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唠唠“民生清单”
2022/02/05 | 作者 周兼明
已是虎年春节,一只斑纹灿烂、耀眼的老虎,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虎是百兽之王,财神赵公明骑的就是一只老虎,所以,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愿国人虎年幸福安康;也祝愿财神爷真的能骑着老虎来护佑中国。
虽不知道,赵公明是否会如愿驾虎光临,但牛年岁末,财政部、税务总局、央行等多部委都陆续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多部门“掌门人”公开发声,列出了虎年的“民生清单”,这些政策将会影响你我的钱袋子,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牛年中国优化和落实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达1万亿元左右。虎年减税降费政策将会继续且力度更大。如今,一批减税措施已出台,比如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换算税率单独计税,对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等,这些政策将延至2023年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的政策,也延至2022年底。这三项政策预计年度可减税1100亿元,虽杯水车薪,但对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仍有所助益。
对于民众在虎年的住房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住建部官员表示,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将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专家们预见,住房租赁市场尤其是长租房市场将迎来一轮大发展的机遇。
在民生保障方面,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2022年,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当下,全国有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去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调了4.5%,实现了“17连涨”。从部委的表态看,虎年民生保障会继续加强,养老金“18连涨”让人拭目以待。退休人员钱袋子虽不会因此变鼓,但至少不能让它过于干瘪。
每年春节,是民众合家团聚的日子,也是家人们一起讨论民意、表达诉求的日子。民生议题,在春节至两会期间,总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人们关注房价、物价和收入,人们关心社保、教育、医疗、就业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房价仍闹心,物价也在涨,教育、医疗等话题仍然榜上有名,加上疫情、贸易冲击和经济走低,确实拉低了不少人的幸福感。生活总有酸甜苦辣,国家和民众的步伐只能前行。
中国经济已不得不放慢脚步,这也是中国重新定位“发展”理念的最好时机。发展的要义是提高每一个人的收入福利,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就业等,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中国成为“天下所归往”之地。这就需要我们的改革有更深的突破与内涵,因为它们无法像钢筋水泥大厦那样一举而竟全功。至于如何让“民生”成为这危机之年的重中之重,就是值得每一级政府要好好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了。
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虎年定下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基调,围绕民生热点,释放了一系列重要信息,万法归宗,民生依旧是会议的主旨,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各地政府在春节前后,如何针对民生热点,出台一些惠民便民利民的政策,真正切中民众诉求的要点,无疑也有助于理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让社会少一些欠妥的失衡,减缓不断累积的各类社会矛盾。
很多问题都是老问题,这些老问题一直存在,说明不深改机制体制,恐难解决。
要让民生清单,成为送给民众的礼单,分好“蛋糕”当然重要,但更得理解“做大蛋糕”的要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也表述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各地政府对此应有深刻领悟。我们看到,“六稳”虽有六项,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预期,但核心就两个字:经济;“六保”也有六项,核心则是保市场主体。只有市场好了,改善民生才有底气,才能获得成绩。
民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与“福利”“保障”等概念的含义还不尽相同,它包含民生状态、民生政策、民生待遇、民生项目等多个层面的意思,是国家主体与民众权利的关系,也是市场主体与民众获得的关系。民生的结构昭示了它有自上而下的统摄性,同时也含有社会治理的功能,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构建。对中国这种有独特体制的国度,更需以民生为基,回应民众关切,破解民生难题,让民生成为社会治理的纽带。
经济下行期,应当看到民生的痛点、难点,往往也是增长点所在,只有进行深层的改革与创新,才有望破解这些痛点、难点。“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各地政府官员都应时刻意识到“民生清单”就是自己的“责任清单”,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解决民生中的痛点、难点。唯其如此,这份清单才能真正转化为送给民众的礼单。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