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程:东莞迈入″双万″时代(上)
2022/03/14 | 作者 王蔚明
2022年1月2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官宣了属于东莞的“荣耀时刻”: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东莞由此成为国内第24座万亿城市、第15座“双万”城市。这座“制造名城”成功迈上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新起点,中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和超大城市再迎扩容,城市竞争版图迎来新的变化。
除此之外,东莞的多项核心指标也交出了高分答卷,过去一年东莞是各项全国榜单的“常客”:连续第五年入围新一线城市,科技创新挺进全国20强,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2021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第17位,2021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第13位……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门槛。
2006年上海GDP率先超过万亿元,2008年北京,2010年广州,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再到2021年的东莞。
10年时间,东莞的GDP一路从4735.39亿元稳扎稳打迈过万亿大关,“冲关”速度加快。
如果再横向比较,我们会发现,2021年,北京、上海成为中国首批GDP破4万亿城市,深圳也实现破3万亿。从这些城市的发展路径我们会发现,经济总量每跨越一个万亿大关,城市能级就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GDP是一个城市能级规模的象征,而从另一个角度,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人。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聚居区域,是一个地区的资源、制度、人才、思想、经济、交通的核心。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人口规模破千万对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这些城市有哪些共同点?为什么人口向这些城市聚集?“千万人口俱乐部”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人口,是社会发展基础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不同时期大城市的分布,表现了不同时期世界上最具有活力、潜力的地区,也是各国家/地区经济活动的体现。
历数世界中心城市及超千万人口城市历史,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路径:
第一座100万人口城市:公元720年的唐朝长安。
在公元1800年以前,人类的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全球超过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唐朝长安,在开元盛世中人口突破了一百万,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座百万人口巨城。
1880年,工业革命百年之后,英国伦敦成为第一座500万人口城市。
1945年,电力革命百年之后,美国纽约成为第一座1000万人口城市。
1965年,中国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座1000万人口城市。
2010年,广州和深圳双双成为广东省内1000万人口城市。
超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与人类历史文明、科技发展进程、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挑战,东莞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人瞩目的答卷。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东莞如何在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东莞作为2021年全国唯一GDP万亿级的城市,在这背后反映出来东莞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怎么样的?在GDP过万亿之后,东莞的经济又将往哪些方向去发展?
透过东莞这个城市的窗口,我们能看见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什么启示?中国经济未来应该如何朝更具含金量、具有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前行?
我们试图从解构东莞这个城市的“双万新征程”中寻找到答案。
“双万”之城——新征程,新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抓住了每一轮产业机遇,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初步的创新优势,逐步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国际制造名城。2022年,东莞正式迈入“双万”之城,开启新时代发展蓝图。
从一个GDP仅有6.11亿的农业县发展为过万亿的制造名城,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东莞奇迹般崛起于中国南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巨变的生动缩影。
“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人,以勤劳智慧、顽强拼搏的精神,走出了一条东莞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奇迹,成为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彩缩影。
1978年7月29日,香港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的老板张子弥来到东莞,与东莞县二轻局签订为期五年的合同,设立东莞县太平手袋厂。9月15日,中国内地第一家来料加工厂——“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正式投产,由此开启这个城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制造时代。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这片热土率先实行“三来一补”拉开改革开放序幕,首创了“一条龙”“一站式”政务模式,全国率先采取“集资建桥、过桥收费”的模式建造地方公路桥、全国地级市第一条自筹资金建设的地方性高速公路……在迈向“双万”的过程中,“敢为天下先”的东莞肩负起改革“试验田”责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县闯出了一条血路,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
从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起步,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外贸奇迹;从突围国际金融危机,自主创新“造船出海”,到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迈向“双万”新时代……
东莞过去的发展路径、当下的布局谋篇以及未来的方向,几乎是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绝好样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起步,在经历高速增长期之后却面临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成本上涨和土地瓶颈的困扰,再到如今处于寻找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期,东莞都像是中国经济的微缩样本。
〓 东莞宜居宜业,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共存共融。
东莞2021年经济总量过万亿,不是量的简单堆积,更是质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匹配性更上一层楼。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总量分别达到5009亿、2603亿和4239亿元,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8%,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三,税收收入总额2413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三。过去五年,东莞的城市品质和民生福祉也实现大提升和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好转。首获并成功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连续五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城市人口和青年人口吸引力指数均居全国第三。
东莞如何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关乎东莞,更是其他城市的重要参考。
今年1月5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代表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及,今后五年,是东莞增创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新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五年。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在1月11日的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吕成蹊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未来,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力争在5年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瞄准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两个突破点进行冲锋,以求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用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升级,将成为东莞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已经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榜单显示,东莞位居2021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第20位,排名上升20位。
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东莞集聚大批创新资源,并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助力企业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谷”,从而创造经济新动能。
日前,东莞已通过科技部评估,成功创建创新型城市。东莞将紧抓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在新的赶考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省委要求东莞在全省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当好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名片和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双万”是东莞建功新时代的新起点。从这个新起点出发,东莞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发展和今年的重点工作,“双万”“双聚焦”“双实现”凝聚了东莞全市上下最广泛的共识。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革新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一只憨态可掬的“顶流”——吉祥物“冰墩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一墩难求”的爆款。
这是冬奥会吉祥物历史上首次使用硅胶外壳,而生产这身“衣服”的正是一家来自东莞的企业——东莞市众盛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冰墩墩产品在硅胶工艺上具有很大难度,模具的结构设计、开模、试模、调试、生产、冰丝带的制作、原材料的材质都是挑战。一个“冰墩墩”身上也折射出东莞正在探索的一条新赛道:从原始创新到技术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如何让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高效衔接。
城市发展的脚步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最强劲内生动力。未来科技活动将趋于以超级城市为支点的中心化和全球化,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今天,东莞已经可以打上一个“创新型城市”的标签。
东莞拥有全球第四台、中国第一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全市R&D投入强度达3.54%,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把握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级,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巍峨山下,鸟瞰中国散裂中子源和南方光源项目。
大科学装置打造强科研平台
1998年6月3日,一列德国城际快车在汉诺威市的艾须德(Eschede)小镇发生重大脱轨事故,事故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发现,事故的元凶是老化的车轮。但要检测车轮内部就需要具有强穿透力的中子。中子散射大科学装置也被科技界称为“探究微观世界的‘火眼金睛’、科研利器和超级显微镜”。
2017年8月28日,中国的大科学装置——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建成后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使得利用中子作为探针,通过“中子散射”探索微观粒子世界,从而实现对各种样品的研究成为可能。
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拥有全球注册用户3400余名,完成重要原创性课题600余项,为深海潜水器等大型工程部件残余应力和服役性能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是新能源锂电池与储氢材料以及半导体芯片等材料检测不可替代的研究平台。
CSNS所在的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将把大科学装置作为推动原始创新的重要手段,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汇聚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创新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则成为继散裂中子源之后,松山湖科学城正在加快推动建设的又一大科学装置。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成后将能够为包括高温超导、量子计算、癌症治疗等多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提供强劲推力,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生物医药、能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原始创新和重大应用,支撑我国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CSNS、先进阿秒激光等大国重器接连落子,标志着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从单个大科学装置加快向大科学装置集群进发,推动更多高端创新要素在松山湖科学城集聚。
2021年9月,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特产”月壤抵达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获得850mg月壤,为日后开展月壤物性及综合利用系列研究,探索发现新能源、新材料,解决一大批“卡脖子”问题提供关键物质基础。
月壤能落户东莞,归功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落户。
2018年4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原校长王恩哥受聘担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一任理事长。成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院所,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一流创新高地、高端人才汇聚地、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实验室首批研究团队经过三轮遴选从40多个团队中选拔出来,分别来自北大、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团队。
王恩哥说:“探索打通从科研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规律,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目标。”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布局了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截至目前,实验室共引进创新样板工厂团队25个,注册成立38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
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缩影,近年来东莞的科创格局多点开花。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从“地方队”跃升为“国家队”的东莞,至今已集聚68名国家级人才(含双聘院士21名)、超3万名高层次人才参与科学城建设,高水平大学落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加速推进。
2021年12月9日,东莞松山湖建园20周年“改革、创新、再出发”大会举行。活动期间,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首次发布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谱仪数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到20台左右,打靶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为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研究平台。
除了大科学装置,东莞还依托科学会议打造高端科学活动品牌。
2018年以来,粤港澳院士峰会连续四年在东莞举办,累计邀请219位院士来到东莞,推动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在东莞集聚落地,还成为学术交流、技术对接、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在2021年12月1日举行的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及第七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着力打造科学会议高端品牌的松山湖科学会议正式启动。松山湖科学会议将对标香山科学会议、雁栖湖会议,整体采取顶尖科学家与产业界知名企业家“双主席”模式,着重聚焦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工程化应用,精心打造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优质对接平台。
“东莞将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级,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肖亚非在党代会报告上明确提出,东莞将推进科研设施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加强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沙科学城等的联动发展,共筑大湾区科研创新集聚地。东莞“将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争取国家级科技奖实现零的突破,争取5年内本土院士实现零的突破,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全链条协同创新路径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2022年1月25日,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心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建设。作为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对于脑胶质瘤、黑色素瘤和头颈部复发肿瘤非常有效。未来,这里将依托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探索治疗肿瘤疾病的全新领域。
从实验室中的装置,到能治疗癌症的新“利器”,这背后正是散裂中子源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小试牛刀”。
“D-BNCT”全称为东莞硼中子俘获治疗。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成功自主研制了我国首台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这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催生的首个产业化项目。
在东莞,“源”并不仅仅指散裂中子源,更代表着正在打造的“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这一全链条创新体系。
〓 东莞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东莞制造”迈向“东莞智造”。
在东莞,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正快速架起一座座成果转化的桥梁,打破科研与转化“两张皮”的难题,类似BNCT这样的国际前沿成果,正加速涌现。
随着科技自立自强上升为国家战略,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已经是大势所趋。东莞有庞大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松山湖科学城又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以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升级大有可为。东莞因此提出要想方设法推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再上新台阶。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周边集聚了杜克大学等7所高校,英国散裂中子源与牛津大学等5所高校组成科研联合体。纵观全球主要的科学城,周边都聚集了大量高校,组成科技创新联盟推动成果转化,对于推动精密制造、材料、化学等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功效。东莞率先在推进大科学装置、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上下功夫。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带领的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团队所重点打造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可承受1600度高温的“泡沫陶瓷”。以此制作的燃气燃烧器,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可大量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技术此前仅有少数国家掌握,团队经过三十年的研究才获得突破。
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实际规模化应用之间,往往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之初,就提出希望能够形成研究与应用“全链条”,从材料研发、中试,到产业化,将整个链条打通,缩短实验室和市场之间的距离,让更多成果加快实现产业转化,充分发挥其价值。材料实验室的定位,是要做出产品乃至商品,而不仅仅是样品。
创新样板工厂让入驻团队不仅可以开展基础研究,也可以完成中试并对接市场。未来材料实验室还将有一部分人员直接和市场对接,专门负责了解市场情况,从而更好将科研与市场打通。
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累计引进超过40个科研团队,拥有科研人员960人,已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90项,所研究的项目内容涉及实用的合金材料、先进的量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多个领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重大技术进展。
“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城市创新逻辑
近年来,东莞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快筹建,东莞理工学院连续三年排名中国应用型大学榜首。
东莞拥有极具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梯队,这是东莞科技创新的又一特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7387家,全市1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将近一半建有自主研发机构,全市超过90%的研发支出来自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省第三,PCT专利申请量全省第二;33家新型研发机构和900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集聚发展;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54%,居全省第二。科技创新正在引领东莞加快从“世界工厂”向大湾区先进制造强市跨越。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东莞产业开始新一轮革新。
一系列先进产业集群正在崛起。根据工信部2021年公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者名单,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入围“国家队”。目前,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万亿级规模,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鞋帽4个千亿规模产业集群稳步形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成效显著。
2021年,松山湖走过20年发展历程。
2021年10月,《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该规划范围包括松山湖高新区大部分区域及周边部分区域,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0.5平方公里(含水域),协调区规划面积41.7平方公里。
“一核四区”中,“一核”是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动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大装置集聚核心区;“四区”则包括大学院所集聚区、新材料产业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产业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区、深莞科技成果合作转化区。
《总体规划》明确,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努力建成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以及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
《总体规划》还提出了松山湖科学城2021年到2035年的“战略目标”。根据规划,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标志性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到2025年,科技实力、营商环境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松山湖科学城以“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全链条为“四梁”,以重大科技设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高端创新人才、高品质城市配套、一流创新环境为“八柱”,搭建起筑造未来之城的“实施框架”。
短短20年时间,松山湖实现了由“园”到“城”的飞跃,这是东莞的科技传奇、创新传奇,但关于东莞创新的故事还远未结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也许会是下一个传奇。
为了进一步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风口,东莞在全市统筹了约6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整合了500亿产业引导基金,形成了“七个一”工作机制,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并面向全球揭榜招商。
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作为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有望生长出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接近万亿元,产业链综合配套率超过9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3700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超过400家。新材料产业,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新能源产业形成总规模接近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居全国第二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包括东阳光、众生药业等在内的一批骨干企业发挥着有力支撑作用。集成电路产业,东莞市拥有相关企业120多家,全球一流的半导体厂商安世半导体、全球封测前十的厂商联合科技均已在此扎根发展十多年。
先进制造与产业新局
全世界1/5羊毛衫东莞造,全世界1/10运动鞋东莞造,全球每2个5G时钟芯片、每2个锡膏印刷机……就有1个“东莞造”。
东莞制造,在全国全省制造业发展版图中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东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东莞要立足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可以在一条街上看到华为、OPPO、vivo三个品牌的门店。这三个品牌手机都产自东莞。它们兴起于东莞,开始腾飞并扬名世界。
三个手机的故事是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故事,更是东莞先进制造故事的缩影。
2021年7月23日,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东莞第65家上市企业,是“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第一股”。
2019年,怡合达曾入选“东莞制造”主题大型纪录片《制造时代》。怡合达把零件的特征进行标准化定义,通过“工业乐高”的模式,把一台设备的零件化整为零,能够标准化的地方就进行标准化,包括零件的规格、连接方式、质量标准等。公司曾用两年的时间,把非标自动化设备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分类,编写成一本厚达3000页的“设计字典”。
〓 精密制造
怡合达把“建立标准”这类商业模式最难的第一场仗打得非常漂亮,近几年来,怡合达先后获得高瓴资本、钟鼎资本、深创投、蓝湖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如果说怡合达是东莞制造的“新故事”,李群机器人则是东莞制造的“酷故事”。
2021年12月11日晚间7:30,CCTV-3 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展演季》上,来自东莞的李群机器人,携手国宝创演者李思思,以创新、展演的形式展现与国宝的梦幻联动,共同重现《万岁通天帖》。
李群自动化(Quotient Kinematics Machine)以“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军者”为愿景,创立于2011年。“李群”,是挪威数学家索菲斯·李创立的机器人构型术语。
弘文馆的女官细看轻念《万岁通天帖》,在梦中与未来的李群的“智能工匠”跨时空相遇。李群即将上市的新品MS12在舞台上以灵活摇曳的身姿与女官互动起舞。在与“大白”MS12的相互试探中,“大白”通过3D激光扫描将字帖输入程序。女官在读帖的过程中,以舞蹈穿梭于6台李群的MS6 “智能工匠”之中。读帖完毕,MS6的字帖双钩也完成临摹。女官读帖语速加快,叠加、穿梭在李群MS6描帖的环境中,形成机械舞蹈完成字帖双钩。李群机器人的表演虽说只有短短4分25秒,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怡合达和李群自动化的故事,是这座城市发展先进制造的缩影和样本之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富民之源。而这,也正是东莞对于整个国家的可贵之处。先进制造是东莞经济发展的“根”和“魂”。一直以来,东莞坚持不懈地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先进制造已经占据全市工业近半壁江山。2021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6%,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7.2%,先进制造正在加快成为制造业主体。多年来,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长期超过五成,而在全国大多数万亿级城市中,工业的贡献不到一半。未来我国的万亿级城市会越来越多,但东莞将依然是观察中国城市的独特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东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作为正在迈向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城市,东莞正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口,努力实现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华丽转身。
目前,东莞拥有3家营收超千亿的头部企业、24家超百亿企业、66家上市企业、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二)、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及接近20万家各类工业企业,庞大的企业集群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为东莞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底盘、强大的发展韧性。
2021年,全市来自全球的战新项目签约投资总额已达到1483亿元,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生物医药领域,三生制药承建了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前沿新药研发项目;在数字经济领域,先知大数据的人工智能铁轨探伤系统,为全国26%的铁路开展“体检”;在新能源领域,东莞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2……
东莞将工业投资作为增强制造业后劲的重要抓手,2021年工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5.3%。在固投结构中,代表先进制造的工业技改、高技术产业等投资占比达到24.9%和18.4%,比例均排名全省首位。与此同时,东莞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上规提质,2018-2020三年累计推动6172家工业企业“小升规”,近四年数量总和排名全省第一。
未来,东莞将继续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东莞实施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争取在智能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率先形成集聚生态。
通过实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打造一批数字化赋能中心、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通过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新一轮企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梯队。着力培育若干“链主”企业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力争新增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东莞企业。支持生产重要零部件、拥有核心技术,以及成长性强、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实施“针尖战略”,培育更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在招商引资层面,构建全球招商网络,创新“基金+资本”招商新模式。开展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力争实现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镇街、园区全覆盖。
实施土地空间连片拓展工程。完善土地整备市镇共建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城市更新贡献产业用地机制,统筹实施连片更新“头雁计划”,加大力度推进镇村工业园改造。
2022年市政府一号文:数字新动能
在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张张线路板芯板通过机器人手臂向流水线输送,经过视觉传感器扫其二维码后,多张芯板就会按照相对应的顺序叠放在一起。这是生益电子自主开发的一种多层PCB 叠板的排序防错装置,系统自动获取PCB产品的各项参数,通过二维码识别芯板的“身份”,以及其形状、大小等指标,最后将按照相对应的设计顺序来叠板层压。
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涉及众多复杂环节,某些产品的大流程多达100多个。生益电子用MES(制造执行系统)和数字化工业平台等将所有环节串联起来。通过搭建一张大数据网络,将生产全环节实现全数据管理,其数字化工业平台每天实时下发约1600类上万个参数/配方,实时采集约5000万行数据。
生益电子通过数字化建设,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样本,由于车间的智能化、数字化,智能车间产量提升37%,营收提升142%,研制周期缩短33%,成为PCB行业可持续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还被省工信厅认定为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入选为全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优秀实践案例。
36岁的老牌企业生益电子数字化建设的故事是东莞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的一个缩影。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市超12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并获得资助。
在东莞市太粮米业,大米的智能质检是这样一个流程:经过初步分源后,受检大米便被送入全景品质分析仪内,在三分钟的快速筛选后,大米的多维度指标结果就会输出并同步到PMS系统(企业数据平台)。一粒大米的自动化“旅行”从这里起步了,而收录大米相关数据的PMS系统则将数字科技贯穿了生产全流程。通过做好一粒米的数字密码,太粮米业日产能10年提升了4倍,让太粮靓虾王香软米家喻户晓。
生益电子、太粮米业等企业数字化革新的背后是这座以制造闻名的城市背后的企业数字创新需求。在追求效率和品质的数字化时代,数量庞大的制造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尤为迫切,数字化成为众多传统企业“老树发新枝”的突围路径之一。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东莞迅速发布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年市政府一号文,这是打造市政府一号文品牌以来的第10份文件,也是东莞立足“双万”新起点、竞跑“双万”新赛道正式发布的第1份文件。
自2013年以来,东莞连续多年以市政府一号文形式出台重磅政策文件,“机器换人”“倍增计划”“美丽东莞”“拓空间”“打造新动能”等已成为近年来政府系统工作的关键词,为东莞稳步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东莞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增创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新优势的重要举措。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东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东莞跻身数字中国指数第7名。
2022一号文在财政资金、空间保障、政府服务等方面对数字经济给予更大力度支持,让企业转型“愿改、敢改、会改”,让产业发展“有市场、有需求、有信心”。
“15条政策措施,95项具体条款”,一号文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夯实发展基础三个维度形成了三大发展目标;立足产业现状,提出关键优势、核心先导、融合发展、前沿新兴“四个产业方向”;针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重点企业、中小企业、优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分别提出标杆引领、能力提升、普及应用、降本减费、服务业数字化“五大转型路径”;从平台载体、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人才供给、技术创新、产业基金、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六项支撑保障”的“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城市新名片。到“十四五”期末,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引领带动超过15万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3%。
2022年1月下旬,参加过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之一的拓斯达科技董事长吴丰礼,用一篇题为《平平无奇 生生不息》的文稿作企业年度战略演讲。他领导的企业是首家登陆创业板的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
在演讲中,他用这样一些词句来描绘他的期待:
“日拱一卒,持续成长,生生不息。”
“让我们在荆棘丛生的创业路上,依然保持热血和好奇心,勇敢地探索未知。”
“冠军未必会赢得所有比赛,但冠军的心永不磨灭!”
“一切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一家东莞企业的新年号角,某种程度上,它也代表了这个城市在先进制造业上所呈现的发展状态。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