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重回前三”迷局:5000亿迟到一年,逆势耗血拿地,后劲仍不足?
2021/04/24 | 作者 记者|曹蓓 编辑|李霂轶
最新的业绩发布会,投资者们没有等到保利对“进入前三目标能否实现”的正面表态。
保利发展总经理刘平只是说,“追求卓越是公司经营理念之一,公司一直努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020年房企的排行榜上,保利还是落到了第五位,上半年第四的位置,最终没能保住。销量超过5000亿的时间,也比预计晚了一年。
去年全年,保利销售5028.48亿,同比只涨了8.8%,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营业总收入2432.08亿元,同比增长3.06%;归母净利润289.48亿元,同比增长3.54%。
毛利率下滑了2.38个百分点到32.59%,这是绝大部分房企都没能逃过的集体命运。
2020年以后,房企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房地产已经不是以前的房地产,央企保利也不能例外。
但是保利2017年提出的“重回前三”的目标还没来得及实现。按照设想,保利应该在2019年就以超过5000亿的销售成绩夺回前三的位置,但是那一年,这个目标被延期到3~5年。
面对来得猝不及防的拐点,重回前三的目标能否实现,保利或许只能选择避而不谈。
保利重回前三的迫切,无人不知。
虽然“招保万金”的时代风光不再,但央企第一房企保利还是稳坐前五,跟第六位的中海地产之间,差了1200多亿,是TOP20~30位房企一年的销售量。
只是,保利不甘心。
“前三”的烦恼
1992年广州市沙河路17号的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当时对房地产一无所知的8个转业军人,开始经营保利地产,其中就有现任保利发展董事长宋广菊。
1998年福利分房画上句号后的第二年,保利花园开盘,七天七夜,买房的人排成长队,创下当年广州楼市单日成交量的最高纪录。
起初,出了广东没多少人知道保利,2002年股改后的全国扩张以及2006年作为重启IPO后首批上市第一家房企在上交所挂牌,把保利一步步推向黄金时代。
刚刚跨过千亿的2012年,也是保利出现在前三的最后一年。
随后几年,保利眼看着后面的选手赶超,前面的人越跑越远,2015年就连前五的位置也没能保住,跟头名万科差了一千多亿。
“保利是个P”,宋广菊2015年4月的一条“出圈”的微博和随后发布的5P战略,说明保利已经意识到——慢了。
紧接着第二年,5P变成“一主两翼”,外界从频繁的战略调整读出了它内心的急迫。
或许是这种急迫,让宋广菊在2017年提出了“三年重回前三”的目标,从此保利就像戴上了紧箍咒,逢提必及。
一路顺遂的保利大概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对手,三年后它的名次退到了第五,连5000亿的目标也没有达到。
前面除了万科以外,是一个比一个猛,又猛得各有不同的碧桂园、恒大、融创。
2019年,宋广菊把重回前三的时间表拉长至3~5年,“目标是一个牵引,这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客观情况因素影响,还是充满了希望。”
危机弯道,超不超?
理论上来讲,2020年应该是这个“希望”重新变大的一年。
去年5月,保利召开了周年股东大会。听完宋广菊谈疫情的影响和对未来的判断,一位保利地产发起股东的代表说,“宋总提到的,有产品力、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在疫情下确实是个化危为机的机会。”
“希望公司抓住机会,今年还有大半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抄底机会!”宋广菊简单地笑笑道了谢,没再说什么。
那时土地市场在疫情过后报复性回暖,房企抢地的队伍里,冲在前面的很多是国企背景的大房企,而保利排在了第一。
整个上半年,保利是房企中拿地最多的,金额达到689.16亿元,超出第二名中海100多亿。
但亿翰智库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分析了2017~2020年保利发展土地储备存续比,分别为4.05、3.31、2.60和2.25,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个指标是土地储备与当期销售面积的比值,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企业销售的可持续性。这份报告的结论是,尽管上半年保利利用窗口期大量融资,拿地也积极,“但是和其他头部企业相比,公司目前的土地储备略显单薄,企业后续再提升规模和行业排名存在一定压力。
到了2020年下半年,三道红线来了,之前大胆向前冲的竞争者们老老实实降杠杆,土地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时候,保利又加了一把油。年报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四季度拓展金额占全年总投入的65%。
去年12月16日的临时董事会上,保利把2020年投资计划从3150亿元调整至3350亿元。
这部分钱,大概率是为了买地。其中很多地,价格还不低。
根据年报,去年保利拓展项目146个,新增容积率面积3186万平方米,拓展成本23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和51%。
这种趋势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保利在2021年前三个月的新增货值,排在榜上第一位,随后是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拿地金额排在第二,在绿城之后。
土地市场大举收割带来的影响是,现金消耗。
2020年上半年,保利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2.44亿元,同比下降255.56%,全年数据翻红为151.5亿元,但仍同比下降61.31%。
即便如此,保利“三道红线”还是一条不踩,轻松列入绿档。
进也央企,退也央企
2016年11月29日午间,保利地产与保利置业宣布停牌。
两家一个在A股上市,一个在港股上市;一个是保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一个是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子公司,相当于保利集团孙公司,但都做房地产。
一直以来,“本是同根生”“左手打右手”的话,保利听了很多年。有的投资者向高管直言,“2015年是央企改革年,天时地利人和,过了这村就没这店,请问为什么在整合时间上遥遥无期?”
就在大家都以为终于要动真格的时候,当天晚上两家公司又宣布第二天复牌了,也就是说,重组的事,没成,原因是“条件尚不成熟”。
直到一年后,2017年底,保利地产官宣用51.53亿元间接收购保利置业股权。
根据当时保利地产的公告,股权转让一生效,保利地产就扛过整个保利集团境内房地产业务整合的大旗,未来保利系在境内新增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由保利地产为主开发。
2018年上半年,股权变更就完成了,但是整合远远没有像官方所言“进入尾声”。
保利置业的管理层在当年5月的股东会上说,“我们没有放弃在国内的地产业务”。8月份的业绩发布会上又强调,保利置业的管理团队、架构、主营业务都“没有变”,“内地的市场肯定是最主要的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
也就是说,虽然整合了,但我还是我。
就在两家拉开整合大幕的几乎相同时段,宋广菊曾经承认,“碧桂园、恒大这些民营企业确实跑得很快”,随后分析了民营房企的优势,其中就包括,“机制较为灵活,可通过跟投、高薪制度聚拢人才”。
人才的问题只是一方面,双保整合的过程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来,央企保利面对的问题可能还会更多。
随着房企端的“三道红线”、银行端的“两个集中度”、地方政府端的“供地两集中”政策的相继落地,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轮廓已经基本勾勒清晰,这是最新发布的《保利2020-2021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中的判断。
“房地产的环境和定位都发生了变化,氛围已经彻底转向。”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凤凰WEEKLY地产》分析。
“资金端和市场端调控措施的双向挤压,已经迫使一些之前使用了永续债、明股实债等隐形杠杆冲规模的央企风险与杠杆暴露。下一步房地产央企如何走,恐怕不仅仅是自身冲规模抢夺行业地位与行业话语权的问题,也要看看行业氛围与政策导向,保利同样概莫能外。”他说。
面对可能的市场机会和资源,是进是退,前三还要不要回,保利面对的这道题,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ABOUT / 相关报道