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数据“保真”是高校应尽的本分
2022/02/25 | 作者 周兼明
每年开春,高校毕业生就业都是热点话题,今年尤其如此。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创下两个历史纪录:毕业生人数最高,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大。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是高校毕业学生规模首次破千万纪录。过去每年高校毕业生增长不过30万至50万,今年的增长量是过去的4-5倍。
自去年下半年,不少知名企业或倒闭,或外迁,或大规模裁员,或降薪,疫情叠加经济下行,今年就业之难可想而知。所以开年不久,河北、福建等地就密集发布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年初也发布了《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清单》,帮助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知晓政策、享受政策,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希望今年各地高校不会再像往年一样,为追求就业率“好看”,再搞什么就业率“注水”。近年来,屡屡爆出学生“被要求就业”的新闻——一些高校为让数据显得华丽,常搞各种小动作,或规定领毕业证须提交劳动合同或人才市场存档证明,或要求学生填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或要求学生以做自媒体来完成就业。总之,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成为高校毕业生完成就业的主要道具。
这些高校所营造的虚假率,虽表面光鲜,实际却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境。因为就业数据的真假,对政府管理部门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整专业布局及招生规模,确保宏观管理及政府帮扶措施的精准有效,极为重要。如果数据不真实,等于自欺欺人,统计变得毫无意义,政策也会因之走偏。
所以,去年教育部在《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里要求,从 2021 届起,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并要求各高校定期报送就业进展情况,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就业数据抽查核查。同时要求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今年1月下旬,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2021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获得了不少媒体和网友的点赞。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我们能看到其本科毕业生真实的就业状况。公费师范生就业率最高为99.63%,这部分学生各省已给编制,属带编上学;普通师范生就业率是38.87%,33.23%未就业;非师范生就业率是56.93%,23.76%未就业。这一数据虽然低,却比较真实,被媒体评论为“良心数据”。过去,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多在90%以上,甚至大多高于95%。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像数据显示的那么理想。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院校之一,入选了211工程。实力如此强大的学校,2021届毕业生(含本硕博)未就业人数总体占比20.95%,比它弱的2000多所院校就业率可管窥一斑。
不能不说,大量高校热衷于就业数据造假,与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有关。高校一旦染上了官场气,行政领导们就会把就业率当作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这些行政领导在学校内部对就业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考核从院系到班级的就业率,并与院系领导、辅导员评奖甚至薪资挂钩,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实现了就业,并不是这些领导关心的问题,他们在意的只是可以上报的就业数据要好看。有了这样的行政命令,数据造假就成了必然,有些学校的数据一看就假得离谱,与经济基本面根本对不上号。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管理部门对形势的误判,也会给毕业生们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让学生难以用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
对高校就业的统计与评价,本就不应由高校和教育部门单方面做出,而应当引入具有公信力的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并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自身统计就业率,就像运动员身兼裁判员一样,难以体现客观公平。在电子大数据和全民社保的时代,统计就业率完全没必要凭借纸质的三方协议——这个造假成本太低——只需人社部门在毕业季半年到一年内统计应届毕业生交纳社保的数量,就业率自然就出来了。对就业的评估,也并非毕业生找到工作就算完事了,还应延长评估的时间,至少有2~3年的跟踪评估期,更科学地设置评估内容,如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专业发展空间、跳槽频率、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量化数据,对就业能力、就业质量进行更综合的评价,这样的就业数据对公共决策及教育管理才具有真正的参考价值。
高校真要提高就业率,须从基础做起,坚守以学术和科研为导向,形成良性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机制,同时积极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己设置科研部门相比,和高校合作无疑更为经济有效,高校因此掌握了一手的市场信息,在专业设置、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方面会有更合理的规划,通过就业评估对专业进行更科学系统的设计与管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合市场的要求。
高校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理应努力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齐。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产品世界化,中国高校教育更需要国际视野与经验,更需要培养世界通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技术的进步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让中国经济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增加中国经济的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