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和保障医疗都是为了保护生命
2022/06/05 | 作者 周兼明
5月6日,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介绍,5月1日以来,上海全市医疗机构在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日常医疗服务。门诊、住院以及互联网医院“应开尽开”,线下和线上的非急诊医疗服务全面开放,急诊服务不间断,患者在不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救治。在此期间,全市急门诊总量达到113.9万人次,日均诊疗量较4月初增加五成。
上海疫情暴发以来,这算一个好消息。
自3月下旬,媒体就爆出上海东方医院一名护士突发哮喘,因无法及时入院就诊而去世;71岁的上海小提琴家陈顺平也因腹痛难忍,医院又不接诊,无奈跳楼自杀。无论是护士还是小提琴家,应当说,获得医疗资源的机会都要比普通民众多一些,却仍然发生了无妄之灾。可见,普通民众突发急病时,遭遇的都是怎样的处境。
疫情以来,类似的个案已数不胜数。一个个生命就这么无辜地逝去了,但很多地方政府仍未吸取教训。人们禁不住一次次发问,难道新冠以外的各类疾病、重病,都不再算病了吗?防疫的目的,究竟是为了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得到一个清零的数据?
早在疫情之初的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其后,也多次强调不能停诊、医疗服务不能一关了之。今年4月28日,国家卫健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又再次强调,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延误治疗,确保需要紧急救治或常规接续治疗的患者得到及时医疗服务。
同时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对于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的急危重症患者,相关医务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救治;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等特殊群体,要实施精细化分类服务,切实保障连续的医疗;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按照最长不超过12周的要求延长处方量,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国家卫健委还要求对发生疫情的地区,全力做好封控区、管控区的医疗服务保障,需要外出就医的,由社区点对点接送、闭环管理;要求加强医疗机构科学精准防控,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不因疫情处置对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对于需要采取封管控措施的医疗机构,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重点科室的医疗服务连续性。
中央层面对疫情防控下的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应承担哪些职责,已提出很明确的要求。但我们看到,这些要求一到地方政府落实的时候,有的地方做得很好,比如深圳市;而大部分地方却被“层层加码”,被“一刀切”和“断其一臂”——看似为了当地安全,看似严格,看似作为,其实是对政策的断章取义,属于懒政、躲责,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了一句空话,无端制造与激化社会矛盾。
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加一点压力,可以理解,但如果无原则地“用力过猛”,则会让原本常态化的政策离了谱,疫情防控极可能陷入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比如现在对封控区和管控区的要求是“足不出户”或“人不出区”,那么,对在这些区域内居住的消防、医务等应急部门工作人员,是否要搞“一刀切”?如果也搞“一刀切”,那么一个城市如果大面积封城,就肯定会导致医院、消防等应急部门工作人员的无法到岗,最终导致医疗或其他应急公共事务瘫痪。再比如,住在这个区域的医生,第二天要做几台事关病人安危的大手术,这个医生是否也需“足不出户”?对这类问题,各地就应根据治病救人的方针,做出务实和应急的判断与选择;而不应搞“全员静止一刀切”,危及其他民众的生命和健康。
说穿了,一些基层政府官员动辄搞“一刀切”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搞自我权力保护,为了机械地完成上级部门的量化考核,而不是真正为了民众的生命和健康——既然量化,当然是“量”越大越好——于是,原来只需隔离几百人的零星疫情,非得隔离数万人才能显出工作力度。上级是担心下级完不成任务,通过加码确保本级完成指标,而下级则通过自行加压拔高指标,向上级请赏邀功。这类好大喜功的超常做法,不仅成了某些地方官员搞疫情防控的路径依赖,也是造成大量社会次生灾害的主因。
内地已有两年多应对疫情的经验,应该说已非常成熟,爆出的社会问题也应越来越少。但实际情形似乎并非如此,基层出现了大量权力滥用的乱象,并已导致民众对社会的未来出现担忧。恐慌加剧了疫情的持久,也预示着,如果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再无法保证民众正常接受医疗服务的权利,无从体会到安全感,那么,社会和民众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