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两种战争哲学的碰撞
2022/06/15 | 作者 姜昊骞 | 编辑 陈祥
为了与西地中海巨头迦太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进行了三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最终彻底消灭迦太基。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Adrian Goldsworthy)在《布匿战争》一书中,综合运用古典文献中的精彩故事与严谨的当代研究成果,详尽而生动地讲述了这场延绵百余年的争霸战。
罗马海军的制胜法宝“乌鸦”到底是什么样?汉尼拔为将之道的精髓何在?西庇阿又是如何在迦太基城外击败了汉尼拔?戈兹沃西都通过叙事本身,给出了精辟的解答。在叙事之上,戈兹沃西进一步将布匿战争归结于两种战争哲学的较量:一种是坚决打垮敌人,不死不休;一种是徐图缓进,见好就收。同时,作者还试图从社会与政治视角,探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态度的根源。
罗马人最大的财富
谈起布匿战争,最突出的事迹当数迦太基将军汉尼拔(Hannibal Barca)翻越阿尔卑斯山,然后在意大利接连重创罗马军团,尤其是垂范千古的坎尼会战(Battle of Cannae)。此外,还可能有一些零散的印象,比如罗马海军用“乌鸦”大破迦太基海军、罗马独裁官法比乌斯(Fabius Maximus)用拖延战略挫败了汉尼拔、罗马攻破迦太基城后在地面上撒盐。
上述事件,只是罗马与迦太基百年争霸史(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中的些许片断。其中有的是近代以来的谣言:比如撒盐说,目前发现的最早来源是一部18世纪上半叶的德文通史;有的可能仅仅发挥了短暂的作用,比如据传由阿基米德发明的乌鸦;还有的可能只是普遍现象外的特例,比如法比乌斯的拖延战略。
《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与地中海霸权的争夺》
若想回答“罗马人何以战胜迦太基”这个问题,非要完整讲述三场布匿战争的背景、经过、前因后果不可,而这正是《布匿战争》一书的宗旨。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中大战不多,更没有一次战果惊人或一锤定音,因此从战争史角度看不免有些乏味。但是,在讲述完其中的一场大战后,戈兹沃西说了一句很有见地的话:“罗马人对待战争的决绝,是他们与迦太基人作战时最有价值的财富。”
这句话的含义,在外交交涉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起点和焦点,是意大利南端的西西里岛(Sicily)。但在战争进入第8年时,尽管西西里岛的战事悬而未决,罗马还是入侵迦太基在非洲的本土,也就是与西西里岛隔海相望的迦太基城。
迦太基集结起来的庞大舰队,早在前一年就被罗马击败,如今陆军又在迦太基城附近惨败,迦太基于是提出议和。值得注意的是,迦太基此时元气未伤,不久便重整旗鼓,组织起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对罗马取得了整场战争中唯一一次大胜。
因此,回到接连惨败后的节点,迦太基人尽管士气沮丧,愿意放弃有限的利益,但绝不至于投降,自甘为罗马臣属。另外,在战争爆发之前,迦太基曾与罗马订立盟约,与其他国家交战时所秉承的原则也都是谈判以战况而定。换句话说,迦太基不会在谈判桌上主动放弃在战场上尚未失去的东西。
然而,入侵非洲的罗马执政官雷古卢斯(Marcus Atilius Regulus)开出的条件让迦太基人大吃一惊。罗马不仅要求迦太基退出仍在拉锯中的西西里岛,还要让出西西里岛以北的撒丁岛(Sardinia)。这两座岛屿当时都是半独立的城邦林立,也是迦太基耕耘多年的势力范围。此外,迦太基人必须无偿释放罗马战俘,但要出钱赎回本国战俘。更有甚者,迦太基人开战与议和都必须得到罗马人的批准。迦太基不得保留海军,但需要随时为罗马提供50艘战船。
即使是最落魄时的大清,恐怕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条约。当然,谈判过程与确切条款历来存在争议。但正如戈兹沃西所说:“不管具体条款是什么,雷古卢斯显然是想签订一项让迦太基承认全面战败的条约。”公元前2世纪史学家波利比乌斯(Polybius)认为,雷古卢斯的条款过于苛刻,是一个错误。
可是,罗马人不仅会在胜利时犯这样的错误,甚至在惨败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的前两年里,罗马损失了至少10万兵力,三分之一的元老院成员战死。公元前216年8月2日的坎尼会战(Battle of Cannae)中,汉尼拔一举消灭至少5万罗马人,随后派出使节与罗马议和。
他的姿态颇能代表迦太基,或者说除罗马人以外的大多数同时期政权的心态。汉尼拔一再表示,他无意摧毁罗马,只是想解除第一次布匿战争为迦太基带来的枷锁。
关于和谈使团的情况,罗马史学家李维(Titus Livius)记载了两种有明显龃龉的说法。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结果都是相同的:尽管被俘士兵家属哭号震天,但元老院拒绝出资赎回俘虏,更绝口不提和平。
从军事角度看,这或许与汉尼拔本身的局限性有关。毕竟正如德国军事史学家汉斯·德尔布吕克(Hans Delbrück)在《战争艺术史》中所分析,汉尼拔虽然取得野战胜利,却并无直接攻打罗马城的实力,只能示威而已。不过,这已经足以体现罗马共和国在战争中的坚决。
如果迦太基赢了
如果迦太基赢了?戈兹沃西在全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展开架空历史的宏大设想,而是有力地表述了罗马没有失败的原因:“无论遭到多么惨重的损失,他们都拒不认输,然后以不屈的决心和不惜投入一切资源的魄力来扭转败局。”
由此,作者得出了一个有点令人失望的答案:迦太基的实力不足以摧毁罗马,而战胜罗马的唯一方式是摧毁罗马,所以迦太基不可能战胜罗马。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也更有趣的问题:罗马到底有什么底气坚持这样强横乃至霸道的战争观念?
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国家凝聚力。罗马绝不是一个平等的国家,贵族与平民在地位、权力、财富上都相差悬殊。为了解释罗马公民的团结,波利比乌斯借鉴了古希腊哲学家的“混合政体论”。
亚里士多德按照统治者的数量,分出了三种政体:一人统治为君主制,少数人统治为贵族制,多数人统治为民主制。三种政体各有利弊,必须结合起来才称得上理想,这就是所谓的混合政体,或者叫共和制。
波利比乌斯指出,罗马共和国正是混合政体的典范。他写道,“罗马政体拥有三种要素……这三种要素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得如此的平衡与均质,以至于即使是本地人也不可能说清楚,他们的整个政体到底是贵族制、民主制还是君主制。”
当然,他也承认:“元老院尽管拥有如此之大的权力,但是它必须首先在公共事务上关心大众,要尊重人民的心声……人民必须服从元老院,不管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他们必须尊重元老院的元老。”
这实在说不上是很均衡,事实上,现代学者多主张罗马共和国是由贵族主导的。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即使是在代表“民主制因素”,负责选举执政官等重要官员的百人队大会上,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的五个等级中前两个等级拥有88个百人队,而百人队总共也不过有193个。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剥削和不平等都如此严重的社会,似乎不应该有如此之强的凝聚力。戈兹沃西也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但凝聚力的证据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凝聚力在军事领域结出的硕果,就是军官团。
在布匿战争时代,一个罗马军团有10个骑兵支队和30个步兵支队,每个支队有2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有包括百夫长在内的4名军官。百夫长尤其值得一提。他们出身普通士兵,提拔标准不仅是勇敢,更特别注重领导团队与临危不乱的能力。在战场上,他们要维持阵型,身先士卒;而在战场外,他们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尽管这些荣誉基本不会带来社会阶层的变动。
在一次对外征战中,一名老百夫长历数了自己从军多年的功绩:“当过四次首列百夫长,三十四次因作战勇猛受到长官表彰,戴过六次槲叶环。”然后,这位老百夫长号召同胞们顺从元老院的征兵命令。罗马军团在战术层面的坚韧与勇猛,正有赖于这支稳固的基层军官队伍。
而到了城外,在与意大利其他城邦的交往中,罗马的一大特色是积极发放公民权,然后用恩威并施的手段,驾驭和同化外族人。这在古典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成就,汉尼拔最大的失算也正在于此。
汉尼拔知道,罗马为了与迦太基争霸,对诸盟邦压榨得很厉害,对不服从的城邦也会施加残酷的惩罚。尤其是卡普阿(Capua),当时的意大利第二大城市,更是不服罗马。因此,汉尼拔指望通过多次战场胜利,将意大利城邦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从而迫使罗马屈服。
从迦太基自身的经验来推断,汉尼拔的战略完全合理。毕竟,迦太基同样是以一城降伏各地势力,同样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加紧对盟邦的索取。迦太基战败不久后,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盟邦反叛,史称雇佣兵战争。汉尼拔的父亲,就是亲历者。但在意大利,汉尼拔发现大部分罗马盟邦是在自己兵临城下时才归附的,之后也只是各自为战,被罗马逐个收复。叛首卡普阿城更是被完全摧毁,市民沦为奴隶。
最后,转战意大利15年的汉尼拔被迫黯然退场。诚如戈兹沃西所说:“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对于战争都有其独特的见解,这从而会决定他们如何战斗,以及如何被击败……但是,两种战争哲学的差异很少能像在布匿战争中这样被阐释得如此淋漓尽致。”
美国图书协会评论《布匿战争》:“一部能同时吸引专业人士以及喜爱精彩故事的大众读者的出色作品……这些故事以前也被讲述过,但是都没有这本书讲得好。”作者阿德里安·戈兹沃西是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古代史博士,著有多部通俗古典史读物,包括《以罗马之名 : 缔造罗马伟业的将军们》、《罗马和平 : 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暴力、征服与和平》等。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