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团团转”的村干部松绑?
2022/10/15 | 作者 周兼明
近日,《半月谈》发表文章《给“团团转”的村干部松松绑》称,在基层走访发现,六七个村干部对接上面十几个部门,任务真不少。一位村支书两天的工作群中,就有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排查、报表任务,还有一个时间不断变的乡镇会议。一位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选调生,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台账”,“返乡人员要台账,在外人员要台账,干部值班要台账,干部请假要台账,有的台账要每天更新上报。”
该文透露,一个8000多人的大村,除了7个村干部,外聘了17人,其中包括2名信息员;在一些1000至2000人口的村,虽少有其他外聘岗位,但聘1-2个信息员是必须的。有村支书说,“三个平顶帽,管一个小草帽,各个部门都往村里派任务。”先不说这些任务合理不合理、必要不必要,不少任务都是“群里来,群里去”“发文来,上报去”“会上来,会上去”,上面安排了就算尽职了,村里上报了就算完成了。
文章表示,靠台账、留痕、报表、开会获得成效,只会使基层工作“空转”,让制度设计落空。村干部虽然整天忙得“团团转”,但自我感觉多是务虚、玩花活儿。他们希望,不能什么事情都一竿子插到村里,要给村干部松松绑,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实事。
村干部反映的这些问题,在媒体上已说了数年,在某些地方并没太大改观。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有制度成因,也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原因,加上政出多门、多头考核等。不少工作其实是重复和无效的,但由于仍停留在运动式治理的思维定式,上级领导在决策时也未充分考量基层实情,目标高、要求细,进度快、问责严,导致一些执行者明知完不成任务,也不得不依靠投机取巧的方式来给业绩涂脂抹粉。中间流转时,一些干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习惯“层层加码”,往下压任务,向上表功绩。等到基层落实时,抬头都是上级,身后顶着问责,明知事不可为,少不了应付交差——如是,“团团转”怎能不成村干部的“日常”?
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的痼疾。经济势头好时,形式主义会少点;形式主义泛溢时,一定是某个地方的社会与经济出了问题。因为上级不断往下压任务,村干部也只能靠填表、自拍等“假装在工作”来糊弄。这种“假装”指的是它更在意形式,而不关心工作的实效。所以我们看到,不少地方的村干部,所作所为常脱离实际,以貌似有想法的方式讲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
理论家们早已研究清楚,形式主义的源头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因高高在上的官员不了解实情、滥用权力,就会使系统内出现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有官僚主义,就一定有迎合官僚主义的形式主义,它们是一对难兄难弟,官僚主义导致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又助长了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确实已成基层官员的某种路径依赖。当下的形式主义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总有人乐此不疲,无非是尝到甜头,并因此获得了利益。因为这类基层官员,对民众的意愿与疾苦不关心、不了解、不在意。
要改变这种状况其实很简单,要求省市、乡镇的主管部门,在出台某种政策前或落实某种政策时,最好先走进村庄,直接向村民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而不是要求村干部上报各类数据。调查来的数据才真实可信,这样的数据也才能督促村干部真正为村民做实事。很显然,村民才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在乡村治理中,不能过于强调乡镇干部或村干部的意志,反而弱化了村民的主体性,把村民当作了被政府治理的“物体”。加上各类形式主义的表演,最终村民的真实需求,上级部门完全不了解,甚至为了实现某些治理目标,还做出大量损害村民利益的事。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近年来在某些地方确实愈演愈烈。不顾村民感受,一意推行的结果,既浪费了大量行政成本,也伤害到村民利益,引来社会各界笑话。
要改变这种让村干部忙得“团团转”的困境,就不能只依赖政府权威发号施令式地进行单向度治理,而需要动员乡村和村民的力量。在如何治理乡村问题上,村民最有发言权,只有让他们真正有了话语权,通过共同治理的方式,乡村治理才会更有成效。上级部门无论在做什么工作和计划时,都需要先深入基层做可行性调研,主动向村民征询意见,再要求来自村庄和村民的合作。说到底,要改变让人“团团转”的形式主义,政策的出台就必须尊重基层客观现实,求教于民还政于民。只有实现了权力向村庄和村民的回归,只有把“为民做主”改变为“以民为主”的思维模式,这些现象才能有所遏制。
如今各地经济下行压力都很大,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禁不起各种形式主义的折腾了。再折腾下去,不仅会让更多民众面临生活困境,增加民众的反感,也会让整个社会的未来都处在不确定性中。改变形式主义,事不宜迟!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