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未披露销售目标却称“顺利完成”,上半年毛利率超“榜样”中海,权益投资额冲上榜首
2022/09/02 | 作者 杨依依 | 编辑 曹蓓
经历了一连串公司合并、裁员和降薪后,华润置地终于离“榜样”更近一步。
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华润置地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26.9%,超过了“利润王”中海地产的23.5%。
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均出现下滑(销售额1210.4亿元下滑26.6%,营收728.9亿下降1.1%)的情况下,华润置地拿地风格异常果敢,上半年新增权益货值冲到了行业第一。对于如何平衡风险,华润置地管理层表示,“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于接下来的下半年,华润显示了同样的自信满满。中期业绩报告中,华润置地称“顺利完成半年销售目标”,并表示对“全年的业绩实现”持积极态度。
令人迷惑的是,华润置地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这些目标。
向中海学习
华润置地在2020年提出了“降本、提质、增效”和“抢时间、保业绩”的管理主题。
紧接着2021年年初的时候,华润置地六大区首次集体换防,旨在提高人效。
在深圳某区域2021年管理年会上,当时还是华南大区董事长的(现东北大区董事长)孔小凯在会上称:“目前我们公司的人效,跟中海、龙湖等标杆房企相比存在差距。华润员工的综合素质并不比中海、龙湖的员工差,人效差距更多体现在组织架构和流程上,只有做出组织变革才能显著提高人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适应未来的组织变革。”
紧接着,华润置地开始了一系列的精简合并、裁员和降薪等操作,用其官方说法就是“开展组织架构变革、组织人事变革和薪酬激励变革”。总部共设16个部门,所有大区部门由13个精简为9个;之后各大区城市公司开始合并。其中华东区域动刀明显,13个城市合并精简到6个。
据华润置地管理层在今年8月31日的业绩会上介绍,全国原有的47家城市公司已精简到28个。
华润置地2021年和2020年的年报对比显示,其人均年薪降幅达15.83%,超过了新城控股和旭辉。而中海、龙湖、保利、碧桂园、招商蛇口、金地、万科在2021年的人均薪酬是同比上升的。
多方努力下,到了今年上半年,华润置地毛利率终于超过了榜样中海,可以算是卓有成效。不过这只是因为华润置地毛利率下滑的程度比中海轻一些而已,相对2021年同期毛利率31.3%,今年上半年这个指标还是下降了4.4个百分点。
把核心数据再拉大来看,华润置地的净利润总额还是在中海地产之下,排名行业第二,第三是万科,三家净利润总额分别为167.4亿元、126.84亿元、122.2亿元。
事实上,中海地产的毛利率已下滑多年,按照其管理层在提及毛利率时的表态,他们更在乎净利润总额水平。
凶猛进击
对比大多数房企的谨慎收缩,华润置地上半年在土地市场表现得非常凶猛。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其全口径新增货值在总拿地排行上冲到第二, 权益新增货值则高居第一。
多个热点城市的拿地榜上,华润置地都在前排,除了上海。
华东大区曾是华润置地贡献销售额的主力军,但2020年3月,华润置地、中海、万科三家房企在上海围标上海虹口地块,中海以底价34.3亿元将虹口区HK271-01地块收入囊中后,马上宣布与万科、华润置地两家联合开发该地块。
“围标事件”之后,华润置地上海公司拿地受挫,有传言称涉及此事的3家房企被禁止三年内在上海公开市场拿地。
从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能看出,上半年华东区域结算营业额仅占了15.9%,2020年和2021年的占比是19.1%和23.3%。按照2年的结算周期,今年结算的刚好就是围标那一年的项目。
8月31日的业绩会上,华润置地介绍接下来的供货城市主要为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南京、苏州等城市。
失去了上海土地市场,华润置地明显希望强势回归深圳主场。
今年5月深圳的第一轮集中供地中,华润置地与万科争夺一块宝安尖岗山地块,角逐40分钟后花落万科。华润置地当场申诉,认为拍卖官落槌太快。
一名在拍地现场的业内人士向《凤凰WEEKLY地产》透露,华润置地与拍卖师在土地交易中心的监控室发生了激烈争执。一名华润置地深圳大区的员工对《凤凰WEEKLY地产》称:“我们也纳闷,为什么这么好的一块地会没抢到。”
到了深圳第二轮集中供地时,华润置地“一雪前耻”,出手阔绰包揽四宗地块,共花费118.77亿元,占总出让金的35%。
多家同行现金流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对于如何平衡投资高速增长和财务,华润置地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不断强调“量入为出”,同时称深度聚焦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积极抢抓市场上优质的收并购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全年的业绩实现,我们是比较积极的态度。”华润置地在业绩会上表示,“预计我们今年的行业排名也会比去年有所提升。”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