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运气来的时候, 你得还在桌上坐着
2022/11/05 | 记者 陈琳 | 编辑 孙杨
摘要:张绍刚老师跟我说过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要让艺人来录你的节目,钱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让这个艺人有获得感。无论是获得了正向的情绪价值,还是让他更出名了、在观众的面前变得更可爱了,甚至只是让他感觉这次录制很开心,都行。你必须让人家有获得感,你不能说我有钱,或者说我这节目好,人家就会来,不是这样的。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即将迎来收尾。这个曾经是无数人欢乐来源的节目,捧红了一大批年轻的中国脱口秀演员,最新一季的评价却有些好坏不一,脱口秀大会的灵魂人物李诞也成为网友吐槽的中心。
自从2017年《吐槽大会》第一季开播,一场名为李诞的狂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使得这个来自内蒙古的年轻人,一夜之间跃升为综艺明星。与此同时,脱口秀这种喜剧形式开始走近大众,以选秀为主旨的《脱口秀大会》应运而生,再次引发全民热潮。
今年,《吐槽大会》第六季并没有如期而至,《脱口秀大会》则已经来到第五季。很多人问,李诞和他的脱口秀会一直走下去吗?
不久前,李诞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专访,坦露了他的三个计划:保持创作、筹备新的节目,和一个可见的“小目标”:脱口秀演员未来会从400到4万。
6月,全新综艺《怎么办,脱口秀专场》上线,节目由李诞带领八位观众熟知的脱口秀演员组成“轻轻松松宇宙最强编辑部”,带来十场行业专场脱口秀表演。
8月30日,《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如约而至。五年时间里,作为舶来品的脱口秀,已经在中国的喜剧市场上有了一个明确的坐标。李诞称,这是一个“教育市场”的过程。
在李诞的示范效应下,参加《脱口秀大会》一度成为从素人跃入大众视野最快的途径,而随着这些脱口秀演员的商业价值凸显,李诞所带领的笑果文化与郭德纲带领的德云社、沈腾带领的开心麻花,以及马东带领的米未,逐渐形成了喜剧市场如今的“四足鼎立”。
李诞和笑果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诞说这个答案说出来又要被骂,但事实就是这样:“最重要的还是运气好。你能做的就是,运气来的时候,你得还在桌上坐着”。
以下内容出自凤凰网财经《封面》对李诞的专访:
失去“获得感”的节目,就无需再做
《吐槽大会》到底要不要继续往下做,我也是2021年才开始想这个问题。而且这个判断的经验也不是能够积累的。综艺节目就是这样,它是一把算一把。你这一季做得好,完全不意味着下一季也能做好。基金经理有一句话: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的成绩,这个理念和我们做节目是一模一样的。
《吐槽大会》第六季之所以不做了,其实也是吸纳(大家的意见)。大家觉得你们这个做得没什么意思,来了又不能真的吐槽,为什么还要做?我觉得大家说得很有道理。
事实上,我们这几年做《脱口秀大会》也是一样,可能第一季听到的那些负面评价已经不在了,但是会换成全新的负面评价。我想说的是,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在努力,也知道做得还不够,但它是需要时间才能做得更好。不是说出手就能做得那么好,我也不是那么天才。
张绍刚老师跟我说过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要让艺人来录你的节目,钱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让这个艺人有获得感。无论是获得了正向的情绪价值,还是让他更出名了、在观众的面前变得更可爱了,甚至只是让他感觉这次录制很开心,都行。你必须让人家有获得感,你不能说我有钱,或者说我这节目好,人家就会来,不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录《吐槽大会》,我觉得人家获得不了什么了。
其实我早就不激动了,有很长时间我都没怎么出现在节目里。但你不能这么任性,做节目还是要说服自己。就是你自己都觉得它不精彩,(但)这活还能干,那就跟上班一样了,就没意思了。
不过我还是要骄傲地说,即使在“不激动”的情况下,上一季《吐槽大会》我们做得还是挺好的,能在这样的局面下暂停是很幸福的。
做人还是要稍微不自知一点
我只是这个行业的“摸索者”。可能运气好,出发得早一点,早摸了一些。事实是现在比我讲得好的、写得好的大有人在,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是我们想做到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一个“无人区”里面摸索道路,也不知道该学谁、模仿谁。没有一个可以让你参考的对象,说像他一样就行了,就指不出这个人来。因为那时候在中国没人干脱口秀这个事,而在国外干这个事的人,跟我干的事其实完全不一样。所以要自己试图在这个“无人区”里建立起一个标准来,然后做到一个事情挺难的。
但是经过这五年,我们做得还不错,所以这个事情令我觉得很骄傲。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才32岁,都说“三十而立”,我觉得我还没有立住,我也不希望立住,我希望保持一个略微失控的状态。
像写毛笔字一样,不要太硬,硬了就没意思了。用客观的生活条件来说,我现在生活得挺好的。但你要问我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对我来说还是不行,不太行。但这种不太行是比较好的不太行。我希望不太行,这样就有空间了。
我小时候写过一句话:人有个稳定的世界观就不足观了。人还是稍微糊涂点,稍微不自知一点,如果什么都那么知道的话,好像就下成死棋了。就好比练毛笔字,要有一点失控才能写得最好,我觉得人也是这样的。
2022年对自己的期许就还是要保持创作。然后我今年的专场已经写完了,我希望它演完之后大家能够在线上看到。我是希望让大家看到我的作品,不能(让人觉得我)跟个混子一样,所以要把这个放到网上,让大家知道我还是在创作的。
成功是因为运气好,然后自己没放弃
很多人都问我,为啥就是李诞做成了这件事,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运气好。但是这句话说出来,又会有很多人觉得是敷衍或者什么。但真是运气好,然后自己别放弃。
你能做的就是,运气来的时候你还在“桌上”坐着。就像段永平说的,“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我觉得全部的秘密就在这句话里了。我暂时还没有“下桌”的想法,我一直觉得我运气很好,有的时候只是累了想歇歇。
2021年,我其实推掉了很多工作,就是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静下来看一下自己应该做什么,然后更多地参与到公司内的经营运转里来。当我觉得状态还不错的时候,就又可以出来工作了。其实在创作前线的感受是最好的、最舒服的,但是出来做艺人的时候会有点奇怪的感觉。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这个年龄都很难过。所以我一直说,我们运气好。人家是很优秀的,人家也未必不努力,甚至可以说他们都很努力,而且也都付出了很多,才华也非常强,就是运气差。那怎么办?我认为运气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我们做对了更多,其实就是运气好。你觉得徐志胜的2021比一个大厂青年的2021更努力了吗?也没有,都很努力,但是他运气好一点。
如果大家认为我老说自己“运气好”是一种自我保护,我觉得很有可能是这样。但我身在其中其实是无意识的。就好比刺猬团成一个团,对它来说是天生就会的。除非一个猫过来告诉它说,这是你的自我保护。刺猬才说:“哦,原来这叫自我保护。”因为它认为我就是这么生活的,我从小到大就这样。
把“手艺”变成“生意”
在中国的喜剧市场上,李诞和笑果当然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独树一帜的体系。从业内的发展来说,像开心麻花、米未、德云社,可能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
像开心麻花,其实沈腾是完全没有商业企图心的,他恨不得天天躺地上,但是腾哥演得很好,所以我觉得腾哥是不世出的天才。郭德纲老师也是大天才、绝顶的天才。然后他们身边也都有很好的搭档,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很会经营的人,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会有一群观众喜爱的演员(在台前),然后幕后又有懂经营的合作伙伴。
对于脱口秀演员如何变现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还是那句话,你冲钱去的话你得不到钱。我们不是冲钱去的,是希望演员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他自然会赚到钱。但是如果只想着怎么变现的问题,那确实就是变了一笔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现在有些脱口秀演员变成了所谓的艺人,但我一直都认为,脱口秀行业就是“娱乐圈的郊区”,不是那么娱乐圈。我们这帮人跟艺人不是特别一样,我们的演员很多每年就只做我们自己的节目,除此之外就是线下演出、接一些广告之类的。对我们来说,赚钱多少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比较重要的是把这个行业做起来。
脱口秀现在对我来说当然算是一门好的生意。我也做不了别的,我就是比较擅长也比较知道该怎么做这个行业,人还是赚自己能赚的钱。你说脱口秀市场有多大,我们一年的营收可能都不如一部电影的票房。所以它就是个小生意,但是挺好玩的。身处其中得到的除了钱之外的奖励非常多,快感很多。你去演出,台下有2000个人为了你笑,这个快乐是很难替代的。
线下演出是“人”的来源
德云社和开心麻花教会我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线下演出。
线下演出不光是(为了)经济收入,也是一个根基、根本,它是“人”的来源。这个“人”包括演员和观众。像我们线上节目的推广,肯定得到了很多观众,那线下演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跟前辈们学到的一些经验。
我们公司的方向叫做“行业公司”,我们能做最好的演出服务、最好的节目、最好的脱口秀演员的营销工作。如果人家离开,就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好,等我们把事情都做好了,好的个人IP自然会来。
因为在你这儿赚钱又轻松、人又专业,都是说得清楚听得明白的人,那为什么要自己辛辛苦苦地再去研究这些事该怎么做?现在在我们剧场演出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笑果文化签约的人。市面上很多优秀的演员,比如米未签约的小鹿她就觉得在笑果演出很舒服,然后她来一次还想来。所以就是说我们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是说非得都签约,绑得死死的,没必要。
包括《脱口秀大会》来上节目的,也不全是我们公司的人。他会觉得上这个节目有获得感,或者说我能变得更出名,能让我以后票好卖,为何不来呢?当然我们也不是做慈善的,他来了我们肯定还是要分一些他的收益的,那这个收益当然也是大家合作共赢。
跟线上相比,线下演出也会更踏实一点。线下演出就是过去做得好是能积累的,能代表你未来做得好。所以我们会更多地想把线下演出做大。在财务上也是希望线下演出的营收,能在公司整个营收上的占比越来越大,会让我们更踏实。
最重要的是聚在一起
单立人公司休息区的墙上,写着这句脱口秀演员杰夫·罗斯的话:“喜剧让我们相聚”。
娱乐行业就是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行业,很残酷。我们现在已经出圈的脱口秀演员,跟正在培养的大概是1/5的比例。这个成材率在这个行业已经算是很高了。
在培养脱口秀演员上,我们有训练营免费培训新人。我们是公开招募,先收大家的简历,5分钟的段子和5分钟的视频表演,然后还有一套我们的笔试题,最后每期从报名的上千人中筛选30到50人参加。培训完了之后根据大家的成果看要不要签一个实习的约,让他在公司里进行实战的训练。另外我们还有“飞行计划”,飞行计划是1天,一堂课有几百人上。只要你对喜剧有兴趣,我们就用一天课给你进行一些简单的普及。
“开放麦”这个东西谁都可以讲,哪怕你不上这一天课也行。所以我说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的开放麦,不是开玩笑的。我们认为选人比养人更重要,人才更大概率是选出来的,不是养出来的。选到之后,我们能做的工作就是把你的培养时间给缩短,你本来可能需要三年才能上台,可能在我们这儿,一个月你就可以了。
培训还是有技巧的。在如今这个时代,明明所有信息都是唾手可得的,人为什么还要聚在一起上课?因为聚在一起上课这个事,最重要的是“聚在一起”,聚在一起本身就是有能量的。
你在家通过自己学会的是“假会”,你聚在一起学的是“真会”。就像马东老师说的,“只有物理接触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很神奇,人就是这种动物,明明书上都有,但是你就是得物理接触你才能学会。
综艺就是要给观众提供正向情绪价值
我一直觉得我们节目挺正能量的。我很认可马东老师说的一个观点:我们做综艺节目到底在干吗?是要给这个社会、给观众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可以是开心的笑,温暖的哭,或者感到激动,感到热血,感到有梦想。
我们有一个叫小佳的演员,他的那种自信、那种开朗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我们做对了一件事情,我们让这样的声音有了他的舞台。说得再现实点,让他有口饭吃,而且这可能比他做其他任何工作都赚得多。
我没有刻意去让这个节目有“正能量”,但是你要想做一个好的综艺节目,想真的提供正向情绪价值,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总有人在点评的时候会说“高级”,笑或者说喜剧,是没有高级或低级之分的,但我认为它肯定是有手段高明和手段简单的差别。那高明的手段带来的那种幽默,是不是就比简单的手法带来的幽默更好呢?它有时候是看需求的。比如今天,我就想刷刷短视频,我不想去剧场看一个最新的话剧。虽然这个新话剧特别好、非常高明,但是我坐那儿看两个多小时,可能会很累。
2022年1月,笑果在上海和南京两座城市举办了2021收麦秀,李诞也在同期选择以专场形式“回归”演员的身份。
你在家刷短视频,看一个狗摔一跤,你也很开心。我觉得这个要看人在不同时刻的心情,不是说这个人他就只喜欢高明的。不管是简单的还是高明的,你都要提供给他。我不认为有人就只看他认为的高级喜剧,我没见过这样的人。相反的是,那些学识越好、眼界越高的人,他的宽容度也就越大。
我一直很反感“高级”这个词。有人会说呼兰的段子很高级,其实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大家会说某个段子好高级,当然大家是出于好心。但是麻烦就在于,你说了这个段子高级,那谁低级呢?所以你看我不管是点评《脱口秀大会》,还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我从来不会说这喜剧“真高级”,只会说“你真好笑”“这个笑点很深、很复杂”“你用的手段很高明”。
从400到4万
现在很多人会说什么“专业脱口秀演员”,哪有专业脱口秀演员?我就认为我们这个行业没门槛,欢迎大家都来。一个行业只有一个人、只有一伙人干肯定也不对,希望大家都干。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我们就是深入到各种场景里。这个剧场的演出所有的内容都跟不同的行业相关,会去医院、消防队、警察局这些地方。每个人都能做出5分钟脱口秀,就还是想做这件事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说说他们的故事,对这个事情我们还是很好奇。
我有一个数据就是,全中国卖过票的脱口秀演员有460多个,但我认为未来这个数字可以变成4万个。我认为这并不夸张,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方向,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去努力就好了。
我们中国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只有400多个脱口秀演员呢?我认为肯定有一天能做得到,让全国有4万多个卖过票的脱口秀演员。当然我说的这4万个,不是说全职,他可能白天是个医生,或者白天可能是一位记者,但他晚上也可以去线下说说脱口秀,赚一点票房的钱。
如果这个目标能实现,那我就觉得这事儿(脱口秀行业)就比较靠谱了。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