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食品安全,破防了
2022/01/15 | 记者 王涵 | 编辑 张轶骁
咖啡界的“天花板”星巴克,翻车了。
2021年12月13日,《新京报》针对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的调查显示,星巴克存在多项食品安全问题,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
随后,星巴克中国官博发布消息称,星巴克中国已经关注到有关无锡星巴克两家门店的报道。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深感震惊。对此事件高度关注,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然而星巴克的口碑直线下滑,却成为难以挽回的事实。
“收割了多少年轻人的智商税啊,卖得这么贵,居然这么坑害消费者。”
“其实想不明白,生意这么好,怎么还用过期的?”
“星巴克这次如果只是道歉肯定过不了关。”
毕竟,针对食品安全,星巴克是在自家官网上立过食品安全“金标准”的flag的。如今偏偏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不得不说是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面对这一信任危机,外界关注的是,在众多中国本土咖啡、饮品品牌的围剿之下,市场地位依旧稳固的星巴克,究竟是怎么被自家人整“破防”的。
纵有“金标准”,也没守住食品安全
在营销和门店管理方面,星巴克是砸过重金的。
独资直营,是星巴克一直以来坚持的。1999年进军中国大陆的星巴克,早期因政策影响短暂实施过中外资合营模式,自2006年起开始逐步收回中国大陆的门店控制权和管理权。2017年7月,统一方面以13亿美元,将双方的合资企业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卖给星巴克。至此,星巴克取得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约1300家门店的100%所有权,在大陆市场全面实现直营。
20年前,就有人这样描述过星巴克的直营理念:“坐视数百万美元利润从眼前飞走,星巴克舍得这么做,它宁可多花钱,开自己的店,训练自己的人。‘加盟’一词成了星巴克的禁用语。”
这带给消费者的印象是,星巴克的门店,应该是100%具有星巴克母公司“血统”的,从经营理念、管理规则到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是严格遵循母公司要求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要比加盟模式下的门店好得多。从学界到业界,有不少人将星巴克在中国大陆的成功,归因于对直营模式的坚持。
星巴克的官网上也这样描述自己的《星巴克中国食品安全“金标准”》:每一份原料经过十多道工序,以及100多名伙伴、供应商的共同参与。在上海烘焙工坊烘焙的每一包咖啡豆,可以通过数字化追溯系统在4小时内完成从生豆到咖啡各个环节的信息追溯。
门店管理方面,星巴克要求店员每天对冰箱进行2次温度检查,所有产品设置开封后保质期,并记录储存条件,可以通过App随时查询管理,采用严于国家要求的“产品临保下架规定”。
然而,星巴克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只是个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1年11月24日,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盐田壹海城二分店因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台式月饼),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盐田监管局决定对该分店处以警告。
更早之前,也有多家媒体曝光,在上海、山东、福建等地,有消费者在星巴克购买到了过期的酸奶、三明治、苹果汁等产品。事发之后,星巴克的回应几乎都绕不开几句“常用语”:是由于个别伙伴(星巴克员工)的操作失误造成的;其他门店绝对不会出现类似事件。
只不过,类似的“失误”,一直在各个城市中流转,一次次的曝光,也让星巴克的“金标准”不断地“破防”。
KPI之下的“小动作”
星巴克的单品售价是比较高的,一杯中杯星巴克的咖啡价格区间通常在20-30元之间,有的咖啡甚至达到了40元的价格。
星巴克首席财务官 Scott Harlan Maw曾透露,星巴克咖啡的毛利率在80%左右,而食物的毛利率也在50%左右。也就是说,一杯30元的咖啡,材料成本也只在6元左右。
既然毛利率不低,那星巴克出事的两家门店为何不及时将过期的食材报废?
《新京报》的调查中,有员工解释说,公司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如果食材成本花费过高,这些数据会不好看,“用不出去的食材报废的话,就算店里的成本,这些东西都是店里花钱。”
他坦言,尽管星巴克的规定严格,但执行上仍存在问题。早前的老员工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师傅带徒弟,基本上教出来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样,对于规定都是无所谓的态度。”
从财报上看,星巴克的业绩并不算差。据星巴克公布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截至10月3日的财年)财报显示,星巴克第四季度营收81.47亿美元,同比增长31.3%,低于市场预期的82.1亿美元;净利润17.6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4%。
但这距离投资者的预期仍有差距。星巴克四季度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7%,低于此前StreetAccount估计的18.3%;其中,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平均客单价下降5%,交易量下降2%。
星巴克表示,在中国有80%的门店受到8月中旬疫情的影响,其中包含在18个省级地区共计42个城市。尽管面临这些强劲的阻力,在中国的收入仍同比增长11%。
面对不达预期的业绩,数家投行纷纷下调了星巴克的股票评级。
富国银行分析师Jon Tower维持星巴克“增持”评级,目标价由135美元下调至122美元。分析师认为,星巴克拥有巨大的定价能力,并得以最终收回成本;此外,在更为广泛的行业挑战面前,该公司在服务和客流量上的差异化将使其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不过,分析师指出,由于该公司2022财年的业绩指引未达市场预期,该股股价近期或将承压。
Baird分析师David Tarantino维持星巴克“强于大盘”评级,目标价由144美元下调至128美元。分析师表示,由于在员工工资和人才投资上的支出会给利润率带来压力,该公司给出的2022财年盈利预期不及市场预期。
公司的业绩承压,也会因此传导到门店。
在《新京报》的调查报道下,有自称星巴克前员工的人留言称,“我在星巴克做过,我在的时候,执行挺严格的,该报废的报废,因为门店生意好,不在乎这点报废成本。这两年疫情,生意不好,就开始从原材料上节省成本了。说到底,还是盈利问题,门店赚钱,店长也不至于搞这些小动作。”
一位曾在星巴克任职店经理的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谈到,疫情暴发后,星巴克的市场遭到了猛烈冲击。然而在疫区部分门店暂时关闭后,前线门店仍迅速扩展,这就出现了人力不足,门店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同时,门店密度变高也导致老门店增加了KPI压力。
有星巴克职员透露,虽然星巴克店员没有销售业绩压力,但店长会很在乎销售业绩。店长和主管会催促店员推销,而且平时谁卖得多就倾向于让谁去点单。每家店的业绩指标是平均55元/人,只用半价券17元的,确实会让店员有点担心,只能祈祷下一个顾客花的钱多一点。
星巴克门店的负担
星巴克的压力,不只来自疫情。以瑞幸为代表的本土品牌通过疯狂扩张和亏本拉新,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即使2020年4月财务造假的余波仍存,瑞幸的发展也已经明显见好。瑞幸咖啡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为23.5亿元(约3.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1.43亿元增长105.6%,净亏损23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的17.1亿元收缩98.6%。
除此之外,Manner这类国内精品小咖啡店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在大多数消费群体眼中,便宜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客单价在15-20元左右,走着“蜜雪冰城”的平民路线的Manner,被冠以“上海咖啡性价比之王”的称号。
在资本的推动下,Manner近两年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上海本土已有165家门店。扩张的同时,Manner也将心思放在拓展产品线上,除标准菜单之外,它还推出了秘密菜单、宇治抹茶、精选手冲咖啡、烘焙咖啡豆等系列产品,致力于打造小型的咖啡产业链。
或许目前这些玩家还威胁不到星巴克的销售额,但对手的成长,对于星巴克来说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理念,也需要门店来承担不小的成本。
星巴克打造的第三空间,走的是精致高端的路线,本身与卖出多少咖啡没多大关系,它虽然赢得了强烈的社交属性,但也增加了门店的成本。
30元一杯咖啡就能坐一天,把星巴克当成办公室、自习室、会客室的白领一族比比皆是。这个理念的好处是,星巴克除了咖啡之外,可以用文化吸引消费者,比如星巴克的杯子、衍生品等等。
比起挣钱,星巴克第三空间及衍生品更大的意义在于品牌传播,打造企业文化,提升现有客户群体黏性。但这些都是对整个星巴克而言的益处,而不是线下门店。
从店长的角度看,这些文化及衍生品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并不一定比自家门店多挣钱来得实在,毕竟更大的空间,需要更多的营业额作为支撑。
第三空间大面积的租金压力,意味着星巴克需要更多的点单和更快的翻台率来维持平衡,平均时间内来消费的客人越多,店铺收益自然也就越高。在某种程度上,坐满了人的第三空间,会在无形中将一部分有意愿的消费者婉拒在门外。
相比而言,瑞幸、Manner等面积小、没有太多座位的咖啡店就不需要面对用户等位“翻台”的问题,“走咖”的形式可能带来更多顾客,也会减少经营成本。
星巴克也正在积极寻求其他应对方式,以增加营收和利润。
除了正在考虑涨价外,星巴克下一步动作依然是加速门店扩张。在新增门店表现上,2021财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净开设了538家新店,同比增长4%,其中在中国净开新店225家。
然而,一边是不断增加的新门店,另一边是持续加码的门店营收压力,两相夹击,即便有食品安全“金标准”,恐怕也管不住业绩压迫下的“小动作”。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