餐目的地相近的单子,然后骑上他的电动车“伙计”,顶着寒风急匆匆出发,“一起送,效率高。”
就在李林前去取餐的同时,张磊新开的麻辣烫店迎来了当天的第一波顾客,外卖平台也不断提示有新的订单进入,“熬过了2022年,终于逐步恢复正常了,希望2023能变得更好。”
不远处的赵建国正摆摊卖辣椒。在这之前,赵建国拥有一家搬家公司,收入相当可观,但这三年,四辆箱式搬家车闲了下来,为补贴家用,他决定拉点菜来卖。让他庆幸的是,一切正在慢慢变好,“搬家的活已经逐步恢复了,我有两辆车已经重新启动了,明年一定会更好。”
2022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太容易的一年,疫情下的难,渐渐在每个人的生活层面显现。但像李林、张磊、赵建国这样的普通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过生活的磨练,熬过了2022的寒冬。如今,他们都已经准备好迎接2023年的春日暖阳,希冀着一个更好的2023。
正如毛不易与美团携手合作的跨年主题曲《愿》中所表达的祝愿:“愿美好生活如期而至 如你所愿”,这部温暖、治愈、励志的音乐短片一经发布,就收获了无数共鸣,播放量突破2500w+,它鼓舞着每一位在过去一年挺身向前的人,憧憬一个更加美好的2023。
外卖骑手,和这座城市相互取暖
李林圆脸,带一副圆框眼睛,身上黄色的外卖骑手服洗得很干净,给人一种憨厚踏实的感觉。
李林今年正好40岁,成为骑手之前,他已经在北京打拼了十多年,给别人打过工,自己创过业,还靠租来的汽车,跑过很长时间的网约车。前些年,随着两个孩子陆续出生,他的经济压力更大,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2019年6月,李林听从做骑手的朋友的建议,把汽车退了租,买了一辆电动车,跑起了外卖,一干就是三四年。
最初的那段时间,由于路不熟,李林经常找不到商家,找不到顾客所在的楼号,“这是新骑手都会遇到的问题,坚持下来就好了。”
从那时到现在,李林一直骑着他的“伙计”,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伙计”是他给电动车起的称呼,这三年多的时间,李林对这辆电动车已经有了感情,“刮风下雨,都是我们一起经历的,很给力,从没给我掉过链子。”
中午送餐高峰时期,是李林等外卖骑手最忙的时段之一。
不同于有的骑手朝八晚十的工作节奏,李林一般从早上十点多开始工作,跑到晚上八九点就回家,和妻子一起吃晚饭。非用餐高峰时,李林偶有闲暇,就倚靠在“伙计”上休息,或和骑手们聊聊天,或刷刷手机,但忙起来时,他甚至顾不上吃饭和上厕所。
即便在去年疫情防控最严格、最吃紧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能跑,不因为撞上确诊病例或其所在楼栋而居家隔离,李林都会坚持跑。“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能给顾客送去他们急需的食物、药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间里。”
李林记得,有一次晚上九点多,天气不好,下雨又刮风的,他本来已准备回家了,但还是接了一个新单子,是一份粥。
送餐的目的地是一个村里的公寓,打开门,是一个年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脸色很苍白,一看就是生病的那种。”
他告诉李林,自己独自在异乡打拼,赶上生病了,拉肚子折腾了一天,到晚上才好一些,就想吃碗粥。但因为天气原因,下单好久都没人接单。他本来不报希望了,却没想到李林还是给他送了过来。
那时,李林已经浑身湿透,粥却还热着,小伙子一个劲儿地说谢谢。“也许,这一碗粥对当时的小伙子的来说意义不一样吧,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感觉我这份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
其实,大部分时间,李林和顾客的交流是很简短的,通常都是以一句“您好,外卖,祝您用餐愉快”开始,顾客回一句“谢谢”或者“辛苦了”,这一单就结束了。有时候顾客还会给他拿瓶水,“这让我感觉到,这个城市还是很温暖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阳”在这个冬天,外卖骑手成了这座城市里最忙碌的人。骑手越来越少,订单却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必需的药品和抗原。
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有人提出要把外卖挂在门把手上;也有人在单子上备注“放家门口,请勿电联”;有人地垫上满是消毒水,仍不放心地从门缝里接过外卖,再砰一声迅速关门;还有人打开门才想起自己阳了忘戴口罩,只好朝骑手大喊“离远一点”。
而送完订单的骑手,则要小跑着登上电动车,冲入刺骨寒风,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他们正在和时间与病毒赛跑,为人们送去药物和餐食的同时,也为整座城市带来温暖。
入夜,一名外卖骑手正在北京某写字楼下抢单。
好在,一切正在复苏。越来越多骑手回来了,外卖订单中的药物少了,写字楼的餐饮多了起来,李林感觉,派单量也逐步恢复正常。
现在,李林每天能抢30多单。一次抢单时,他试图将自己抢到的一个路途较远的外卖单转给另一名骑手,“转单流程没配合好,被别人抢走了,不过没关系,再抢别的就好了。”
李林和妻子在东南五环租了一个房间,不大,但是很温馨。跑一天后回到这里,妻子也下班回来,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他。两个孩子则在老家跟着父母生活,他们都在上小学,花销不算大,但李林仍每月定期往家里打3000元生活费,“得存钱为将来做打算。”
对刚刚开启的新一年,他的愿望朴实又简单:“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身体健康,我们俩能继续挣钱,这就够了。”
“我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
与李林一样,张磊对新的一年也充满了希望。每当麻辣烫店里的广播响起“您有新的美团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时,他的嘴角都会轻轻上扬,“这仿佛在提醒我,我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
今年35岁的张磊已记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次创业了。
从广告公司裸辞后,他开始走上创业之路。起初觉得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为此开过好几家店,有赚有赔,跌跌撞撞走过这些年。
2020年中旬,受疫情影响,张磊将手中的台球厅盘了出去,回河北老家“坐吃山空”,后来实在闲不住了,决定继续出来开店。
2022年年初,张磊投资20万元,加盟了一家麻辣烫店。那是一家小店,只有三四张桌子,但位置不错,就在地铁口,旁边还有好几个小区,人流量很大。
新店刚开张的那段时间,每到饭点,桌子都会坐满,还有不少食客排队,外卖单量也不少。
为了保障食材足够新鲜,张磊坚持当天采购,绝不隔夜,“这是我店里的特色,再加上味道也不错,所以刚开张不久就受到顾客认可了。”按照当时的营业收入,差不多半年就回本了。
但自5月起,受疫情影响,北京的餐饮经营单位多次暂停了堂食服务,张磊的店也关了好几次,但房租水等必要的费用还要交,压力一下子大了不少。出于“理解和遵守疫情防控大局”,张磊只能咬牙坚持,靠美团等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尽力维持,“好在这一切都挺过来了。”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张磊看到了更多希望。“刚开始放开的那一两周,人流量还是不行,大家都在家里躲‘阳’或者变‘阳’,但是外卖订单量已经开始增多了,我终于挺过了最难的那段时间。”
不久前,张磊和店员陆续也“阳”了,好在他们感染的时间正好错开,保证店面一直正常运作。如今,眼见每天进出地铁的人在增多,张磊店里的生意也逐渐恢复到刚开业时的水平,小店里又重新挤满了步履匆匆的食客,外卖广播也响个不停,“熬过了创业最艰难的时期,2023年我要步入正轨了。”
暂停堂食前,张磊的麻辣烫店收获不少五星好评。
现在,每天晚上送走最后一拨客人,打扫完卫生关门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到了晚上十点,张磊却一点不觉得辛苦,“累点不算什么,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这说明我的店生意还不错。”
接着他摆了摆手,向着前方的万家灯火中走去,他将在那里睡一个好觉,准备第二天开门迎接新的顾客。
每个人都值得一个更好的2023
赵建国的生活也在逐步回归正轨。
整个上午,他都在距离张磊店铺不远的小区门口摆摊卖辣椒。把一个白色编织袋剪开,在地上铺成长方形,上面摆满一袋袋辣椒,就是一个摊子。“每袋两斤多,一袋卖五元,都是我自己从河北拉过来的,便宜。”
一个上午,赵建国用电动车拉过来的四五十袋辣椒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临近饭点,他决定收摊回家了。这天,他的妻子带孩子回老家了,家里没人做饭,他因而打算“提前回去,自己做点饭吃,下午接着卖。”
提到妻儿,这个50岁的中年男人被寒风吹得通红的脸上有了笑容。今年,赵建国的儿子刚刚5岁,老来得子,让他格外疼爱这个孩子,“好好挣钱,给娃娃一个更好的将来。”
漂泊大半生,这是赵建国最真实的想法。十几岁时,他就离开重庆老家,到北京打工,年轻时靠卖力气挣钱,后来存了钱去西安开了个餐馆,接着认识了妻子,“她比我小十多岁,是四川人,慢慢接触了很长时间,可能她觉得我人还不错吧,就走到了一起。”
但由于经营不善,餐馆最终关了门,赵建国和妻子又回到北京。2017年,赵建国听从老乡的建议,用全部积蓄买了一辆箱式货车,做起了帮人搬家的生计。
最开始,一辆车、两个人就是赵建国的全部。靠着从美团等平台上接单和老乡介绍,他们熬过了最开始的那段艰难时期,一步步进入了正轨,“每天都很累,但是看到红彤彤的票子进账,还是很开心的。”
再后来,赚了钱的赵建国又陆续买了几辆车,雇了人,正式成立了搬家公司,订单多得根本忙不过来,每天晚上忙到八九点钟是常事,哪怕这样活儿都能排到半个月之后。
“那时候觉得钱真好赚啊,一天的收入就有一两万。”靠着搬家公司赚的钱,赵建国在妻子的老家成都全款买了房子,想着再干几年,钱挣得差不多了就举家回去生活。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疫情突然来袭,规划好的生活一下变了轨:最初那几个月,他几乎接不到搬家的单子,只能扛着,后来慢慢恢复了一些订单,也只能勉强维持公司运转。
2022年,感觉“一直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赵建国开始琢磨着其他办法来挣钱,最后决定去河北、山东拉些蔬菜水果回来卖。
从日入一两万的搬家公司老板到路边摆摊的小商贩,这种转变,赵建国倒是看得很淡,“赶上了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挣钱嘛,只要是干干净净的,干啥都不丢人。”
他那时最怕撞上隔离,进了货的水果蔬菜还没来得及卖出,可能就要处理掉了。“这一年确实不容易,但在慢慢变好,北京正在慢慢恢复,搬家的活已经逐步恢复了,我有两辆车已经重新启动了,明年一定会更好的。”
收起摊子,赵建国骑电动车回到了位于东南四环外的出租屋,这里还聚集着许多从事搬家行业的重庆老乡。他的一辆箱式货车中,还有半车辣椒,他打算卖完这些就回老家了,“好好过个年,明年准备大干一场,争取早一点退休,好好陪着孩子成长。”
赵建国的货车,停在一个巨大的停车场里,这里还停着数百辆搬家的厢式货车。曾几何时,这些货车都无声地停在这里,任凭风吹雨淋,而如今,货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已经重新开始响起。
这些发动机的轰鸣声,既是对2022的告别,也是对2023的憧憬。与此同时,在网络上,毛不易也用他特有的磁性嗓音,唱响了他和美团携手打造的对于2023无限憧憬的歌曲《愿》。
毕竟,2022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太容易的一年。岁末年终,在大家张开怀抱迎接2023的时刻,美团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看到了每个人的不甘,也在用一家企业的温情与担当,与每个人一起面对。疫情期间,美团通过线上业务为每个人排忧解难,疫情放开之后,美团的各项业务也将继续伴随商户以及每一个普通人共同迎接新的希望:
在外打拼的游子想吃上地道的家乡油泼面,在美团外卖上买来原料,和远方的父母视频请教,尝试动手制作;找工作四处碰壁的女孩,不断尝试投简历面试,错过公交,就蹬上美团单车去追梦,始终乐观积极、全力以赴;边送餐边备考的美团骑手,挤出每一分钟可以利用的时间,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学习,终于圆了大学梦;复工后的花店老板打理起在疫情中荒废凋敝的花店,美团外卖上的一笔笔鲜花订单,是这个花店和这座城市重复生机和活力的证明;一对年迈的夫妻,在疫情中相互陪伴,美团买菜照顾着两人的三餐四季,即便垂垂老矣,也不改爱情浪漫的初心,不忘用一张新拍的结婚纪念日照片铭记两人共同走过的风雨岁月。
作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也是“美好生活小帮手”,美团通过各类便捷、高效、贴心的平台服务,真情陪伴着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
尤在2022这个特殊年份的尾巴,美团与毛不易合作的音乐短片《愿》,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截止目前,播放量超过2500万,新歌音频和MV上线多家音乐平台当日,QQ音乐评论破万,网易云音乐获得新歌飙升榜单第5名。
这一切普通人的生活和期盼,在特殊时期,都显得那么难能可贵。2022,每个人都在用力地活着,他们努力求职、努力求学、努力生活的模样,应该永远的被记住。而这,也是美团与毛不易合作的初衷,希望《愿》这部温暖、治愈、励志的音乐短片,能够鼓舞每一位在这一年中仍然挺身向前的人,奔向更好的2023。
(文中人物为化名。)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