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轮集中供地收金超800亿,滨江、绿城等本土房企成最大赢家
2022/04/27 | 作者 王志 | 编辑 曹蓓
激战13个小时之后,杭州市2022年第一轮集中供地落锤,最终成交金额826.75亿元。
与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的1178亿相比,差了350多亿。
克而瑞浙江区域分析称,杭州本轮土拍热度不算高。溢价封顶10%地块占总出让地块数量的39.6%,较去年三批次热度有所下滑,回归至2020年水平。而34宗成功出让地块中,25宗地块底价成交,占出让地块的74%,占本批次所有地块的43%。
对于此次集中土拍热度由热转温的原因,克而瑞浙江区域分析称:“一是供地结构调整,本轮供地主城四区地块占比仅25%,地块区位、质素及利润空间,较上轮有所下降;二是市场持续下行,房企现金流普遍趋紧,导致行业整体预期减弱。”
“虽然热度分化,但整体表现依然较好。”中指研究院浙江分院常务副总高院生称,原因一方面是本次供地对拿地企业参拍资质有所放松,同时溢价率最高仅12%,且部分板块最高限价有所提升,开发商利润有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杭州投资吸引力强,居民购买力强劲,去化有所保证。
一次性报价
据悉,杭州市首轮集中供地推出60宗地,合计建面580.7万㎡,起始总价797.9亿元。
根据出让文件,四大主城区出让11宗地,萧山、余杭等六大区域合计出让49宗地,其中萧山区16宗、余杭区11宗,涉及云城、三江汇、奥体中心、江湾新城等。
根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数据统计,此批地块共涉及44个板块,6个板块限价解锁,11个板块限价上调(包含最高限价上调),5个板块限价下调(包含最低限价下调)。
最终,36宗地确定竞得者,成交地块中27宗地为底价成交。另外23宗地因触及顶价进入“一次性报价”环节,此外1宗地流拍。
“一次报价”是杭州本轮集中供地新设置的出让规则。
根据出让文件,本次将取消之前价格封顶后摇号的做法,通过一次性报价的方式操作。当竞拍地块达到10%溢价后,将直接转入一次性报价环节。一次性报价环节中,若有2个及以上有效报价,即有效报价中金额第二高报价为竞得价。
此外,杭州还将预公告制度改为直接正式公告,同时取消了勾地制度(即房企土拍前签订协议并缴纳保证金,土拍时若无其他房企出价则由签约房企托底)。
有分析人士表示,杭州等城市对土地出让规则方面的调整,是基于减少企业开发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等方面做出的举措,该举措也适当为企业保留了项目开发利润。
“一次性报价、品质规则调整、取消勾地和配建等举措,对参与竞拍房企的资金、品质、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
依旧是本土
根据出让结果统计,杭州本土房企依旧是本轮土拍的主力。滨江以总价184.35亿元斩获11宗地,绿城以146.38亿元斩获7宗地,众安则以39.09亿元斩获5宗地,大家地产斩获3宗地。越秀、万科、龙湖、建发、葛洲坝、大悦城等房企也都有收获。
“滨江此次在杭州拿的地,会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一年前,在杭州首轮集中供地以96.4亿元斩获5宗地后,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曾这样对外表态。
此次的11宗地块中,滨江独揽8宗,3宗为联合拿地。地块包括了杭州西站枢纽宗地、未来科技城138号地块等。
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滨江一直在聚焦深耕杭州,比较依赖杭州。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也有着不错的品牌认可度,去化周转方面也比较快。
“不过滨江在杭州也不是单打独斗,很多地块都会选择合作开发。”上官剑称。
滨江集团2021年累计新增地块38宗,累计货值近3000亿元。其中在杭州以298.86亿元的拿地金额荣登榜首。
去年全年,滨江集团实现销售金额1691亿元,位列全国房企销售榜TOPO25。在中指院杭州房企销售排行榜中,滨江集团以1150.1亿元销售金额领跑;累计新增地块38宗,累计货值近3000亿元,其中在杭州以298.86亿元的拿地金额荣登榜首。
在杭州销售榜排名紧随滨江集团的,是本轮土拍另一个出手阔绰的杭州本土房企绿城。
此次绿城拿下了包括钱塘新区、运河新城、下沙、勾庄等在内的一共7宗地块。不过与滨江底价拿地有所不同,绿城所摘地块除东冠单元地块外,其余地块均为触及顶价后,摇号获得。
绿城中国此前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浙江地区贡献426.97亿元销售收入,占比47.6%。
“现在的绿城财务稳健,逆市拿地也是合情合理,杭州本轮推出的地块均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上官剑称,“同样,杭州也是绿城的大本营,所以也不会放弃。”
对于滨江、绿城在杭州首轮集中供地的“疯狂”扫货,亿翰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于小雨表示,“一方面它们都属于本土深耕的企业,对城市更了解,对货量补充更明确,另外一方面,这些企业还比较优质,没有偿债方面的巨大压力,在利润空间有改善的情况下,自然会多拿。”
另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9宗底价地块由地方平台或地方国资托底拿下。萧山城投、临平城建、临平新农村建设、杭州东部城市建设、余杭苕溪城市建设、杭州会展新城、临安新都房产等面孔,都出现在了拿地榜单上。
分析人士表示,现阶段房企拿地更关注健康度,尤其注重现金流,面对出现市场异动的远郊板块,拿地上往往偏保守,因此,多宗地块由城投公司托底。
信心
截至目前,已有近10城完成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
安信证券数据显示,国企拿地基本恢复至去年前两轮水平,民企拿地意愿持续减弱。
其中,国企(剔除城投)本轮土拍拿地意愿明显修复,全口径拿地金额合计1076.3亿,占比为55%,较去年第三轮的35.4%上升近20%,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前两轮土拍的水平;民营房企拿地参与度持续下降,占比由去年第三轮的28.4%进一步降至15.4%。
城市上,成都、福州、宁波城投拿地占比有所上升,厦门、重庆、北京、长沙本轮土拍主要依靠国企,合肥、青岛民企拿地力度明显上升,过半地块均被当地小型民营房企拍得。
从主流房企拿地来看,10城首轮土拍拿地集中于7家国企,建发、中海、保利发展拿地意愿较强,全口径拿地金额分别为186.3亿、177.4亿、118.6亿,华润、绿城、金地、保利置业拿地也较为积极。
截至目前,首轮土拍中民企参与较少,龙湖、旭辉拿地金额分别为45.3亿、21.9亿。
总的来说,相对活跃的土地市场,给楼市注入了“信心”。“房企的大手笔拿地,对未来的楼市供应形成积极的影响,利于楼市的长期稳定。”上官剑称。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