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梦中哲学奥德赛
2022/02/05 | 作者 姜昊骞 | 编辑 陈祥
这是一部结构严整、话题全面,适合初学者入门的哲学小说。书中讲述了少年伊安与导师老爷爷夜游奇梦,在围绕哲学问题建构的场景中探索求知的旅程。夜游之后,伊安还会与爸爸妈妈、伙伴进行回顾与“复盘”。
对一个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的少年来说,这应该是最理想的成长环境了吧。《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总体上由问题驱动,以论证为骨干,叙事手法与情节也以配合哲学探究为旨归,不时也会给读者带来一些意外的转折与惊喜。“知识”一章便充分体现了上述特色。
问题驱动的哲学小说
《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是2011年出版的《织梦人》一书的新版。除了译者更换和文本顺序调整,主要区别是增加了一篇作者接受美国KQED电台采访的笔录,更清楚地点明了作者的创作初衷。
正如标题所示,这是一本以少年伊安为主角的哲学小说。“织梦人”则暗示了故事的一大部分发生在梦中。除了伊安以外,书中还有五名常驻角色:伊安的爸爸妈妈、他的朋友杰夫和阿莱克西斯,还有“老爷爷”。
老爷爷真实身份不详,存在状态不明,就连这个名字也只不过是伊安对他的称呼。与其说他是向伊安传授哲学知识的导师,不如说他是陪同伊安完成梦中哲学冒险的导游。他会在夜里来到梦中的伊安房间,接着前往一个虚构的梦中场景中探究一个哲学主题。
《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
比如,在“自我、心灵、灵魂”一章中,两人在礼堂经历了一场神似“六耳猕猴”的桥段。只不过这里不是大雷音寺,没有不会犯错的如来佛祖看破真假。“假”伊安反而将真伊安问得瞠目结舌,恼羞成怒,多亏老爷爷将他带离现场,同时转到下一个话题。
老爷爷的引导方式,肯定会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的问答教学法。苏格拉底被法庭传唤时,路遇友人游绪弗伦,得知他正要去状告亲生父亲杀人,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是虔诚的,也就是正当的。在开始对“虔诚”本质的哲学探讨之前以及讨论结束后,苏格拉底两次提醒游绪弗伦:我希望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而在《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中,老爷爷也在不断提醒伊安:你确定你相信自己说的话吗?起初,年少气盛的伊安往往会用斩钉截铁的点头和反问句作答,但随着旅程的展,伊安的犹豫、停顿和反思越来越多。
夜游后的第二天早上,伊安会与科学家父母在餐桌上回顾梦境。梦境中往往只是点出一连串令伊安困惑不已的过程,老爷爷很少会给出确切的答案。相比之下,餐桌“复盘会”的讨论就要直接得多,爸爸妈妈会帮助伊安尝试解答梦中的问题,并且会借助更多严谨的现实证据和专业概念。最后,伊安还会在日记里讲述白天和朋友交往的经历。没错,伊安和朋友们会继续夜里和早晨的探讨,只不过会回到一个较为平实的层次上。
以上就是《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每一章的结构:夜游——复盘——日记。乍看上去,这种格式有一点像本科生的哲学通识课,由教师授课、助教主持讨论课、学生课后自习构成。事实上,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
本书作者杰克·鲍恩,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后,在高中和大学教过哲学通识课。在本书五年的创作过程中,写作与教学一直在相互磨合与促进。在接受电台采访时,他说:“我的哲学课不是为了向学生传授我的想法,这也不是本书的宗旨……我确实给出了鸡与蛋,还有人生问题的答案,但这本书99%的内容都把机会留给了读者,或者我课上的学生……这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探索旅程,而不仅仅是换了一种形式教授知识。”
意图是可敬的,任务也是艰难的。我想,对任何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来说,这应该都是他们毕生或至少是最初的追求方向,不管是哲学、语文还是其他具体内容。
恰恰是由于这样规整的结构,《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颇为适合作为阅读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框架。对课堂教学来说,正如2012年去世的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所说:“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正要赶紧改行。”各方面的压力大概会让老爷爷一样的教师、伊安一样的学生、“爸爸妈妈”一样的家长、杰夫一样的伙伴都难以在大规模班级中恰好出现。
但是,纯粹的个人思考不仅是孤独的,也容易钻进牛角尖。在探究智慧的途中,我们也许并不需要照本宣科的教师,但确实需要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或者将我们的视线引向更广阔领域的引导者。同路人并非无处寻觅,甚至并不罕见,但如果启动的门槛太高,火花也往往会一闪而过。毕竟,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喜欢琢磨怪问题的普通人去制定一套爱智者计划。
《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是相当契合这一定位的。书中的故事尽管披上了梦幻的外衣,但情节整体上来说由问题驱动,以论证为骨干。情景与情节的主要作用是可视化,用相对生动丰富的语言减慢抽象论证的节奏,并且在读者阅读哲学原典时容易略过的关键处重点描摹,从而给读者营造一个更宽松友善的环境,来思考本身相当艰深的大问题。
另外,本书的三段式结构与对话体也突出了互动性。与一个人冥思苦想相比,像老爷爷与伊安、伊安与杰夫那样互相诘问会有趣得多,收获也会大得多。
真实情况真实吗?
本书涵盖的主题相当全面,在提出关键问题的同时,也呈现和介绍了大量的相关哲学概念与主张。其中,题为“知识”的一章颇具代表性,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思维进路,值得稍作分析。
在夜游中,老爷爷用诸多方法向伊安表明,人的感官和事物的表象是会骗人的。伊安先看一个苹果是红的,老爷爷将一个无线电发射机插进伊安的耳朵里,苹果在伊安眼里就变成了紫的。伊安觉得一张桌子是平整的实心固体,但老爷爷给了他一台普通的显微镜,伊安就看见了桌子表面遍布隆起和裂缝,与平整完全不搭边。如果显微镜再强大一些,伊安甚至会看到桌子其实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的绝大部分都是空的,与实心完全不搭边。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呢?
对科学哲学有了解的人,应该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向伊安科普还原论了:还原论分为三种,本体论还原论、方法论还原论、理论还原论。这里谈到的是本体论还原论,即认为现实是由少数基本实体组成的。具体来说是物理主义的还原论,也就是认为现实都可以还原为物质。一些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
杰克·鲍恩
但是,老爷爷只是抛出了一个看似完全无关的新问题:“问题的一部分在于语言。我们被它约束,也被它迷惑。”接着,他就回到了对颜色的探讨,并进而引出了本章的核心教训:“事物的真相往往不同于它看起来的样子。我们低端的感官往往也不是探究实在的合适设备。”
这一章中再没有涉及语言问题,但应该会在细心的读者心中种下一颗困惑与惊奇的种子。这颗种子会不断酝酿,在第4章“说谎者、运动和‘意外’”与第11章“沙堆与鸡蛋”中再次冒头,但同时也会不断地刺激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是用语言写成的,而且反复暗示或明示书中所谓的“清醒状态”其实也并非日常意义上的现实。
接下来,老爷爷还让伊安用探针戳了戳“伊安·平克的大脑”的不同地方,每次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经验,一会儿看到红苹果,一会儿闻到苹果派的味道。显然,这就是“缸中之脑”思维实验。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1981年的《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场景,假如有一名疯子科学家将一个人的大脑从身体里取出,用仪器维持大脑的生理运转,同时向大脑传递与平时相同的神经电信号,并对大脑发出的电信号做出同样的反馈,这样大脑就会体验到与平时相同的“现实”体验。另外,与缸中之脑相关的其他哲学设想,包括庄周梦蝶、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中骗人的魔鬼,也出现在了伊安的梦中。
梦醒后,伊安与父母回顾了自己的梦。不同于总是提问的老爷爷,爸爸妈妈给出了更多的答案。面对几乎要怀疑一切都是虚妄的伊安,爸爸给出了笛卡尔的经典名言: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我在怀疑。妈妈更是直接给出了哲学界对“知识”的标准定义,被证成的真信念。不过,与其说这就是问题的答案,不如说是指向标和脚手架,能够为伊安提供进一步探究所需的智识资源。
最后,伊安与杰夫来到了一场橄榄球决赛现场,正好遇到了一次裁判纠纷,分别涉及两队的跑垒员和捕手。杰夫拿出了一个标着多个档位的望远镜,每一个档位代表一个视角。于是,伊安先后看到了跑垒员家长、捕手家长和裁判员的视角。自然,每个视角看到、听到的状况都有所侧重,偏见不仅会影响人的信念,也会影响感知。不过,最有趣的是最后一个档位,上面标着“真实情况”,伊安看到的是捕手成功了。但是,当他要将真相报告给杰夫时,杰夫却说,“我看到的可不是那样。”
本书出版后登上了《旧金山纪事报》畅销榜,也收获了诸多好评。美国教育家、《苏格拉底咖啡馆》作者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称赞《少年伊安的哲学冒险》:“一部激动人心的故事……如果你为《苏菲的世界》倾倒,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入迷。”斯坦福大学教授劳勃·赖希博士表扬道:“鲍恩的语言能力、叙事风格、富有新意的结构实在非常了不起。”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