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梦碎阳光城,10年承诺成空,投资一年浮亏约17个亿
2022/01/07 | 作者 刘碎平 | 编辑 曹蓓
今年4月,总部位于上海的阳光城,特意在北京另设了业绩发布会的分会场,原因是为了照顾新股东——泰康保险。
彼时,提及泰康,阳光城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难掩喜悦,将其称为“神队友”,他说,因为强大股东的支持,“我对阳光城的未来,充满了新的期待。”
8个月后,这位“神队友”跑步离场了。
12月27日晚,阳光城公告称,股东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合计将持有的7.41%的股份,约3.07亿股,受让给沧州泰禾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禾建材”),转让价9.36亿元。另外,泰康养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280.7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套现约2.53亿元。
此次股权受让及减持后,泰康养老不再持有任何股份,泰康系持有阳光城的股权从13.46%,变为约4%。
泰康系离场,并非没有征兆。12月21日,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提名的董事陈奕伦申请辞去董事职务。据悉,陈奕伦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之子。
从账面来看,泰康系的这笔投资接近一半已经打了水漂。一年前,泰康系受让单价为6.09元/股,而此次泰康系转让及减持单价为3.05元/股。
“我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对持仓股票做适时调整,决定对所持有的阳光城股票进行减持,属正常投资决策。”12月28日,泰康对此回应表示,投资阳光城系通过购买公开市场 A 股流通股参与,属于公司权益投资组合中的一只股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表示,由于年内房地产市场政策高压,阳光城多年来积聚的风险逐渐显现,企业流动性不足,债务违约等事件出现,同时,阳光城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加之其短期债务偿还压力较大,对企业持股股东的利益形成一定冲击,使得市场对阳光城的资金状况担忧加剧,泰康此时撤股阳光城,或也是为了及时止损。
“恒大的雷还没有拔掉,市场肯定是有担忧心态的。泰康系减持,对阳光城后续的债务偿还也肯定是有压力的。”一名地产分析师对《凤凰WEEKLY地产》称。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泰康撤退之前,朱荣斌自己先减持了454.61万股,均价3.3元/股,套现约1500万元。而2017年-2018年间,朱荣斌先后花了约一个亿增持阳光城,当时成交均价为7.02元/股。
总裁减持的原因,公告给出的解释是,“个人资金需要”。
十年对赌是否还有效?
2020年,“三道红线”叠加疫情等影响,朱荣斌给阳光城上了一道“保险”,拉来了泰康系。
这年9月,阳光城第二大股东上海嘉闻转让5.55亿股股份给泰康系,约占总股本的13.53%,其中,泰康人寿受让8.53%股份,泰康养老受让5%股份,合计33.78亿元。
险资自然是为了利来。
根据协议,阳光城需保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不得少于可分配利润的30%。
双方还达成业绩对赌。阳光城承诺,以2019年40.2亿元为基数,前五年承诺每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且前五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为340.59亿元(即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8.13%);第6-8年年增长率不低于10%,第9-10年年增长率不低于5%。若未达到上述业绩要求,由控股股东将差额部分补偿给上市公司。
年初的业绩会上,朱荣斌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坦言,与泰康的业绩承诺,是一大考验,“阳光城的利润率一直都不高,所以这决定了我们要不断地扩大营业规模,在利润率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利润总额的增长。”
“利润率低不可怕,怕的是亏损。”朱荣斌当时的担心,似乎成了预警。几个月后,阳光城就交了一份实际亏损的成绩单。
今年10月29日,阳光城公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为413.33亿元,同比增长8.59%;归母净利润为29.13亿元,同比增长6.23%;扣非后净利润为8670.14万元,同比减少96.89%。其中第三季度,阳光城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7.52亿元。
这份亏损的成绩单,引发了公开的“战火”。来自泰康系的两位董事陈奕伦、姜佳立对阳光城《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提出异议,并投反对票,要求对经营恶化作出解释。
大幅减持,让“战火”延续,但双方的合作仍有未决的事宜。
今年4月,阳光城与泰康保险曾签署合作协议。当时,外界将此视为泰康保险携巨资入股阳光城的续集,这次合作,范围涉及环保、教育、地产、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
如今,泰康系正在上演撤离的戏码,蜜月期签署的协议是否继续有效?
12月28日,阳光城方面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以公告为准。
“泰康系仅持有阳光城4%的股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或也说明了泰康的合作意愿有所下降,二者的合作或已破产。”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
在地产下行的行情下,今年以来,多家险资均在撤离房企。比如,大家人寿、君康人寿、和谐健康、华夏人寿、阳光人寿等均有减持动作。
行情好时,险资入股房企,能获取巨额的分红,而后者也能得到资金的支持,这原本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但在今天,这样的局面正在慢慢消失。
“险资的撤离,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年内房地产行业整体承压,所以选择资金暂时落袋,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或是由于在政策加码之下,房企净利润下滑,投资人转而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梁楠表示。
危机
“企业小了不行,如果小了今天就没机会坐在这里。”在今年9月中旬举行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朱荣斌谈道,企业有了一定规模之后,还是要想办法做强。
彼时,论坛举行时,花样年总裁潘军还曾高歌几首,谁也没想到半个月后,花样年就出现债务违约,而随之而来的则是,整个内资房地产企业都面临着包括市场、投资人在内的多重考验,阳光城自然也不例外。
到11月初,TOP20强房企阳光城坦承自己面临短期流动性压力,并寻求旗下多笔美元债务展期。在这前后,多个评级机构下调阳光城评级。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此前指出,在偿付了9月和10月到期的债务后,阳光城今年剩余时间内还有53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到期,其中包括37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务到期和离岸债务可回售。
惠誉此前预计,阳光城2022年将有185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工具到期,包括资产支持证券、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供应链融资。
短期内到期债务巨大,但阳光城手里可动用的资金,却捉襟见肘。据媒体报道,11月初,阳光城告诉投资人,目前现金余额260亿元左右,与9月底相比增加了近50亿元,但可以动用的只有6亿-7亿元。
那段时间,阳光城曾因阳光集团部分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被动减持股份约83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2%。
此后在实控人林腾蛟的担保下,11月以来,阳光城24.07亿境内债和总金额为7.47亿美元的三只美元债获得展期。这家房企也因此暂时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自流动性危机出现以来,林腾蛟做了许多努力。据媒体报道,此前阳光城内部会议传出的消息称,林腾蛟持有兴业银行的部分股权将进行套现,所获取的约50亿元资金将会流入公司资金池中。
此前阳光城曾称,一直在和投资人沟通,公开市场现在也展期通过。此外还采取多种措施来缩减成本,包括严控预算,缩减开支,积极抓销售和回款。12月以来,阳光城高管还集体自愿减薪并缓发薪资。
但努力争取的“窗口期”并没有那么长。12月21日,有消息称,阳光城大股东福建阳光集团一笔2023年5月10日到期的美元债利息支付已违约。据悉,该笔美元债规模为3亿美元,票息为11.875%,上次付息日为2021年11月10日,目前已过30天宽限期,发行人未支付到期应付利息。
12月28日晚,阳光城公告,控股股东阳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东方信隆通知,新增股份被司法冻结,冻结原因为财产保全,冻结申请人是华夏银行。截至公告日,阳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1.10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5.43%,占阳光城总股本的2.44%
阳光城坦承,阳光集团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相关问题尚在进一步处理中,有可能面临诉讼、仲裁、资产被冻结等不确定事项。
资金压力,在土地市场也有所显现。2021年1-11月,阳光城拿地金额仅为172亿元,排在第40位,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名次。9月之后,几乎无新增土地。
据中指研究院,2021年1-11月,阳光城销售额为1737.1亿元,完成了年度目标的79%。距离下一个年度的到来仅剩几天,能否完成销售目标,对于阳光城来讲,恐怕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认为,尽管近期企业融资端回暖,阳光城也在积极采取加速去化、寻求债务展期等举措来提升企业活力,但总的来看,阳光城债务压力犹存、舆论压力较大,加之现在与股东“反目”,市场修复仍需较长时间,能否顺利走出危机尚未可知。
2017年,朱荣斌和吴建斌先后从碧桂园来到阳光城,分别担任执行董事长和执行副总裁。“双斌”组合的到来,也让这家房企有了明星光环,备受外界关注。
入职不久,朱荣斌领到了专门给他制定的“天命”计划。这个计划令朱荣斌感到很头痛,出于尊重,这个计划就给撤掉了。
今年9月中旬出席博鳌房地产论坛时,朱荣斌还坦言,过去几年困扰自己最多的问题,便是规模和利润。
10月,阳光城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据悉,朱荣斌接下来将具体负责阳光城董事会战略管理、重大决策管理、部署集团新赛道的研究及拓展工作。简言之,重心将会放在战略层面。
而日常经营层面的事务,则将交由徐国宏,其原为阳光城副总裁兼福建大区总裁,最近获晋升为集团执行总裁。徐国宏还将兼任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向集团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汇报。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多少有预备队的意味。
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林老板的心思或许发生了变化。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