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新战场:押注智能车
2021/12/25 | 记者 司雯雯 | 编辑 张硕
2021年9月24日,在集度成立的 207 天,集度 CEO 夏一平在微博晒出了尚处在 SIMU Car(模拟样车)阶段的集度第一款车。
科技公司们正冲向新的风口。百度与吉利共建的“集度汽车”正式成立当月,小米集团召开了2021年最重要的发布会,创始人雷军宣布了一则重磅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预计未来十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雷军语气坚定,“这是小米历史上最重大的决定”,“这将是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
消息来得并不意外。智能电动汽车在过去一年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想象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数量分别同比增长175.3%及176.6%,远超整个汽车产业近6%的增幅。
增长的机会诱人,科技公司们相信,电动化、智能化意味着他们抢食汽车市场的可能。硬件制造不再是绝对的护城河,被压缩为造车环节之一,软件系统、生态建设、用户体验都是切入角度,而这些正是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
百度、小米动作高调,滴滴、腾讯、华为、360等企业也已加快脚步。从具体探索来看,两条路径基本显现:百度、小米、滴滴等公司决定亲自下场造车,打造新品牌,与车企坐上同一张牌桌,华为、腾讯等则明确表态“不造车”,定位软硬件服务供应商。
新的竞争已经开始,几乎没人敢放松。度过了迅速增长的黄金年代,科技公司的成熟业务空间逐渐见顶,他们希望在智能汽车领域讲出一个新的故事。
跨界造车
作为跨界选手,小米并不吝于表现对造车新业务的信心。宣布造车七个月后,雷军便明确,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他对外透露,“造车进展远超出预期”。
新入局的科技公司们正在相互追赶,希望尽早落地。2021年3月,百度与吉利共建合资公司“集度汽车”成立,百度持股55%。借助吉利造车平台,集度汽车对造车时间表预期乐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称,首款车型将在2022年北京车展亮相,计划2023年实现交付量产。
两年左右量产,这一速度在传统汽车产业几乎难以想象,也刷新了造车新势力的纪录。对照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从成立到交付第一款量产车,最短者也要耗时三年。
速度要求下,资源正在快速向造车业务聚集。雷军在微博上为自动驾驶发布招聘广告,从组建团队到成立子公司,小米造车业务动作密集。距离造车消息公布八个月内,小米汽车工厂宣布落地北京经开区,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
为缩短筹备时间,本身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不多的小米除组建自研团队外,更倾向通过收购加快布局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3月以来,小米集团及关联基金已投资、收购超过15家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公司,涉及激光雷达、电池、自动驾驶等领域。其中,深动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等几家公司的融资额度均过亿元。
出手多、节奏快,都被视为紧张的信号。相较小米熟悉的手机及物联网设备,智能电动汽车不好做是行业共识,推动小米冒险尝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未来的焦虑。
“做汽车业务并不是为了‘出风头’,电动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加上同行都已经在做,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这已不是雷军第一次表现对“风口”的强调,在公布造车消息时,他提到“树欲静而风不止”。
小米确实需要一个新故事,向资本市场证明潜力。2018年上市以来,小米的股价表现并不积极,上市跌破发行价后一路向下,股价最低点不足发行价的一半。重回发行价,小米用了两年时间。
不被投资人看好的原因之一,是小米缺乏具有想象力的业务支撑。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已是一片红海,增长空间有限。在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曾拿下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二的位置,雷军在微博上强调“天大的好消息”,并表示“将用三年时间拿下全球第一”。
但最新发布的三季报,再度拉低了市场期待。作为主营业务,小米手机销量排名出现下滑,股价也随之下降。
智能汽车显然更有吸引力。造车新势力股价一度飞涨,市值赶超巨头,是最直接的证明。根据IDC数据,政策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未来5年保持强劲增长,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1%。
这对百度而言,同样是难得的机遇。作为互联网公司中最早布局自动驾驶技术的选手,百度已下定决心,对此充满期待。官宣造车之后,其股价曾大幅拉涨。集度官方称,集度和小米要做的智能车,相较以丰田、大众为代表的燃油车,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电动车,是一次断代式的发展。
百度的步调同样很快。集度智能驾驶负责人王伟宝表示,集度的智能驾驶是以“周”为单位快速迭代,将加速推动可自由移动的汽车机器人在2023年量产上市。
做车企的生意
汹涌的造车浪潮中,也有企业明确表态“不造车”。
“凡是议论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尽管华为已在多个场合表明立场,但仍难以打消外界的猜测。
2021年4月,华为首次展示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并宣布与小康股份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合作,华为提供智能座舱方案HiCar等,并在华为授权手机零售店卖车。此后,华为先后宣布与广汽集团共同研发L4级自动驾驶、与北汽新能源合作纯电轿车阿尔法S、自研激光雷达等。种种动作下,造车传闻始终在市场飘荡。
但从华为目前在汽车行业中的探索来看,其并未亲自下场,而是定位于“供应商”身份。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与新员工座谈中申明,“华为不会造车,而是帮车厂造好车”。
多个车企进入了华为的“朋友圈”。其中,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及广汽集团采用深度合作方式“HI”(Huawei Inside),车辆使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方案。这套方案包括华为计算通信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涉及传感器、计算单元、算法等软硬件系统。
首批合作车型已逐渐亮相。2021年11月,长安汽车、华为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阿维塔11”发布,计划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北汽蓝谷旗下阿尔法S华为版计划2021年底交付。
也有车企希望借助华为品牌,提升形象。小康股份选择以“华为智选”方式合作,将2019年发布的车型赛力斯SF5作产品改进,使用部分华为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同样选择以“供应商”身份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还有腾讯。2021年,腾讯也开始在出行领域加大投入,希望找到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腾讯不碰硬件、不造车,行业也许不缺一个造车新势力,但是需要一张数字化的网”。据腾讯副总裁、智慧和交通出行总裁钟翔平介绍,在云服务、智能地图的基础上,腾讯初步形成一套面向车企的智慧出行业务体系。
基于腾讯云技术能力,腾讯推出汽车产业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研发设计、生产供应等环节上“云”。此外,其发布面向智能驾驶的地图产品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智驾地图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量产。
从实际落地来看,腾讯在智能汽车行业的探索仍处早期,相关产品尚未得到大范围应用。
要说服车企并不容易。相较自己造车,定位“供应商”或“服务商”身份的科技公司主导权和话语空间更小。
但这可能是一种更为保险的打法。虽然电动化、智能化冲击了汽车产业硬件制造门槛,供应链似乎可以代工、组装等方式组建,但造车毕竟还是一门昂贵且复杂的工艺。对华为、腾讯这类科技公司而言,在汽车硬件制造上并无积累,也没有相关供应链资源,软件或许是他们在电动化转型中的优势。
上图 2021年3月30日,北京,小米集团召开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第二场。雷军在发布会上讲述了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决定。
下图 2021年4月9日,上海车展上展出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
智能电动车“蛋糕”难分
互联网公司相信智能汽车的前景美好,将为其带来新的增长曲线。掌局者信心满满,雷军在投资者会议上强调,如果和电动汽车业务良好整合,小米生态将会实现极强的扩张性。钟翔平曾表示,“汽车产业快速进化,提供了极好的弯道超车的百年机遇”。
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追逐风口的科技公司们在各自领域已经成为巨头,可跨界意味着新的挑战。
小米、百度等下场造车的选手正尽力加快节奏,压缩交付时间。小米自建汽车工厂,投入颇多,但想迈过汽车制造门槛并不容易。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报告中表示,每台电动车的零部件数量约是每台智能手机的40倍至50倍,如果苹果想自行建立完整的汽车供应链,发布时间也将晚于2025年。
电动汽车的风口上,已经挤满了竞争者。科技公司们同时面对着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压力。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已站稳脚跟,新车型面市节奏加快,销量不断拉升。截至2021年10月底,蔚来累计交付7万辆,小鹏和理想分别交付6.6万及6.3万辆。
传统车企也意识到电动化的趋势,正加速转型。这或许意味着华为、阿里、腾讯等公司的机会,但随着探索逐步加深,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的主导权也开始显出矛盾。不少传统车企担心,过于依赖科技公司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自己将沦为代工厂。
6月30日,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是“灵魂”,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车企就变成了“躯体”,上汽集团很难接受单一一家供应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的广汽集团也强调,自己是“双头并进”,既有与华为的合作,也有自研。
风口之上,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正渐趋白热化。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采访中表示,2019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都处在“资格赛”中,“现在进来了很多有实力的同行,行业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带着期望投入的科技公司们,面临着更大的考验。随着电动智能汽车逐步落地,虚火渐散,市场不会总为概念或故事买单,还得看走下产线的车能否经得住真金白银的检验。而第一批交卷时间,已经近在眼前。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